武威雷台

武威雷台

雷台是舉世聞名的稀世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位於甘肅武威城區北關中路,占地面積12.4萬平方米。雷台是絲綢之路上精品旅遊景區,1983年雷台被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雷台漢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03年12月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3年11月被定為甘肅省建設系統第三批"文明服務示範視窗單位",2004年4月被定為甘肅省第三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簡介

武威雷台武威雷台

武威雷台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甘肅省武威市城北一公里處。這裡古樹參天,湖溝縱橫,綠樹掩映中一座氣勢巍峨的宏偉古建築群屹立在高約十米的夯土台上,占地一萬多平方米,這就是揚名海內外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的山土地。
雷台也稱雷台觀,因台上有明天順年間重修的雷祖觀得名,是古代祭雷神的地方,為河西道教勝地。建築有山門、二平門、雷祖殿、三星斗姆殿、東西廊房、東華閣、西華閣等,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

武威雷台武威雷台

武威雷台漢墓是1969年10月在雷台下發現的一處東漢晚期的大型磚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而著名。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因在一高約十米的土台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雷祖觀而得名。據出土馬俑胸前銘文記載,雷台漢墓系“守張掖長張君”之墓,約在公元186-219年之間。墓道長19.34米,墓室分前、中、後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處,出土有金、銀、銅、鐵、玉、、石、陶器等文物231件,銅車馬儀仗俑99匹。其中以銅奔馬藝術價值最高。銅奔馬又稱馬超龍雀,呈發綠古銅色,馬高34.5厘米,長45厘米,重17.5公斤,馬呈飛奔狀,三足騰空,昂首揚尾,右後足下踏一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風神鳥”龍雀,改變了傳統天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蘊含豐富的天馬文化內涵,鑄造技巧精湛,堪稱青銅藝術極品。銅奔馬原件現珍存於甘肅省博物館。 出土馬俑胸前有銘文“守張掖長張君”,墓內出土金、銀、銅、鐵、玉、骨、石、陶器共二百多件。其中一匹三足騰空、右後足踩飛鳥的“銅奔馬”,被中外專家學者稱為“古代藝術之冠”, “世界文化頂峰”,於一九八四年被定為中國旅遊標誌,堪稱“天下第一馬”。

現狀

現在的武威雷台,除卻雷台觀、雷台漢墓等古蹟之外,新增擴建各景點都帶有濃郁的漢代文化韻味,如屹立雷台景區正門的雷台大門,花卉、音樂、噴泉組成的廣場,展現絲綢之路風雨歷史的浮雕牆,傳遞傳統文化的圖騰柱以及按照雷台漢墓銅車馬儀仗俑複製放大的整體儀仗等,都無不浸潤著文化之神韻和氣勢。此外,武威雷台景區還建有天馬藝術館,整個藝術館以天馬為主題,以大量的歷史史料,出土文物、圖片,展示天馬故鄉的歷史風雨和文化演變,南北遊客到此可從展出的實物或周圍景致中感受曾經的天馬文化和大漢雄風。 雷台是武威重要的旅遊景點,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知名度。從一九七二年以來,經過逐年保護維修和開發建設,使雷台這個銅奔馬的出土地舊貌新顏交相輝映,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客。

甘肅武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