歃

歃(拼音:shà),釋義:〔~血〕古人盟會時,嘴唇塗上牲畜的血,表示誠意;用嘴吸取。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字形和編碼

●歃shàㄕㄚˋ

部首:欠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3

五筆86:TFVW

五筆98:TFEW

倉頡:HXNO

鄭碼:MENR

筆順編號:3123215113534

筆順讀寫:撇、橫、豎、撇、豎、橫、橫折、橫、橫、撇、橫鉤、撇、捺

四角號碼:27782

UniCode:CJK統一漢字U+6B43

韻部

【平水韻】:屬入聲十七洽部。

【中華新韻】:屬一麻去聲(現代漢語四聲)部。

【詞林正韻】:屬第十九部十五合十七洽通用。

【詞韻簡編】:屬十九部,與詞林正韻同。參考:百度或下載均可。

詳細字義

◎歃shà

〈動〉

(1)形聲。從欠,殺聲。從“欠”表示與口、出氣有關。本義:飲,微吸。

(2)飲

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史記

(3)特指飲血。如:歃盟(歃血為盟);歃會(歃血盟會);歃辭(歃血時宣讀的盟詞)

常用詞組

◎歃血shàxuè

古人盟會時,微飲牲血,或含於口中,或塗於口旁,以示信守誓言的誠意。

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說文解字

【卷八】【欠部】歃

歠也。從欠臿聲。《春秋傳》曰:“歃而忘。”山洽切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字部】歃·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9

《唐韻》山洽切《集韻》《韻會》《正韻》色洽切。

拼音是sha的漢字

拼音是sha的漢字共有38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