檁條

檁條

檁,亦稱為桁、桁條、檁子、檁條,唐宋時稱槫,是建築物中的水平結構件,平行於建築物的正面,垂直於梁。屋檐的椽木,是垂直地架在檁之上的。《工程作法》九檁樓房《工程作法》六檁樓房。檁條有主檁和次檁之分。主檁條連線安裝在屋面及外牆結構柱樑上,次檁條用於把屋面板及外牆板連線在基礎結構上,主次檁條都是近代鋼結構建築設計常用的主要結構部件。常見的鋼結構檁條可詳見圖集05SG521-2鋼檁條圖集,混凝土檁條可詳見蘇G9702 預應力混凝土檁條圖集。

種類

檁條有主檁和次檁之分。

主檁條連線安裝在屋面及外牆結構柱樑上,次檁條用於把屋面板及外牆板連線在基礎結構上,主次檁條都是近代鋼結構建築設計常用的主要結構部件。

常見的鋼結構檁條可詳見圖集05SG521-2鋼檁條圖集,混凝土檁條可詳見蘇G9702 預應力混凝土檁條圖集。

結構

名詞圖示,易於理解名詞圖示,易於理解

建築名詞,檁條(purline)

在坡屋面中常擱置於屋架或斜樑上,其上再加鋪望板和防水層,作為順水條的依附構件。

現代鋼結構建築普遍用C/Z型鋼,Z型鋼做為房屋的檁條,有更好的承受力。

鋼結構的內支撐部件,高強鍍鋅鋼板經精密加工冷軋成C及Z型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