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帶希蛛

橫帶希蛛

雌蛛體長3-4毫米,雄蛛體長2-3毫米。分布於山東、吉林、台灣、四川、陝西。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橫帶希蛛
拉丁學名:AchaearaneaangulithoraxBoes.etStr.,1906
綱:蛛形綱
橫帶希蛛橫帶希蛛

目:蛛形目
科:球蛛科
屬:希蛛屬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0
寄主危害作物:大豆蔬菜、棉花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3-4毫米。全體為黃褐色。背甲赤褐色,長大於寬。頸溝、中窩隱約可見。前眼列微後曲;後眼列微前曲,因此,兩列側跟緊靠。前中眼間距大於前中側眼間距,後眼列各眼間距約等。螯肢黃褐色,前齒堤2齒,近爪基1齒較小,第2齒較大;後齒堤無齒。顎葉呈“八”字形排列。下唇長度不足顎葉之1/2。胸板黃褐色,周緣有棕褐色細邊,前端橫直,後端尖圓並插入第Ⅳ步足基節之間。步足黃褐色,各節端部具褐色輪紋。腹部基色為黃白色,各節端部具褐色輪紋。腹部基色為黃白色,具有黑褐、赤褐及白色混雜的斑紋。腹部中部有一明顯“山”字形橫帶。腹部腹面中央黃或黃褐色,並散有銀白色斑點,兩側為褐色或黑褐色縱斑。紡器赤褐色,基部圍有褐色或黑褐色黃斑。
雄蛛:體長2-3毫米。形態特徵與雌體同,唯腹部瘦弱,呈長卵形。
卵袋:黃褐色,呈麥粒狀,以蛛絲繫於網上。

生物學特性

橫帶球腹蛛在棉株的莖葉之間結不規則小網,以網捕食棉田內小型害蟲。根據李長林(1964)的觀察,該蛛在熱帶多居于山崖石縫等凹入處,其巢用砂粒綴在一起而呈鐘形。該蛛在山東省棉區7-9日份種群數量較大。

地理分布

山東、吉林、台灣、四川、陝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