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沙灣水電站

樂山沙灣水電站

"電站壩址以上集水面積76479km,河長1025km,河道比降1.31‰。 徑流在年內的分配較不均勻,豐水期5~10月占年水量的80.1%,11~4月只占19.7%

概況

沙灣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葫蘆鎮,為大渡河幹流下游梯級開發中的第一級,距上游已建的銅街子水電站11.5km,距樂山市區約44.5km,下游梯級為規劃的安谷水電站。電站採用一級混合式(河床式廠房加長尾水渠)開發,建壩壅水高15.5m,大壩最大高程435.90m,壩軸線長699.82m,尾水渠全長9015m,尾水渠利用落差14.5m。電站以發電為主,兼顧灌溉,總裝機480MW(4×120 MW),屬國家大(二)型規模電站。總庫容4867萬m,正常蓄水位以下庫容4554萬m,正常蓄水位432.0m,額定水頭24.5m,設計引用流量2203.2m/s,保證出力151MW,年利用小時數5015h,年發電量24.07億度。
電站樞紐主體工程於2005年12月開工。2009年4月15日首台機組正式併網發電,工程於2010年6月1日完成二期蓄水,首次蓄水至正常蓄水位432.00m。

庫區自然情況

電站壩址以上集水面積76479km,河長1025km,河道比降1.31‰。大渡河是泯江最大的支流,發源於青海省果洛山東南麓,幹流全長1062km(四川境內河長852km),天然落差4175m(四川境內2788m),流域面積77400k m(四川境內70821km,占全流域面積的91.5%)。該流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瀘定以上為上游,集雨面積占全流域的71.1%,瀘定至銅街子為中游,集雨面積占全流域的22.6%,銅街子以下至河口為下游,集雨面積占全流域的1.3%。
根據大渡河下遊樂山市氣象站歷年觀測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溫17.1℃,極端最高氣溫36.8℃(1988年5月3日),極端最低氣溫-2.9℃(1976年12月29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323.2mm,多年平均相對濕度80%,多年平均風速1.3m/s,歷年最大風速17.0m/s(1975年8月9日),相應風向NNE。降雨在年內分配不均勻,雨量集中於汛期,7~9月降雨量占年雨量的80%以上。流域內的降雨與氣溫在地區上的分布趨勢一致,從上游向下游增大。
大渡河流域內的游流主要由降雨補給,徑流的年際年內變化與降雨特性基本一致。徑流的年際變化較小,枯季徑流較為穩定。依據銅街子水文1937~2002年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流量1490m/s,系統內最大年平均流量為1990 m/s,最小年平均流量為1130 m/s,相差僅1.76倍。徑流在年內的分配較不均勻,豐水期5~10月占年水量的80.1%,11~4月只占19.7%,而最枯的2月份僅占約2.09%。年最小流量一般出現在2月。
大渡河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發生時間與暴雨同步。據分析,上游集雨面積大,降雨強度相對較小,洪水量大峰不高,中下游地區處於青衣江、馬邊河、安寧河三暴雨區的波及範圍。暴雨頻繁,強度大,是大渡河流域暴雨洪水的主要來源區。據沙坪水文站1966~2002年的資料統計,年最大流量多發生在6~9月,尤以7月為最,年最大流量出現的百分比達到了63%。
大渡河流域內一次洪水過程漲落較快,峰高量不大,洪水過程線多為單峰。據銅街子水文站1960、1961、1965年等大洪水資料分析,一次洪水歷時一般3~5天,峰頂歷時1~3小時。

水電站樞紐組成

從左岸至右岸布置依次是:非溢流面板壩、閘壩儲門槽、泄洪沖砂閘(泄洪、沖砂各五孔,單寬14米)、主廠房、廠房儲門槽(安裝間)、右岸接頭壩及副廠房、升壓站等建築物。壩線全長699.82m,其中非溢流壩長232.72m,閘壩儲門槽長21.00 m,泄洪沖砂閘段長204.10m,廠房主機段147.5m,廠房儲門槽壩段(安裝間)56.5m,右岸接頭壩38.0m,右接陡峭的飛水洞山體,尾水渠全長9015.0米。
沙灣水電站尾水渠工程是迄今為止亞洲水電站已建成長度最長的尾水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