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村

在樂山村,山林植被資源豐富,竹筍和柿子是兩大特色產品。 然而,作為一名樂山人,享用不盡的財富卻是美麗的風光。

樂山村位於楓橋鎮東部,是孝泉江的源頭。由石峽口、大祝、石峽里三個自然村合併而成。村民以紡織、外出經商、種植為主要產業。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走進樂山村,所見所聞足矣讓人對此番描述有了立體化的體驗。
樂山村村容乾淨整潔,道路筆直寬敞,池水清澈流淌,農家雞犬相聞。農忙時,樂山人三五成群田頭勞作;農閒時,農戶們在公園閒坐聊天,或到圖書室看書學習。這些,都與近年來樂山村投入1200多萬元致力新農村建設分不開。目前,樂山村已硬化操場道路約16000平方米;道路兩側已全部綠化,村裡的閒置地上也種上了觀賞性的花木;自2007年4月份至今,村里共投入50多萬元,按標準堤要求加固了孝泉江江堤。村子裡還新建了公園,在公園裡投資12萬元建了涼亭,配備了健身設備。新建和改建了3個籃球場和1個燈光球場,供愛好體育活動的村民自由活動。除此以外,村子還有了專門的圖書室,科技、哲理、農機等書種一應俱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樂山村,山林植被資源豐富,竹筍和柿子是兩大特色產品。古往今來,樂山許多家庭都種竹賣竹,竹製品手工藝代代相傳。近年來,以家庭為單位的紡織集群出現,村里織布聲不斷,樂山又成了襯衫布、窗簾布和沙發布的加工基地。良好的經濟效益讓樂山人富了起來。
然而,作為一名樂山人,享用不盡的財富卻是美麗的風光。樂山山水,山清水秀;松蒼竹翠,泉多岩險,歷代遊客都在此留下了詠嘆的墨寶。在這裡,發人深省的傳說與故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樂山人。如流傳最廣的《“孝友堂”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幾百年前樂山村石峽口村一個叫“孝友堂”的老台門里,教育人們逢人說話不要太刻薄。如今,樂山村的村民提出了村民文明公約“十要十不要”,純樸的村規民約充分體現了樂山村建設新農村所必備的精神風貌。
如今的樂山村,已成功創建成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農業生產先進集體、諸暨市級一級綜治工作組。目前,村兩委班子積極實施“創業富民、創新強村”的戰略,努力把樂山村建設成“村美、戶富、風正、人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