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政法大學教授]

楊帆[政法大學教授]

楊帆楊帆,(1951年-),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左派經濟學家。1984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獲世界經濟碩士學位。現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工作。巨觀室研究領域涉及巨觀經濟,國際金融,涉外經濟,特別是匯率理論。每年在全國各地進行形勢報告數十次,在社會各屆都有廣泛影響。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楊帆[政法大學教授]經濟學家楊帆

楊帆1984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日本經濟研究所,獲得世界經濟碩士學位。碩士導師:任文俠,吉林大學日本經濟研究所研究員。1985年-1989年在深圳和天津開發區從事對外開放的研究工作,為天津開發區研究所所長,民主評議會主席。1989年-1993年在國家物價局涉外價格司任進出口處副處長,負責外貿和匯率管理工作。1994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巨觀室工作,1995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讀在職博士,1999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導師張曙光。博士論文:《人民幣匯率研究》。2003年調入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帆已經發表論文上千篇,著作15本,總字數超過1000萬字。根據有關統計,楊帆在發表文章的數量和被轉載的數量,在經濟學家中居全國第一。他的研究領域涉及巨觀經濟,國際金融,涉外經濟,特別是匯率理論。同時涉及社會,文化,國際問題研究。每年在全國各地進行形勢報告數十次,在社會各屆都有廣泛影響。

衝突事件

楊帆[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中國政法大學楊帆教授在上“生態經濟與中國人口環境”選修課的最後一節課時,因為逃課學生人數太多而與一名欲離開教室的女學生肢體衝突。第二天,楊帆在學校官方網站發布“致有關院領導的信”,對前天晚上的事件做了簡要說明,並要求學校處理相關學生。同時委託其研究生(Q吧)公布了該課堂“未堅持聽完課學生”的名單,稱“原則上缺席者不能及格”。隨後不久相關帖子都被刪掉。

事發:學生少教授關門

2008年1月4日晚,中國政法大學昌平校區階八大教室,楊帆教授給學生上生態經濟與“中國人口環境”的最後一節課,不少學生在上課之時把論文上交後就離開。楊帆來了後先照著PPT講了一會課,突然停下來,掃視了一下同學,發現人數大大不夠。然後楊帆開始罵那些走了的學生不像話,把論文交了就想走,沒道德欺騙老師。他表示沒在的學生全部都要掛科。後經統計,該課程報名有240人,有101人交完卷子就走了或聽了幾分鐘就走了。

惡化:女生離場引發肢體衝突

簽到過後楊帆接著講課。在階八門口漸漸聚集了二三十名選修此課的同學。不久,門外響起了輕輕的敲門聲,楊帆並不理會。

一名男同學忽然跑到門口,抬起腳狠狠地踹了一下。楊帆打開門開始破口大罵。他見無人反應便憤而入教室鎖上了門。楊帆開始教育學生。這時,一名女生背著書包從後面一路走向門口。楊帆阻止了她並問她去哪,女生則說老師上課講這些很無聊。楊帆聽後馬上大發脾氣和女生吵了起來。之後女生便出去了。據門外同學回憶,楊帆指著那個女生大喝:“站住!”並跑過去抓住其書包並稱其擾亂課堂秩序,不尊重老師,要帶其去保衛處。女生說楊帆一點為人師表的尊嚴都沒有,並在扭打和掙脫過程中踢了楊帆幾腳。楊帆怒不可遏,欲強行拉其去保衛處。期間很多同學加以勸說和制止。不久,保衛處的人趕到將女生帶走。

勒令停職

楊帆[政法大學教授]因抄襲事件被停職的楊帆

因捲入同事學術失范事件的糾紛,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著名經濟學家楊帆被學校要求停職檢查。一起受到同等處分的還有該校涉嫌抄襲的商學院教授金仁淑。政法大學科研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兩個人處分原因並不相同,學校的決定出發點是“維護學校聲譽和教師的利益”。

校方低調披露處分結果

楊帆遭停職這一訊息的直接來源是中國政法大學官方網站,在官網“法大新聞”一個不太起眼的地方提示,2008年10月8日該校2008年第13次校長辦公會議上,對商學院兩位教師作出停職檢查、聽候處理的決定。隨後訊息在網路上迅速傳開,新浪的一篇名為《學術反腐鬥士何以被中國政法大學停職》的博文認為,這表明2008年1月所謂“楊帆門”的主角楊帆,和另一位同校博士生導師金仁淑教授之間因後者著作涉及學術腐敗的糾紛正式升級,並從小範圍傳播變成公之於眾。學校的決定主要是出於維護學校學術聲譽、學校聲譽和老師的利益

對於學校處分決定的具體原因,負責人不太清楚。他表示,“金教授應該是學術規範上的問題,楊教授不應該是學術規範的問題。”在學術規範上,兩人的問題不是等同的,楊帆教授“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具體不太清楚”。停職只是暫停行使工作職責,今後還是有可能恢復的。

楊帆否認自己曾舉報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金仁淑於2006年6月發表了一部18萬字學術專著,其中10萬字被指和東北師範大學王德君的博士論文雷同。法大學風建設委員會已基本認定金仁淑抄襲。當時政法大學不少人認為,金仁淑涉嫌抄襲一事的舉報者是商學院教授楊帆。2008年3月26日,一個名為“中國政法大學學生打假團體”的組織向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楊帆反映此書涉嫌剽竊。

一份5月23日的檔案顯示,金仁淑向政法大學科研處舉報楊帆一稿多投、剽竊研究生論文、學術專著剽竊等5個問題。不過隨後政法大學學風建設委員會審議此事後認定,根據法大的學術規範檔案,一稿多投的舉報不予受理;署名為第二作者的論文剽竊查無實據;和某女學生合署名的文章發表在後,楊帆不構成剽竊。

楊帆表示,他沒有舉報金仁淑,舉報信是匿名的,到現在他也不知道是誰。作為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接到舉報信後,他沒有包庇,而是直接上報學校。

沒有影響政法大學聲譽

為什麼被停職?他不會說,只能問其他人。2008年10月8日他接到正式通知,要求兩個星期在家反省,聽候處理。他還要服從組織紀律,按照學校的意思停職反省。他和金仁淑“捆綁懲罰”已有好幾個月,包括教授暫不晉級和取消博士生的招生資格。2008年9月中旬,針對金仁淑的舉報,法大學術建設與學術規範委員會全票認定他沒有抄襲。針對外界所傳,因為兩人的糾紛影響政法大學的聲譽,結果同等挨罰。楊帆對此直言,自己沒有影響政法大學的聲譽。

業內人士分析,楊帆因與一名在他上課期間欲擅自離開教室的女學生發生肢體衝突,而被稱為“楊帆門”的事件,可能是處分的一個重要原因。

社會評價

楊帆[政法大學教授]衝突事件主人公楊帆

學生曠課和踢門搗亂,老師用世界觀孔子思想教育他們,就有女生敢在課堂上公開藐視老師,說老師說的很無聊。老師教訓學生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現在卻被在網上被傳得沸沸揚揚,部分同學甚至認為老師犯了大錯,網上群起攻之。

當今社會師生關係倒置,老師被工具化——給學分的工具。當大學生神秘光環被市場經濟無情揭開後,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上大學就是為了:掙學分、撈畢業證和用高校畢業證作為“敲門磚”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面對市場競爭,大學生是很辛苦,既要掙學分,又要獨自面對社會。而面對大學生的需求,老師要給他們知識,一些學生只要學分;老師要給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學生只求一張文憑。學生要一份好的工作,老師自己找份工作都不容易,他們又如何幫助學生找到一份好工作呢。更何況大學生在校學到的知識不一定適用,學到的才能不一定有機會發揮,老師能夠給的和學生需要的就是學分了,最關鍵的東西從老師那裡得不到,老師這個群體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變得暗淡了。進而發展到學生把老師當給學分的工具,敢於踐踏老師的神聖尊嚴。

如果教師也把自己當成學分的提供者,也不願意象過去那樣嚴厲批評學生的缺點,很多老師除了容忍學生的缺點外,甚至縱容他們。學校對學生是心理輔導,總是害怕他們出現壓力和心理障礙。在大部分高校里熟視無睹的現象是:學生不來上課不需要任何理由;遲到和早退可以大搖大擺出入,無視老師的存在;學生可以大膽向老師要求加分沒有任何羞愧。在看看被工具化的教育工作者們,他們一般不說自己是老師,說自己是教師——餬口的職業。他們可以忍受學生在課堂里一些出格行為——他們當學生時絕對不敢的;他們既不會對學生違背常理言行提出批評,也不會為學生的言行造成後果而抱憾,更不會主動以長者身份去告訴他們為人之道。

長此以往,一種另類的和諧的而又病態的師生關係形成了。任課老師不願意去教育學生,不願意去管學生,更不敢教訓學生。如果管學生給他們造成心理問題或造成什麼心理壓力,而想不開,可是吃不了兜著走,學生家長找學校的麻煩,學校要找老師的麻煩。

放任盡頭是悲劇。大學生進入社會後,一些悲劇開始上演:抑鬱者、事業不順者、經常被炒魷魚者、平時沒有受過挫折的,一遇到挫折就想輕生者等等,不能說這些人的悲劇與大學生涯沒有一點關係。師生關係本質上是單純的,如果老師的訓斥你都容忍不了,你又何以面對社會上的複雜關係。大學生不能接受老師的訓斥也不能全部責備他們,因為他們接受到的教訓太少了,一直是被寵著的,一直是被放縱著的。社會缺少敢於直面學生惡習的老師。如果有更多的老師斥責學生的不良言行,學生就不會說容忍著老師的“粗暴”,而是虛心接受批評和改正錯誤了。如果有更多的老師斥責學生的不良言行,學生就可能會認為老師不是給學分的工具,而是傳授他們知識的先生。如果有更多的老師敢於斥責學生的不良言行,學生也不會認為上課是他們的權利而不是義務,把師生關係市場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