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壽鎮

楊壽鎮

楊壽鎮位於揚州西北郊,距市中心8千米,屬丘陵地帶,東與方巷鎮、槐泗鎮相鄰,南與維揚區西湖鎮接壤,西與楊廟鎮、儀征市劉集、大儀鎮毗鄰,北與公道鎮相連,總面積75.8平方千米,總人口4.92萬人(2004年左右),轄16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個林場,352個村民小組:甘泉居委會、楊壽居委會、雙塘村、姚灣村、長塘村、香巷村、老山村、公路集村、雙山村、五湖村、焦巷村、東興村、愛國村、永和村、墩留村、寶女村、新龍村、方集村、甘泉林場。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楊壽鎮楊壽鎮
2008年5月18日,江蘇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揚州市邗江區甘泉鎮,以所轄楊壽居委會和永和愛國寶女新龍東興方集、墩留7個村委會區域設立邗江區楊壽鎮,鎮政府駐楊壽;以所轄甘泉居委會和長塘公路集雙山、老山、焦巷、五湖、雙塘、姚灣、香巷9個村委會區域設立甘泉街道辦事處,劃歸維揚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楊壽鎮行政區域面積39.3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1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

文化藝術

楊壽鎮楊壽鎮

楊壽鎮地處江蘇揚州西北丘陵山區,自1987年以來,楊壽鎮成功地舉辦了15屆“二月二農民藝術節”。活動的規模和形式逐年發展,從最初以純文化活動為主的幾千人發展成各行業綜合參加的4萬多人,從最初需要政府一定經濟投入變成如今不需要政府投資的運作新模式。

政府組織、文化指導、民眾自費,是楊壽農民藝術節運作模式的特點。楊壽鎮黨委政府在每年的年度工作目標責任書中,都把這項活動列入精神文明建設和為農民辦實事的重點工作。其具體運作方式是:政府負責組織管理協調,文化站負責策劃落實指導,各村、企業和民眾自主自費參加,各參加單位和個人申報項目內容。活動期間,鎮機關所有人員會同公安警力,負責治安管理和後勤服務工作,文化站則負責指揮調度,區文化局、文化館領導和業務人員趕來助陣。值得一提的是,活動初創時期,鎮黨委政府曾給予一定的經費投入,成功舉辦了幾屆以後,民眾熱情不斷高漲,規模越來越大,政府經濟投入逐年減少直至不需要一分錢投入。對此,民眾的觀點是:“政府只要牽個頭,經費我們自己籌”;政府的體會是:“過去想辦難安排,如今不辦難交待”。2008年,各企業單位、行政村和民眾直接用於活動的自籌資金總額達15萬元。

楊壽鎮楊壽鎮

文化搭台、各家唱戲、實惠民眾,是楊壽農民藝術節的運作方式。最初的農民藝術節,僅僅局限於舞龍耍獅盪湖船等民間民俗表演活動。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活動的內容也不斷豐富,民眾在娛樂的同時也了解到自己需要的政策法律和生產生活知識。今年的活動,除仍然舉行室內文藝匯演、廣場龍獅會書畫展覽等文化活動外,財政、工商、計生、衛生、農技、司法國土水利等近20家職能單位也紛紛加盟,舉辦各類展覽、諮詢活動,不斷豐富實用、實際、實惠的內容,也是農民藝術節生命力旺盛的原因之一。形成品牌、吸引投資、發展經濟,是楊壽農民藝術節取得實效的保證。楊壽鎮原先經濟不甚發達,自從連續舉辦農民藝術節以後,逐漸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民眾總是說:“平時要好好乾一乾,二月二好好玩一玩”,這個玩就是每年致富成果在精神上的展示;政府巧打“二月二”這張牌,邀請本鄉企業的協作單位、合作夥伴和在外名人觀摩考察,營造招商環境,吸引投資項目;各商家店鋪更是早早備足貨源,活動期間,餐飲、旅館、交通業等尤為火爆;各家各戶巧做“二月二”文章,邀親約友,聯誼談事……全鎮僅通過“二月二”活動落實的投資項目就達8家共1億多元。2008年廣東“三九”集團在楊壽鎮一次性投資達5000萬元。鎮文化站在“二月二”活動中,更是風光無限,極大地提升了品牌形象。“二月二”活動中的精品節目,曾被邀請參加上海大型活動的演出和瓊瑤《蒼天有淚》電視劇的拍攝。鎮上建起了文化大樓和萬冊圖書館,楊壽鎮被授予“江蘇省民眾文化先進鎮”稱號。

成立典禮

楊壽鎮楊壽鎮

2008年8月8日上午,邗江區楊壽鎮隆重舉行掛牌慶典儀式。區領導程裕松潘恆惠田聖春徐聖龍趙華定祁勝媚吳懷珣吳德陽等出席慶典活動。在慶典儀式上,區委書記程裕松,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潘恆惠,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趙華定分別為“中共揚州市邗江區楊壽鎮委員會”、“揚州市邗江區楊壽鎮人民代表大會”、“揚州市邗江區楊壽鎮人民政府”揭牌。趙華定代表區委區政府致辭:希望楊壽全鎮上下要有志氣、決心、搶抓區劃調整帶來的機遇;要幹大事、乾實事,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要善規劃、快整治,努力提升集鎮環境;抓小康、抓富民,推進新農村建設,建設一個經濟繁榮、面目一新、和諧發展的新楊壽。

慶典儀式結束後大家一起步行參觀了新落成的新楊廣場,楊壽鎮民眾還為領導和嘉賓們表演了舞龍舞獅秧歌舞健身舞等文化娛樂節目,充分展示了楊壽人民嶄新的精神面貌。經省政府批准,揚州市區行政區劃調整6月4日正式實施,撤銷了邗江區甘泉鎮,設立邗江區楊壽鎮和維揚區甘泉街道辦事處。新設楊壽鎮下轄楊壽社區和永和、愛國、寶女、新龍、東興、方集、墩留等7個村。區劃調整以來,我區按照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動員大會精神,統籌安排,團結一致,凝心聚力,周密部署,精心實施,在規定的時間內人財物交接工作全部到位,區劃調整工作全面完成;楊壽鎮順利召開了楊壽鎮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圓滿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人大和政府班子,理清了發展思路,各項工作逐步步入正軌,廣大幹群展現出良好的精神狀態。

招商政策

楊壽鎮楊壽鎮
為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強鎮壯村富民的步伐,鎮政府特制定如下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1、對於400萬元以下投資項目用地按規定價格一次性付出讓金的,鎮財政分成部分全部返還給投資者。2、對鎮屬轉制後的企業,可按前三年繳稅額的平均數為基數增加10萬元以上,鎮財政無償投給企業(或經營者)20%。3、凡在甘泉鎮投資興辦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全部獎勵給企業。投產之日起前二年所得稅全部由鎮財政返投給企業,第三年至第五年由鎮財政返投給企業50%,增值稅前五年由鎮財政無償返給企業10-20%。4、凡在甘泉鎮註冊的外地企業其新增稅源除保國家上繳後,剩餘部分與鎮財政二八分成。5、凡在甘泉鎮經營鎮村企業,當年上繳流轉稅,所得稅總額在50萬元以上部分,鎮財政留成部分全部返投給企業。6、扶持出口創匯項目,對出口創匯的單位和個人通過鎮財政返還的方式給予直接出口產品的所得稅50%,間接出口產品的所得稅25%的優惠,如出口有困難的企業和個人可以用外貿名義辦理出口業務。7、鎮內的各類資產均可對外拍賣轉讓出租,對資產總額在50萬元以內的可採取分期付款,但第一次付款額不低於資產的20%,對50萬元以上的資產可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8、新辦企業的工商管理費、企業管理費減收或免收1-3年。9、鼓勵任何經濟組織和個人到我鎮興辦企業,鎮有關部門將協助投資者辦理一切手續,並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農業稅減免政策

楊壽鎮楊壽鎮
2005年楊壽鎮率先全面實施“農業稅減免政策”以來,農民人均每年負擔支出減少160元左右,其中包括減免後免交少交的農業稅、國家發放的農民種地補貼(差不多每畝20元)、與以往相比不用上繳的各項費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免稅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村子裡,拉通了有線電視線路網路、鄉村公路也鋪上了瀝青,實現了“黑色路面”的願望。最為明顯的是,最近兩年每年年底楊壽鎮的鄉村公路上行駛的小汽車越來越多。很多老年人紛紛感嘆生活變化得真快,自己還能夠好好享受新生活。

江蘇省率先利用自身財力、自己出台政策減免農業稅的形勢下,農民的增收熱情並沒有完全點燃,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已經成為他們最憂心的事。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給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農藥化肥柴油等農業必須要素的成本過高,加上農業生產中人工除草費等費用,幾乎抵消了農業稅減免的金額,使農業稅減免對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帶來的作用和影響不明顯。在這樣的情形下,將近七成的農民迫切要求國家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和補貼。農業稅減免對農村福利政策也沒有產生太大影響。減免的農業稅在農民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較小,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較快,導致農業生產成本上升,因而導致大多數農民迫切要求國家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和補貼,政府繼續加大投入農業生產投入,增加農民收入。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