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根堡自然博物館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Naturmuseum Senckenberg)位於法蘭克福市,是德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自然博物館之一。森根堡自然博物館擁有豐富的藏品,向人們展示了四十億年以來的地球的變遷和各種生命形態的演化。2006年其參觀人數達三十萬六千人。

基本信息

本館概況

(圖)恐龍展館恐龍展館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從世界各地收集的動植物標本古生物化石標本礦物岩石標本有數百萬件,許多館藏都是稀世之寶。其中的古生物展品非常豐富,包括各種古魚類恐龍始祖鳥哺乳動物等各種門類。

在博物館前的廣場上,擺放著兩個真實大小的仿真恐龍,讓參觀者還沒步入博物館就開始了探索自然的時空之旅。大門兩側矗立著兩根石柱,分別由玄武岩花崗岩雕成,代表地球兩種最基本的岩石。博物館正面的屋頂上裝飾著時間之神“克羅諾”(Chronos)的雕像。進入博物館,首先是現代化的前台和售票處,走過寬闊的大廳就能看到一架高達8米的恐龍化石,將參觀者引入神奇的史前時代。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有著歐洲最豐富的大型爬行類動物標本收藏,展廳的巨幅壁畫向參觀者展示了這些史前生物的分布和演化狀況。每個標本的標牌上都注有相關的重要信息。

隨後遊客會來到哺乳類展廳、昆蟲鳥類展廳,最後是海洋生物展廳。

在哺乳類展廳旁是所謂的“研究平台”,在那裡參觀者可以探索熱帶雨林的秘密,也是孩子們的樂園。孩子們懷著好奇心來到這裡,象真正的科學家一樣觀察雨林不同高度層的動物分布。蟒蛇烏龜科莫多巨蜥,這些恐龍時代的遺民繼續著它們的生存演化。

博物館的陳列方式非常科學,例如其中的類展廳,以各種古象的臼齒化石為實證反映了象類的起源與演化關係,然後以這些象類化石為依據,形象地繪製出象類在整個地球上發展、散布和演化的過程圖,給觀眾以直觀的印象。

展館中的“時間機器”(Zeitmaschine)——一個巨大的時間輪,通過多媒體設備模擬了了地球表面的變化。人們可以通過它看到到7.5億年前的過去或2.5億年之後的未來,以回顧或展望地球的發展。

遍布博物館各處的計算機信息服務點,可以讓那些想深入了解某些專題的參觀者獲得足夠的信息。博物館電影院用現代技術生動的再現了自然演變的過程。博物館不僅給參觀者提供了真實準確的信息,更激發了想像、延展了思維。

那些飽餐了精神食糧的參觀者還可以在博物館小餐廳享受咖啡和小吃。博物館商店為那些希望留下美好回憶的遊客提供了豐富的紀念品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除了接受普通大眾的參觀外,還設立了專門針對中小學生的博物館教育計畫。它已經成了一所自然科學的啟蒙大學校。

發展過程

(圖)象與鯨象與鯨

1763年,以德國著名的醫生和大慈善家森根堡先生的遺產建立了森根堡基金會,用來促進科學的發展。1815年,德國最偉大的詩人文學家歌德回他的出生地法蘭克福探訪時參觀了森根堡基金會並首先提出創建森根堡自然協會的倡議。1817年11月22日,法蘭克福的17位自由公民自發地組成了民間性的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靠私人的捐款開展起各種活動。1818年,協會開始籌建博物館。貝特曼先生在這一年一次就捐贈了3000古爾盾金幣,並在隨後的年代中每年都向協會捐贈相當數量的款項。1883年包什先生將高達80萬馬克的遺產捐贈給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使其在很多年裡獲得了工作保障。此外,還有許多人向森根堡博物館捐贈了許多稀世珍貴的私人收藏品作為展品。到了現在,森根堡博物館每年獲得的捐贈資金有200萬馬克,大約占博物館年平均費用的10%。這些捐贈來自於一些著名的醫生、律師企業家,也來自於許多普通的市民。這些捐贈對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及其所屬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和森根堡研究所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創始之初只有17名會員,現在,會員人數已經發展到了4500人,此外還有大量的通訊會員和榮譽會員,其中包括歌德、達爾文居維葉黑格爾等許多世界著名的詩人、科學家和哲學家。最另他們驕傲的是,魏格納關於大陸漂移學說的第一個學術報告就是在森根堡自然博物館裡作的。大陸漂移學說地質學界的革命性作用就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物理學界中的重要作用一樣具有深遠的影響。

工作人員

(圖)森根堡自然博物館森根堡自然博物館

在創始後的100多年裡,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的工作人員都是自願組成的。直到1901年,才有1人開始得到政府津貼;到1950年,領政府工資的工作人員也才只有10人。森根堡博物館的發展與所有這些工作人員對自然科學的執著熱愛和無私奉獻是密不可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遭受了嚴重的創傷,許多城市被炸成了廢墟,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的10幾位會員自發地將博物館的藏品轉移隱蔽起來,最終使100多年來收集的館藏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避免了被戰爭破壞。

教育計畫

(圖)海洋生物化石海洋生物化石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不僅僅將自身的展覽設計和實施得完美無瑕,而且還設立了專門的博物館教育計畫,德國中、小學生到博物館裡來接受自然科學教育已經成了必修課之一。在這裡,學生不僅參觀,還要回答參觀試卷上提出的各種問題作為成績考核。具1989年的統計,這一年來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參觀的觀眾人數達30萬,其中45%是成年人,55%是中小學生。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已經成了一所自然科學的啟蒙大學校。

與中關係

(圖)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博物館中展出的猛獁象化石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與中國的一些科學研究機構和博物館的友好交往和學術交流。中國古動物館的副館長郭建崴,也就是筆名為“龍子”的本館館主就曾經在1998年訪問過該博物館。2001年暑假期間,將組織一批中國的中小學生去德國進行一周左右的科學探索旅行,其中的遊覽學習場所之一就是森根堡自然博物館,此外還將去著名的始祖鳥產地索倫霍芬、德國首都柏林及其附近的出土過許多古生物化石的小城哈勒等地進行地質古生物考察學習,同時參觀遊覽這些地方所體現出了迷人的歐洲風光。有興趣的網友可以隨時留意在隨後發布的有關計畫。

圖片欣賞

(圖)森根堡博物館裡的魚龍 森根堡博物館裡的魚龍
(圖)森根堡博物館裡的大象化石 森根堡博物館裡的大象化石
(圖)象牙齒顯示進化 象牙齒顯示進化
(圖)象的散布 象的散布
(圖)史前動物大廳 史前動物大廳
(圖)始祖鳥 始祖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