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大卷葉螟絨繭蜂

棉大卷葉螟絨繭蜂,拉丁學名Apantetes derogatae Watanabe,昆蟲綱,膜翅目,繭蜂科,寄生於棉大卷葉蟲1-2齡幼蟲體內,也寄生於棉小捲葉蛾幼蟲,單寄生,以7-8月發生較多,分布於湖北、江西、江蘇。 

基本信息

中文名:棉大卷葉螟絨繭蜂
拉丁學名:Apantetes derogatae Watanabe
綱:昆蟲綱
目:膜翅目
科:繭蜂科
功能類別:寄生性天敵
寄主昆蟲:棉大卷葉蟲、棉小捲葉蛾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2.90-3.30毫米,黑色。觸角柄節和梗節棕黃色,柄節末端褐色,鞭節自基至端部為黃褐色至深褐色,倒數第2-5節顯著短小。顏面、唇基和頰具網狀皺紋,上唇黃色,上顎深褐色,下唇和下顎須黃白色。中胸背板稍膨起。上具網狀刻紋。小盾片三角形,刻紋少而淺、平滑有反光。並胸腹節具網狀皺紋,有中縱脊和側脊,中區為一大五邊形。翅比體稍長,與觸角約相等,基片深褐色,翅痣褐色,其它翅脈黃褐色,翅痣長為寬的2.30倍。徑脈第一段長為肘間橫脈的2倍,稍短於翅痣的寬度,兩脈相連處呈弧形,回脈長為肘間橫脈的1.75倍,肘脈第一段的端段長為肘脈第二段的1.83倍,呈棕黃色。前足和中足基部、爪和爪墊褐色,後足基節光滑,黑色(除端部黃褐),腿節、脛節和第一、二、三、五跗節端部黑色,脛節距一長一短,長距為第一跗節長的1/2。腹部與胸長相等,第一腹節背板長形;傳達第二腹節背板的中部,長為寬的1.75倍。
卵:長0.20毫米左右。長橢圓形,白包。
幼蟲;幼蟲初孵出時白色,後變淡黃綠色,近老熟時體長4.51毫米,寬0.86毫米左右。淡黃褐色,體中有黃褐色顆粒狀內容物,尾端具泡狀突起,突起一般縮入體內。
蛹:蛹淡黃色,錐形,尾端尖削,長約3.50毫米左右,觸角僅達腹的中部。

生物學特性

寄生於棉大卷葉蟲1-2齡幼蟲體內,也寄生於棉小捲葉蛾幼蟲,單寄生,以7-8月發生較多,當棉大卷葉蟲1-2齡幼蟲分散 卷葉時,此蜂便從卷葉外向內速刺,產卵於寄主幼蟲體內,動作非常敏捷。卵孵化後,幼蟲取食寄主體液,直到老熟,然後鑽出,在寄主體旁結成長而硬的白繭,繭的一端還堆聚著寄主幼蟲的糞便。
此蜂對棉大卷葉蟲1-2齡幼蟲的寄生率一般在10%左右。

地理分布

湖北、江西、江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