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痣懸繭蜂

斑痣懸繭蜂

斑痣懸繭蜂的幼蟲屬於寄生性質,其寄主是粘蟲、稻苞蟲、單寄生幼蟲體內,在體外結繭。單寄生,大多寄生於2齡幼蟲體內,被寄生者中毒麻痹,不再取食。7-9月發生較多。以蛹在懸繭中越冬。生境在農田、果園、森林。成蟲體長3.5-5.0毫米。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斑痣懸繭蜂

拉丁文名:

Meteorus pulchricornis Wesmael

目名稱:

膜翅目

科名稱:

繭蜂科

亞科名稱:

優繭蜂亞科

屬名稱:

Meteorus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3.5-5.0毫米。體黃褐色至赤褐色,並腹節、部第1背板及腹端為黑褐色;複眼黑色,單眼褐色,觸角自基部至端部淡褐色至褐色;第5跗節末端及爪深褐色;透明,翅痣上緣黃色,下部灰褐色,翅脈黃褐色至黃色,端部色較淺。光滑具光澤,單複眼距約為單眼長徑的1.6倍,後頭區稍隆起;前胸背板有網狀皺紋,中胸盾縱溝在半部明顯,端半部與盾片中葉端部的網狀皺紋連成一片;小盾片光滑,有光澤,明顯隆起;並胸腹節具粗網紋;前翅徑脈第2段為第1段的2倍,約與第2肘間橫脈等長,回脈對叉式,個別稍前叉式,小脈後叉式,接近盤脈基部,後翅徑室有柄;腹部第1節基半部呈細柄狀,端半部擴大呈三角形,有多數細縱隆線,有氣門窩,但偶爾極小,背板側緣在腹面基部有短距離接觸,其餘背板平滑具光澤;產卵管鞘短於後足脛節。卵長0.25毫米,形,淡黃色,外有一膠套,套端一側一末端尖的柄,。幼蟲淡黃色,長約6毫米,蠕蟲形。長約5毫米,黃褐色,紡錘形,表面貼上有稀疏的褐色粗絲。末齡幼蟲懸絲作繭,將繭懸掛於植物上。

生長環境:

寄主: 粘蟲稻苞蟲、單寄生幼蟲體內,在體外結
發生情況: 單寄生,大多寄生於2齡幼蟲體內,被寄生者中毒麻痹,不再取食。7-9月發生較多。以在懸繭中越冬。
生境: 農田、果園森林

地理分布:

陝西河北河南山西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貴州廣西福建

常見繭蜂

中國最常見的繭蜂種類有:麥蛾繭蜂,寄生於 米蛾、印度谷斑螟、菸草粉斑螟、地中海粉螟、紫斑谷螟等幼蟲體外,在倉庫和家庭中常可見到。
紅鈴蟲甲腹繭蜂,寄生於紅鈴蟲、金剛鑽、甘蔗小卷蛾、大豆食心蟲等,為卵至幼蟲期寄生蜂;
螟蛉絨繭蜂,寄生於粘蟲、勞氏粘蟲、禾灰翅夜蛾、條紋螟蛉、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苞蟲、稻眼蝶、 棉鈴蟲、棉小造橋蟲、斜紋夜蛾和銀紋夜蛾等許多種害蟲的幼蟲,繭似米粒狀,頗為醒目
玉米螟長距繭蜂,寄生於玉米螟等幼蟲;斑痣懸繭蜂,寄生 於棉小造橋蟲、棉鈴蟲、紫四眼尺蛾、棉大卷葉螟、 桑紅腹燈蛾、桑螟、桑劍紋夜蛾、瓜絹螟、甜菜夜蛾、斜紋夜蛾、銀紋夜蛾、煙夜蛾、粘蟲、稻苞蟲、梨小食心蟲等害蟲的幼蟲,其繭如小麥粒,有絲懸掛。

膜翅目(二)

膜翅目(學名Hymenoptera)包括蜂、蟻類昆蟲。屬有翅亞綱、全變態類。全世界已知約12萬種,中國已知2300餘種,是昆蟲綱中第3個大目、最高等的類群。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以熱帶相亞熱帶地區種類最多。膜翅目是昆蟲綱中的一個目,它的名字來自於其膜一般的,透明的翅膀,它包括各種蜂和螞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