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關古驛道

梅關古驛道

梅關古道位於距廣東省南雄市約30公里梅嶺頂部。梅嶺的得名相傳是根據南遷越人首領梅絹的姓氏得來的。梅嶺在嶺南經濟文化發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自越人開發後,成了中原漢人南遷的落腳點。梅嶺得名的另一說法是梅樹多梅樹,故稱“梅嶺”。南雄梅關歷來是南北交通要道,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史稱南雄。梅關古道設關始於秦朝。

基本信息

梅關古驛道梅關古驛道

景點簡介

江西母親河千里贛江的上游,五嶺之首大庚嶺的北麓,有一個美麗如畫的地方,青山巍巍,綠水長流,古道悠悠,雄關屹立;梅花漫漫,牡丹亭秀。這方靈山秀水造就了有“南枝花落,北枝始開”的千畝梅花奇觀;有江南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千年梅關古驛道及古關樓;有充滿懷古幽思情調的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湯顯視筆下南安府衙後花園牡丹亭十景;有江南最大的明代寺廟群落——江南名剎丫山靈岩古寺;有集“險、奇、特”為一身的龍山瀑布群;有景色幽美的河洞熱水溫泉度假區;有令人留連忘返的鎢都奇觀——“雅丹沙漠城”和“地下迷宮”,有理學名字王陽明隕落紀念亭;有清純玄妙的三江口原始森林;有奇花異草匯集的瑞香花卉生態觀賞園;有湖光山色俱美的油羅口風景區;有陳毅元帥隱蔽處……諸多景觀韻味雋永,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

梅關,位於南雄市城北28公里、粵贛兩省交界處的梅嶺上,是古代連線長江珠江水系陸路最短的交通要道。梅嶺是五嶺(南嶺山脈)之一的大庚嶺一段,故梅嶺又稱大庚嶺,一向以梅花出名。越王勾踐的子孫漢將梅娟,曾在此築城據守,並在嶺上廣種梅樹,因而得名。

景點歷史

公元前214年,趙倫率秦軍經過梅嶺入粵,在嶺口設橫浦關,又稱秦關,是梅嶺梅關古驛道最早的關隘。唐開元四年,張九齡命人用兩年的時間擴展古道,道寬2-4米,長8公里以青石鵝卵石鋪砌而成。現存關樓建於宋嘉佑年間,為磚石結構,古樸雄偉。北面門額的“南粵雄關”和南面門額的“嶺南第一關”為明萬曆年間南雄知府蔣傑題刻。
關樓北側,有一高大石碑,上刻“梅嶺”兩個剛勁有力的楷體大字,為清康熙年南雄知府張鳳翔所立。梅關古道是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其嬌艷獨特的梅花景致更是吸引了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前來觀景賞梅,吟詩作賦,揮豪刻碑,真可謂“一路梅花一路詩”。開國元帥陳毅也曾在此寫下了千古傳頌的佳作《梅嶺三章》

景色景觀

梅嶺景區位於縣城南10公里處。梅嶺,又名大庚嶺,居五嶺之首,它地勢險要,奇峰疊秀、逶迤數以百里,是贛粵兩省交界的一道天然屏障。梅嶺以梅著稱於世,每當寒冬臘月,嶺梅斗雪開,漫成了一片段預告海,閃耀著璀璨的銀光。梅嶺有萬載雄關,千年驛道,驛站,梅花詩碑林,望梅閣,庚將軍祠,雲封寺,陳毅元帥隱蔽處等景觀和一個個與景相關的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

梅關,位於梅嶺隘口,關樓雄跨贛粵兩省,登臨關樓,可遠眺南國大地鬱鬱蔥蔥,北望南安古府怡紅快綠。

梅嶺古驛道,從南安古城至關樓長約25里,全以鵝卵石鋪築,至今保存安好的有3000餘米長。它是江南僅有,國內罕見的古驛道,是歷史上中原通往嶺南及海外諸國的“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重要交通要道。

交通情況

交通:在韶關火車站每天6:20-22:00都有來往南雄的中巴,票價13元。到了南雄縣城轉乘中巴車到梅嶺,票價4元。
自駕車線路:從廣州出發沿106國道到達韶關後拐入323國道可到達。

門票價格

10元

臨近景點

梅關
大峽谷
乳源大峽谷
丹霞山
通天籮
古佛岩
金雞嶺
南嶺森林公園
南華寺
鐘鼓岩
蒼石寨
始興縣博物館
石坑崆峰
翔龍湖景區
風采樓
九瀧十八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