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驛道

古驛道

古驛道又稱驛路、官道。指古代經由驛站傳送公文的交通路線,多設於通衢大道。驛道上每隔若干里設定一個驛站,驛驛相接,縱橫網路,以京師為中心,向四方輻射;再以地方首府為重點,逐級擴展,星羅棋布,形成網路。

基本信息

簡介

秦皇古驛道秦皇古驛道

古驛道又稱驛路、官道。指古代經由驛站傳送公文的交通路線,多設於通衢大道。

驛道上每隔若干里設定一個驛站,驛驛相接,縱橫網路,以京師為中心,向四方輻射;再以地方首府為重點,逐級擴展,星羅棋布,形成網路。溝通了中央與地方及地方之間的聯繫,使政令通達,軍報快捷,民情流暢。

秦皇古驛道

秦皇古驛道秦皇古驛道

在河北石家莊井陘縣內,有一條由冀入晉、橫貫東西的古道。西起山西的固關,途經河北井陘的核桃園、北橫口、微水、東天門、上安、下安、出土門關,全長70餘公里,史稱秦皇古驛道。據聯合國世界遺產調查員亨利·克利爾考證,這條古道的建成,比羅馬古道還早100多年。

這條古驛道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歷代都有修繕,曾是古代燕趙通向秦晉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晉兩省的咽喉所在。秦始皇一統後,在全國範圍內修築了以鹹陽為中心的驛道,井陘古驛道就是當時的主幹線上非常的重要一段。

位於古驛道之上的東天門是一座關城式建築群,占地約1000平方米,關城有“東閣”、“西閣”兩座城門。東閣為主體,建在兩座山峰的連線處,開鑿嶺石為基,在基石上券洞,於洞頂建閣,現存東閣樓翻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是有確切記載的,可是,券洞及閣樓究竟始建於何年代,無從稽考,可以推斷的是:券洞及閣樓的始建不會早於古道的開闢。

這條古驛道能完整無損的留下來,是因為清末修築了正太鐵路,人們才漸漸地遺忘了這條險惡、難行的地段。時至今日,這個歷經數千載風風雨雨、金戈鐵馬而最終頑強存留下來的“見證者”,始終凝望著身邊發生的滄桑演變,承載著那凝重深厚的千年歷史文化。

紹興古驛道

紹興古驛道紹興古驛道

出浙江新昌縣城舊東門至天台縣界,至今還保留著一條較為完整的古驛道。一路鋪就的鵝卵石,光滑平整。橫貫斑竹的長街,會墅嶺的石級台階,天姥寺至冷水坑的山路,仍留存古驛道的風韻。驛道上所設立小石佛鋪、冷水鋪、關嶺鋪,還可看出鋪址舊貌。驛道經桃源穿越天姥,到達關嶺頭,全長35公里。這條驛道就是紹興古驛道,早先為南朝詩人謝靈運開拓,故又稱“謝公道”。

沖麥古驛道

沖麥古驛道沖麥古驛道

沖麥古驛道,俗稱寧州通京大道,全長150公里,系古代寧州過浪胱(今江川)經華寧、晉寧抵省城雲南昆明的交通要道。驛道所經之地逢山開道,遇水架橋,設關建卡,過浪胱(今江川)縣,境內的雄關鎮螺螄鋪村是當年的兩個驛棧,常有節度使宿站。沖麥村地處上晉寧、昆明到達南京下至臨安府的交通咽喉,不但設有驛棧,還設有遞鋪和運所。沖麥古驛道在華寧境內12.5公里。東起縣城西邊的浣江亭,西至華寧與江川交界的雄關驛,途經高茶寨、西永沖、綠林莊、老寨子、新寨子、大路南、沖麥等村寨,逶迤行進在磨豆山脈之中,沿途跨越浣江及白龍河支流處,有九座石橋,最大的有兩座,一座是黃澄(陳)橋;一座是浣江橋。黃澄(陳)橋位於沖麥村東里許,系單孔石拱橋,此橋系明隆慶末年寧州士紳黃澄(陳)出資興建,故而取名黃澄橋。浣江橋頭原建有六角亭一座,是寧州(華寧)赴外地的必經之地,又是沖麥古驛道的起點。驛道多用馬馱,不宜往返,一般順江水而修造。所以,沖麥古驛道也如此,驛道進入磨豆山區,峰迴路轉,崎嶇難行;但一路山高水長,峽谷激流,拱橋亭廊,風光也是十分秀麗。

沖麥驛棧、遞鋪和遞運所歸大明兵部領導,沖麥驛站還按照朝廷所規定的標準供給過往官員食宿和車馬,沖麥驛站使用的憑證是“勘合”和“火牌”,凡是要向驛站要車、馬、人夫運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郵符”,官府使用時憑“勘合”,兵部使用時憑“火牌”。使用“郵符”極為嚴格,對過境有特殊任務的派兵保護;馬遞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驛站傳遞。如果從外到達內地、京城或者與外地之間相傳遞的都要填寫連排單。沖麥驛站傳送重要軍情的良馬專餵糧黍,緊急公文則標明日行四百里、五百里、六百里字樣,傳遞緊急軍情則一人雙馬,把馬跑死、累死也要按照要求時限送到。

明朝實行世襲軍戶制度,軍官所在地的驛站,子孫後代世襲從軍。沖麥村為防禦外域入侵,確保村民安全,組織村民把村子團團築起圍牆,四方都有閘子,閘子為二層樓,站在樓上可看到很遠處,主要進出口樓上設有炮台,晝夜4人一班分班把守,每閘子據點配備槍枝子彈,定期演練射箭拼殺搏擊功夫,隨時防範入侵者。隨著關聖宮、陳氏宗祠、李氏宗祠、古驛站的建成,這裡也繁榮興盛起來。

梅關古驛道

梅關古驛道介紹梅關古驛道介紹

梅關古驛道歷經二千餘年滄桑至今依然保留完整。梅關位於距廣東省南雄市約30公里梅嶺頂部,是橫跨贛粵兩省天然屏障,這裡山勢險峻,峰巒對峙,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陳毅同志曾在這裡打過三年的游擊戰,並留下《梅關三章》的著名詩篇。梅關又是古代贛粵二地商賈交通的必經之路,被稱為“嶺南第一關”。唐開元年間開始修築梅關驛道,溝通了內陸與“海上絲綢之路”,對於促進贛粵經濟起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梅關古驛道開鑿時間是唐朝開元四年,即是公元716年,到現在有1300多年歷史。當時是為了唐朝經濟發展的需要才開通的,唐朝時期經濟空前發展,對外輸出瓷器、絲綢、茶葉,除了北方“絲綢之路”到達西亞、歐洲之外,還有通過水運,由長江到達贛江,溯章江而上來到大余梅嶺腳下,然後由挑夫挑過這條古驛道送往廣東南雄,然後由湞江、珠江運往海外。所以在古代這條驛道發揮著重要的經濟大動脈作用,有人把這條航路稱為“水上絲綢之路”。梅嶺驛道即是這條“水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陸路通道。

開鑿這條驛道的人是唐朝內供奉張九齡,張九齡是廣東省始興縣人,在他年青時期進京考科舉,經過梅嶺只有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小道上有許多商人非常吃力地挑著擔子過往梅嶺,這種景象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中,所以當時他就下了決心,要在梅嶺開出一條通往四海的大道。後來他考中進士做了朝庭重臣,第一件事就是向當時的唐玄宗李隆基奏請“開鑿庚嶺驛道”,皇帝李隆基也考慮到這條路的重要性,很快就批准奏請,並命張九齡率當地民工鑿修。

關於張九齡開通這條古驛道有一個傳說,講梅嶺這裡一帶有一個鎮山妖精,能破土重生,破石重合,張九齡帶領民工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艱辛勞作,好不容易把驛道開通,可是第二天早上起來修好的驛道不見了,梅嶺山頂依然原樣,好象沒開鑿過,沒一點痕跡,張九齡夫人知道是妖精作怪,便捨身祭山,從此,驛道就開鑿成功了。後人為了紀念張九齡夫婦,在梅嶺南側建“張公祠”和“夫人廟”紀念其功勳。

獨松關古驛道

獨松關古驛道獨松關古驛道

獨松關古驛道,地處浙江安吉縣遞鋪鎮雙溪口關上村獨松嶺。獨松關,橫跨東西兩山,關牆塊石壘築,原長約80米。現存山溪以西部分,長23.5米,寬13米,高6.6米。南北向瓮城式構築,原有箭樓,箭樓瓮口南北長4.75米、東西寬3米。拱券式關門,面北拱門高3.2米、面南拱門有兩道拱券,其中內拱高4.06米,外拱高3.2米。獨松關是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抵禦北方敵兵的重要關隘。同治版《安吉縣誌》載:“獨松關,宋建炎間(1127-1130)兵起,壘石為關,名曰獨松關。”

古驛道,據《宋書》記載,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開闢臨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驛道經獨松關過獨松嶺,獨松關便是當時的急遞驛站之一。(當時安吉境內設有驛站5所,安吉縣城遞鋪也即當時之急遞鋪,遞鋪之名蓋由此來。)現存古驛道寬1.2-2米,塊石或卵石鋪築而成,道間存有自然條石構築的平橋3座、卵石構築的拱橋一座。獨松嶺段古驛道保存完好,仍為安吉至餘杭徒步的主要通道。古驛道沿山溪而行,群山環繞、翠竹蔥鬱、流水潺潺,環境原始而樸拙,至今仍能構劃出“枯藤老樹、小橋流水、古道瘦馬”的歷史畫卷。

獨松關作為南宋行在臨安的最後軍事屏障,為浙江省內現存最早,國內罕見。南宋以後關隘即告廢棄,清代曾在此設汛。獨松嶺段古驛道,為臨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陸路捷徑之要道。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集郵百科知識之郵驛

集郵是以收集、鑑賞和研究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大眾性文化活動。集郵源於郵政。十九世紀中葉,創造發明了郵票,集郵活動應運而起並隨著科技創新、文化普及和郵票增多而變化發展。現在已成為一項超越時空、超越國界,多層次多方位、擁有億萬民眾參加的高雅文化活動。這裡希望通過多次任務全面系統介紹集郵知識。古代為適應政令下達和軍情傳達,經費由官方負擔的住所被稱為郵驛(也稱郵傳)。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一定距離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