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紙

桑皮紙

有著千年歷史的桑皮紙被稱為人類紙業的"活化石"。千百年來,它記錄著我國傳統造紙工藝,是人們了解紙文化歷史的一個視窗。桑皮紙,古時又稱“漢皮紙”,起源於漢代。其以桑樹皮為原料,主要產於中原。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早在漢代,安徽古皖地區就生產皮紙,迄今已有1800年歷史。該紙因時代而名,稱為漢皮紙。古時生產的桑皮書畫紙銷往印度、日本等國家,定名為“書畫紙”,俗稱“仿宣紙”。桑皮書畫紙既是書法美術理想的文房一寶,又是出版複印難能可貴的紙張。

簡介

有著千年歷史的桑皮紙被稱為人類紙業的"活化石"。千百年來,它記錄著我國傳統造紙工藝,是人們了解紙文化歷史的一個視窗。桑皮紙,古時又稱“漢皮紙”,起源於漢代。其以桑樹皮為原料,主要產於中原。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早在漢代,安徽古皖地區就生產皮紙,迄今已有1800年歷史。該紙因時代而名,稱為漢皮紙。古時生產的桑皮書畫紙銷往印度、日本等國家,定名為“書畫紙”,俗稱“仿宣紙”。桑皮書畫紙既是書法美術理想的文房一寶,又是出版複印難能可貴的紙張.

歷史文獻上記載,桑極是落葉喬木,它的莖皮纖維韌長且有牢度,一度說來,山桑、條桑、白桑都可以用作造紙的原料。這種紙紙質柔韌而薄,纖維交錯均勻,色澤潔白,紋理美觀,墨韻層次鮮明。輕薄軟綿,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又稱為棉紙。宣書宜畫。蘇軾《三馬圖贊》用的是加蠟、砑光的桑皮紙。

桑皮紙桑皮紙

歷史

桑樹的莖皮纖維韌長且有牢度,山桑、條桑、白桑都可以用作造這種紙的原料。成品紙纖維交錯均勻,紋理美觀,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最大特點是柔嫩、防蟲、拉力強、不褪色、吸水力強,性能獨特,潔白平整,拉力大、潤墨程度適中,潤墨、積墨效果好,久藏不變色,可書、可畫、可裱,既是理想的文房一寶,又是出版複印難能可貴的紙張。其耐摺疊性好,純手工製造的100%桑皮紙,一些特性表現得更為明顯,比如摺疊性,它可反覆摺疊6900次,是人民幣用紙摺疊數的3倍。今尚存的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的書法真跡《三馬圖贊》,用的就是加蠟、砑光的桑皮紙,其墨跡仍然濃淡有致,明晰鮮活。1908年英國人斯坦因在和田城北100公里的麻扎塔格山一座唐代寺院中,發現了一個桑皮紙做的賬本,上面記載著寺院在當地買紙的情況。以及善存於世的維吾爾文典籍《諾畢提詩選》、《維吾爾醫藥大全》《古蘭經》手抄本等,這說明,早在唐代,桑皮紙的書畫用途就已經流經西域,傳播世界各地,廣為使用。
桑皮紙規格分“大漢、中漢、小漢”三種,全為手工工藝生產。桑極是落葉喬木,它的莖皮纖維韌長且有牢度,一度說來,山桑、條桑、白桑都可以用作造紙的原料。這種紙紙質柔韌而薄,纖維交錯均勻,色澤潔白,紋理美觀,墨韻層次鮮明。輕薄軟綿,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又稱為棉紙。桑皮紙質地纖維細密,紋理清晰,綿韌而堅,百折不損,光而不骨,吸水性強,不腐蟲不腐蝕,桑皮紙含100%纖維,沒有任何其它原料,縱向拉力5000下,橫向拉力3000下,重量達46克左右桑皮紙手工製作工藝是傳統手工紙的典型代表。

工藝

桑皮紙桑皮紙

1、選料。選上好當年新生的桑條,去葉,將皮濕刮下來,然後再把樹皮的外層深色的薄皮揭下,晾乾備用。

2、煮料。將桑皮放入大鍋,煮個爛熟,邊煮,邊加胡楊土鹼和胡楊灰(這種原料原自後來用胡楊枝燒磚的窯場)。將桑皮煮熟後,將熟桑皮放在陰涼處擰成一個“坨子”,發酵幾天最好。
3、砸桑皮泥。將發酵好的桑皮,放在平石板上用木棰反覆砸,邊砸邊翻,直至將桑皮徹底砸成泥餅,幾乎看不到連線的纖維,手捏如爛泥。
4、製漿。將桑皮泥放到大水桶中,用手攪拌,桑泥熔入水形成紙原漿。再用篩子過濾掉雜質,將紙漿倒入作坊旁半埋在地上的木桶里。一般來說,木桶旁邊就是供撈紙用的水
5、撈紙。藝人把備好“克來甫”(造紙用的模具,用木條製成框架,長約40厘米,寬約50厘米,底部是沙網)放入水池中,從身旁的木桶中舀一瓢紙漿倒入克來甫,用“皮口克”(一個有80公分長的木柄,一頭有十字形木架的攪拌工具)放在飄浮於水上的克來甫里,雙手搓轉皮口克,攪勻紙漿,使紙漿均勻的攤鋪在克來甫上,然後,用皮口克勾起克來甫從水池中撈出,放在身後困水等待晾曬。如此循環往復,撈出若干張。
6、晾曬:一般天氣熱時放在陰處晾乾,初冬則放在陽光下曬乾。最後,從克來甫上揭下桑皮紙,經過整理打包,就可以上市銷售了。

據悉,每5公斤桑樹枝可以剝出1公斤桑樹皮,1公斤桑樹皮可做成桑皮紙20張。
用這些傳統工藝製造出來的桑皮紙,呈黃色,纖維很細,有細微的雜質,但十分結實,韌性很好,質地柔軟,拉力強,不斷裂,無毒性而且吸水性強,在上面寫字不浸,如果墨汁好,一千年也不會褪色,不會被蟲蝕,並且可以存放很長時間。

桑皮紙桑皮紙

分類

桑皮紙的製作工藝總共有72道工序之多,早在漢代,迄今1800多年前,匠人們在簡陋的作坊里辛勤地勞碌著。匠人們造紙時,先將桑樹枝放在水中浸泡,然後剝去表面的深色表皮,取出裡層白色的樹皮,將其放入加滿水的大鐵鍋中煮,邊煮邊攪,一直到樹皮煮熟軟爛,在場地里曬乾,這只是第一步。在豐水季節,人們將這些曬乾了的樹皮取出,用清水進行長時間的浸泡,撈出後再用沸水進行24小時的蒸煮。煮爛後的桑樹皮被放置於打漿池內,完全用人工將樹皮打細、打碎至絮狀。絮狀的桑樹皮隨後被放於撈紙池內,匠人向內添加一種神秘的藥水。用簾架將已分解均勻的紙漿撈起,紙漿充分地吸收在模具上,一張桑皮紙已初步成形。此時再送往烤房內用火焙乾,成品桑皮紙就這樣造出來了。整個造紙工藝流程一般20多天,全手工操作,紙張的均勻、厚度、添加藥水的分量等要領基本上就靠經驗、眼力、熟練度等掌握。從數十張桑樹皮到一張桑皮紙,至少要經過一個星期的時間,薄薄的一張桑皮紙得來不易。古皖桑皮紙製作技藝是古人集體的研究成果。

保護桑皮紙

喚醒桑皮紙手工製作技藝的記憶,得益於故宮大修。自2002年起,故宮對內部裝飾進行修復,其倦勤齋內通景畫的修繕,必須完全按照傳統工藝流程進行。倦勤齋通景畫是全國範圍內留存至今規模最大的內裝飾通景畫,一共70余張約170平方米。那層貼裱在畫面背後的是乾隆“高麗紙”,找到與之材質相同的紙是這次修復的關鍵。為了尋找這種材質的紙,兩年來,故宮專家跑遍了國內外的許多紙張產區都沒有找到。為了尋找桑皮紙,北京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曹靜樓等專家,花了很長時間在國內以及韓國苦苦尋覓,均未有結果。因安徽的手工造紙工藝在歷史上很著名,其間曹靜樓曾五次來安徽尋找,均失望而歸。2005年9月,曹靜樓第六次來安徽尋訪桑皮紙,安徽大別山區的王柏林揭了“皇貼”。
岳西農民王柏林是岳西一位地道的農民。正是他在桑皮紙槽間“頑固”地堅守,才留住了桑皮紙手工製作的千年工藝,得知故宮專家世界範圍尋求特選古紙材料後,重新操起了單傳七代的手工造紙絕活,造出樣品送往北京候選。國家紙張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他的桑皮紙進行檢驗,結果均達到了標準值。其耐折度更是高達9000多次,是人民幣用紙的3倍。專家們最後達成一致意見,王柏林手工造出的100%純桑皮紙堪與乾隆年間的高麗紙相媲美。因此,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決定選用王柏林生產的桑皮紙,請他專供故宮博物院用紙。傳統工藝製作的桑皮紙被故宮選用後名聲大噪,日本、韓國及世界範圍書畫愛好者聞訊後趕到中國,一睹桑皮紙的真彩,紛紛感嘆讚譽幾近失傳的桑皮紙造紙文化在王柏林的身上得以傳承保存。這一民間絕藝重為世人關注。生產桑皮紙的特定材料、獨特工藝中蘊含著的科學原理、文化傳統,凸顯了它不能為工業造紙所替代的人文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
桑皮紙有幸成為故宮大修特選材料後,這一民間絕活受到世人關注,桑皮紙生產工藝流程中使用的特定材料、採用的獨特方式、添加劑的量等都蘊含著科學原理,其生產工藝也折射出祖先們生產生活的一種狀態和發展進程。桑皮紙在傳統書畫創作、修複方面是其它機器產品所不能替代的,它的科學價值、人文價值、歷史研究價值尤其重要。目前保護桑皮紙古老技藝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2006年5月20日,該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安徽王柏林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中國書畫歷史悠久,桑皮紙背負傳奇,這兩個文化瑰寶交匯、相融於一體。在承載了我國傳統造紙技藝和中國書畫傳統藝術的濃厚歷史文化底蘊,而且通過將桑皮紙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特質與現代文化元素有機融合,在傳統書畫用紙上呈現出時代藝術的光芒。
在當代,與漢皮紙(桑皮紙)中得益的韓國,也有這樣的純手工造紙作坊,生產出的韓國純手工紙———“韓紙”、“高麗紙”在全球高檔書畫禮品紙中,單張價格能達到1000多元人民幣。推廣用桑皮紙繪畫和書籍裝飾套用等方面的文化創意,使這項千年技藝在傳承中創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