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尼伯格大橋

桑尼伯格大橋(Sunniberg Bridge):位於瑞士格里桑斯克勞斯特斯附近,是一座四塔斜拉橋。由Christian Menn工程師設計,在20世紀末國際橋樑和工程協會組織的“20世紀15座世界最美的橋樑”評選中,瑞士桑尼伯格大橋位列其中。出於環境景觀上的考慮,設計方案幾經修改,歷經二十多年,直到1998年才建成。

基本信息

簡介

桑尼伯格大橋桑尼伯格大橋

桑尼伯格大橋桑尼伯格大橋

桑尼伯格大橋(Sunniberg Bridge),位於瑞士格里桑斯(Grisons)克勞斯特斯(Klosters)附近,由Christian Menn工程師設計。

在20世紀末國際橋樑和工程協會組織的“20世紀15座世界最美的橋樑”評選中,瑞士桑尼伯格大橋位列其中。

建設歷程

出於環境景觀上的考慮,設計方案幾經修改,歷經二十多年,直到1998年才建成。

橋樑特色

桑尼伯格大橋桑尼伯格大橋

這是一座有著超低高度主塔、曲線橋面高高聳立的四塔斜拉橋。主橋跨徑為(59+128+140+134+65)米,最高橋墩為62米,橋面以上塔柱高15米,橋墩主塔輪廓呈拋物線形,梁高0.8米,混凝土柔梁矮塔斜拉橋。
全橋墩、塔與主梁固結,顯得簡潔、精練。大橋與環境協調,山的穩重與橋的輕快,一剛一柔交相呼應,形成一道優美的彩虹。

美麗的橋

橋樑是人類所建造的最古老、最壯觀、最美麗的建築工程之一。歷史上著名的橋樑,都以鮮明的形象、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反映了時代特徵,記錄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

橋樑是空間的延續與擴展,是溝通東西、連線南北,便利人行車駛的通道,常被喻為“彩虹”、“紐帶”。橋樑建築其獨特的結構特徵,也相應帶來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橋樑建築不僅要表現出結構上的穩定連續、強勁穩固的力感和跨越能力,而且要有美的形態與內涵,內容和形式的高度統一,才能顯示出不朽的生命力。

藝術和技術緊密相關。科學技術本身也是美的因素之一,結構力學、鋼材、混凝土的發展,各種現代化新型施工機械的套用,才能使各式輕巧、大跨度的橋樑得以出現。

橋樑造型藝術還積聚著濃厚的民族文化內涵,蘊藏著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審美傳統、聰明才智和精湛技藝,亦成為文明交流的紐帶。

世界12大奇蹟橋樑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2010年7月25日報導,從日本明石海峽大橋到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世界很多橋樑不僅創造了工程學上的奇蹟,也是美麗和靈感的來源。為紀念這些偉大的成就,《赫芬頓郵報》日前盤點了世界上12座堪稱奇蹟建築的橋樑,它們既是設計史上的奇蹟,又是創造靈感的標誌。
米洛高架橋 | 英國蓋斯黑德千禧橋 | 杭州灣跨海大橋 | 科羅拉多大橋 | 博斯普魯斯大橋 | 聯邦大橋 | 桑尼伯格大橋 | 郝久古橋 | 新加坡雙螺鏇橋 | 挪威金角灣大橋 | 阿拉密洛大橋 | 盤浦大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