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菊山禽圖

桂菊山禽圖

全圖用筆工整細緻,線條挺拔有力,色彩豐富鮮艷,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為呂紀精品之一。畫幅左上作者自識“呂紀”款,下鈐“四明呂紀之印”。

基本信息

【名稱】明 呂紀 桂菊山禽圖
【年代】明代
【簡介】絹本,設色,縱192厘米,橫107厘米。現藏故宮博物院。
桂菊山禽圖

畫卷內容

呂紀花鳥畫代表作。圖畫桂樹一株,花葉繁茂,充滿生意。桂樹前後各有太湖石一塊,太湖石周圍栽各色菊花。花木樹叢間有綬帶鳥4隻,1隻在桂樹上鳴叫,3隻散於地上啄食;枝頭另有鵒3隻,鳴叫雀躍。全圖用筆工整細緻,線條挺拔有力,色彩豐富鮮艷,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為呂紀精品之一。畫幅左上作者自識“呂紀”款,下鈐“四明呂紀之印”。

作者簡介

呂紀(1477~?)明代畫家,字廷振,號樂愚,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人。以花鳥畫著稱,初學邊景昭工筆法,亦受林良水墨法影響,後臨仿唐宋諸家名跡,遂自成一體,獨步當代。其花鳥畫風呈兩種面貌,一作工筆重彩,精工富麗,多繪鳳鶴、孔雀、鴛鴦之類,輔以樹木坡石、灘渚流泉背景,既具法度,又富生氣。另一類為水墨寫意畫,粗筆揮灑,簡練奔放,接近林良的風格。他亦兼善人物、山水,宗法南宋馬遠、夏圭畫法。他的花鳥畫風在當時宮廷內外影響甚大,繼承者不乏其人。
明弘治年間,入值仁智殿,官至錦衛指揮使,是明代與邊景昭、林良齊名的院體花鳥畫代表畫家。其繪畫風格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水墨為主略淡彩,用筆較為豪縱,另一類則是設色濃麗,用和工致,具有富麗的宮廷裝飾趣味。呂紀由水墨淡色畫轉為工筆重設色畫,更直接的原因是為了適應不同皇帝的不同口味,具體說來就是弘治皇帝朱祐樘的欣賞口味不同於他的父輩成化皇帝朱見深,從而造成了呂紀多畫鳳凰、雉雞、仙鶴、孔雀、鴛鴦之類,雜以花木草石,具有生氣。工筆著色與水墨寫意能,並善於將兩體結合。呂紀初學唐宋各家和同時代的邊景昭,後形成自己的風格。他的花鳥設色鮮艷,生氣奕奕,被稱為明代花鳥畫第一家。據說呂紀在畫作上常用寓意手法對皇帝勸諫,皇帝知其用心,曾說:“工執藝事以,諫呂紀有之。”其代表作品有《新春雙雉圖》、《桂花山禽圖》、《殘荷鷹鷺圖》、《秋鷺芙蓉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