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高基

核高基

核高基就是“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及基礎軟體產品”的簡稱。是2006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並列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核高基”重大專項持續至2020年,中央財政為此安排預算328億元,加上地方財政以及其他配套資金,預計總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

基本信息

背景

核高基核高基
2008年10月21日起,微軟公司對盜版WindowsOffice用戶進行“黑屏”警告性提示。自該黑屏事件發生之後,我國大量的計算機用戶將目光轉移到Linux作業系統和國產Office辦公軟體上來,國產作業系統和辦公軟體的下載量一時間以幾倍的速度增長,國產Linux和Office的發展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據各個國產軟體廠商提供的數據,國產Linux作業系統和Office(ForLinux)辦公軟體個人版的總下載量已突破百萬次。這個現象的產生足以說明在微軟打擊盜版軟體的時候,我國Linux作業系統和Office辦公軟體的開發商已經在技術上具備了替代微軟作業系統和辦公軟體的能力;同時,中國用戶也已經由過去對國產作業系統和辦公軟體質疑的態度開始轉向逐漸接受,國產作業系統和辦公軟體已經成為了用戶更換作業系統的一個重要選擇。
與此同時,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中國何時才能出現擁有微軟這樣技術與實力的公司?即同時為用戶提供自己的作業系統和辦公軟體?正是由於微軟同時提供Windows和Office這兩大基礎性軟體,才能肆無忌憚對市場進行壟斷、強制捆綁銷售。只有國產軟體廠商同時提供良好兼容性的兩大基礎軟體產品,才能使國產軟體的推廣套用不受制於人。
那么什麼才是最佳解決方案?打造“一架式解決方案”,發展中國的系統軟體旗艦企業!即同時提供作業系統+辦公軟體這樣的“一架式”解決方案!這也是微軟的成功所在,到目前為止,在微軟公司的眾多軟體中,按銷售收入前兩位排名的是Windows作業系統和Office辦公軟體,離開這兩大基礎軟體中的任何一個,微軟也就不能成為今天的微軟了。
11月11日,科技部官網正式公布了關於“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及基礎軟體產品”科技重大專項2009年課題申報的通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首次執如此“巨資”組織開展基礎軟體重大專項。

套用動態

2006年2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核高基”排在了16個重大專項中的第一位,被業內稱為“01專項”。
2014年8月21日《新聞聯播》報導:“中國本土企業創維聯合海思自主研發的智慧型電視SOC晶片研製成功並首次實現量產。搭載這款晶片的創維GLED新品的系統速度、解碼能力等智慧型電視核心性能居行業領先水平。”
同時,創維此“智慧型電視SOC晶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已經申報“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及基礎軟體產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簡稱“核高基重大專項”)課題,創維將與海思在晶片定義、晶片驗證、晶片的整機研發和產業化等核心領域展開深度合作。首批搭載此晶片的創維G8200系列新品4000台已於2014年8月20日上市。

發展現狀

陷入發展困境

核高基核高基
(一)“核高基”重大專項的前期實施效果不容樂觀
當前,《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已經出台9年,但是“核高基”項目的實施效果並不理想。據統計,“十一五”時期“核高基”重大專項總計發布課題220個,共有3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37000餘名科技人員參與其中。截至目前,許多的“核高基”項目開展時間不久,尚處於啟動階段;很多“核高基”項目技術基礎理論水平雖然很高,但與之相配套的套用開發及相關的技術支持無法跟上;各地雖然在短期內建立了許多“核高基”相關產品的生產基地,但還遠沒有實現相關研究技術與產業化的完整對接,“核高基”技術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能力還需提高。展望未來,我國“核高基”產業的發展前景並不樂觀,我國電子工業仍將處於缺“芯”(晶片)少“魂”(軟體)的發展困境之中。
(二)“核高基”產業面臨外資的全面“圍剿”
當前,外資正在對我國“核高基”產業展開三重“圍剿”,主要表現為:一是外資企業利用其市場優勢地位對中國企業實施打壓;二是外資企業以智慧財產權為手段對中國企業進行“圍剿”;三是外資企業對中國企業進行惡意地收購和兼併
(三)“核高基”項目的實施監管面臨挑戰
總投入預計超過千億元的“核高基”專項資金,對於廣大的積體電路和軟體等領域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但數量不菲的“核高基”專項資金必然伴隨著大量投機行為的發生,這就對“核高基”項目實施特別是對項目資金的監管提出了巨大挑戰。近年來,“核高基”項目實施監管方面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核高基”項目的審批監管仍需加強;二是對“核高基”專項承辦單位後期資金的使用缺乏監管;三是“核高基”項目實施監管中仍存在一些體制機制上的問題未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技術成果產業化難問題依然存在。

三大原因

(一)發展起步晚且投入小
我國“核高基”產業整體上發展起步晚且投入小,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從“核高基”產業中的基礎軟體方面看,由於歷史上的一些原因,我國軟體產業的發展起步比西方軟體強國晚了將近半個世紀,從一開始,我國軟體產業就與“低端”、“外包”等特點相伴隨。此外,國產基礎軟體企業總體規模較小,實力較弱,在技術和研發投入等方面同國外軟體巨頭差距較大。當前的“核高基”專項儘管有數百億元(人民幣)的中央政府資金投入,但與國外巨頭動輒數十、上百億美元的投入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而且需要支持的國內企業數量眾多,難以惠及眾生。
(二)不合理的稅收政策限制了本土企業的發展壯大
當前,由於國內稅收政策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阻礙了國內企業的創新發展,導致了一些民族企業在國內市場上的本土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具體來看,這些不合理的稅收政策表現為:一是對國內企業所得稅徵收過高;二是國內企業的出口退稅周期過長;三是國內個人所得稅徵收過高。
(三)客觀存在的不公平競爭阻礙了本土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存在著“鼓勵進口”的觀念,全社會普遍對國產品牌認可度偏低,這使得國內企業在與外企的競爭中輸在了起跑線上。而實際上從國內市場看,經過多年的引進技術和自主研發,我國很多產品從技術上已經趕上了國外的同類產品。此外,在國際市場上,民族企業也經常遭遇到嚴重的不公平競爭。例如,2013年3月,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中興和華為兩家企業趕出其國內市場。

對策與建議

(一)不斷加大政府監管力度,保障“核高基”項目的順利實施
針對“核高基”重大專項實施監管方面暴露出來的問題,一是加強對各年度“核高基”項目的審查力度,主管部門應嚴格按照有關條件審查各單位的申報材料,堅決杜絕不符合條件的企業獲得“核高基”專項;二是加大對“核高基”專項承辦單位的監督力度,主管部門應實時跟蹤承辦單位的“核高基”項目進展狀況,重點監督“核高基”專項資金的運轉使用情況,對於承辦單位出現不符合“核高基”專項資金使用規定的現象,應及時發現並督促其整改;三是加強對“核高基”專項驗收評審工作的監督與管理,要嚴格按照程式辦事,確保項目評審不走過場;四是建立“核高基”重大專項責任追究制度,以約束“核高基”專項相關參與人員嚴格按照規定和程式開展工作,保障“核高基”重大專項順利實施。
(二)完善和調整相關政策,最佳化“核高基”產業發展環境
當前,針對“核高基”產業發展過程中在政策和發展環境等方面暴露出來的問題,一是繼續加大政府採購政策向“核高基”產業相關產品的傾斜力度,提高這些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促進“核高基”產業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二是針對外資對我國“核高基”產業的“圍剿”,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可以採取反壟斷調查等方式,依法保護本土企業的發展權益,為本土企業營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三是對於國內過高的企業所得稅率,可以採取按照企業發展成本抵扣所得稅,或採取事後退稅等方式給予“核高基”企業稅收優惠,同時從個人所得稅方面給予引進的國際高端人才以優惠。四是對於民族企業海外頻繁遭遇侵權問題,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主管部門可以幫助我國企業利用有關的國際貿易法律法規提起訴訟,切實維護我國“走出去”企業的合法權益。
(三)加快“核高基”產業化體系建設,積極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
當前,在不斷加快“核高基”產業化體系建設的同時,應積極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以保障“核高基”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一是在採取各項優惠傾斜政策支持“核高基”相關技術研發及套用的同時,重點建設“核高基”技術產業孵化器,進一步整合企業、中介和政府的各類優勢資源,促進“核高基”產業實現跨越式、集約式發展。二是積極推進“核高基”產業基地建設,形成相關產業的創新集群式發展,同時努力創建“核高基”成果交易平台,促進“核高基”相關技術成果的快速套用,以加快“核高基”產業化、市場化進程。三是各級政府在建設完善相關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的同時,應為“核高基”相關技術成果在申請專利時提供專利指引,並提供相關優惠政策。四是鼓勵“核高基”相關單位積極參與有關國際技術標準的制定,儘快讓我國更多的技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五是實時建立“核高基”科技成果相關專利的利益分配機制,以充分調動科技界和產業界科研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加大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為“核高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我國“核高基”產業技術創新的關鍵是人才,當前應在人才培育、引進及發展環境等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應高度重視高端複合型人才的引進,保證人才的多層次和多樣性,以滿足“核高基”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二是人才的培養應積極與高校及科研院所聯合進行,加強對懂經濟、懂技術、懂管理的高端複合性人才的培養,同時不斷加大對“核高基”有關技術人員的後續培訓,可以採取舉辦定期培訓的方式,提高廣大技術人員對“核高基”前沿技術和最新動態的把握和了解,為“核高基”產業發展儲備更多的優秀人才。三是不斷最佳化人才發展環境,努力建設寬鬆的科研環境和靈活的科研機制,適時調整薪酬激勵機制,以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