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與邊緣理論

核心與邊緣理論

核心邊緣理論也是一種關於城市空間相互作用和擴散的理論,模型以核心和邊緣作為基本的結構要素,核心區是社會地域組織的一個次系統,能產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邊緣區是另一個次系統,與核心區相互依存,其發展方向主要取決於核心區。核心區與邊緣區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空間系統。

核心邊緣理論也是一種關於城市空間相互作用和擴散的理論,

核心與邊緣理論核心與邊緣理論模型
以核心和邊緣作為基本的結構要素,核心區是社會地域組織的一個次系統,能產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邊緣區是另一個次系統,與核心區相互依存,其發展方向主要取決於核心區。核心區與邊緣區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空間系統

理論概述

約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對開發中國家的空間發展規划進行了長期的研究,並提出了一整套有關空間 發展規劃的理論體系,尤其是他的核心-邊緣理論,又稱為核心-外圍理論,已成為開發中國家研究空間經濟的主要分析工具。弗里德曼利用熊彼特的創新思想建立了空間極化理論,他認為,發展可以看作一種由基本創新群最終匯成大規模創新系統的不連續積累過程,而迅速發展的大城市系統,通常具備有利於創新活動的條件。創新

核心與邊緣理論 結構
往往是從大城市向外圍地區進行擴散的。基於此他創建了核心-外圍理論。核心區是具有較高創新變革能力的地域社會組織子系統,外圍區則是根據與核心區所處的依附關係,而由核心區決定的地域社會子系統。核心區與外圍區已共同組成完整的空間系統,其中核心區在空間系統中居支配地位。

弗里德曼非常重視核心區在空間系統中的作用。他認為,核心區位於空間系統的任一網路結構上,空間系統可以有全球級、洲級、國家級、大區級和省級水平,一個支配外圍地區重大決策的核心的存在具有決定性意義,因為它決定了該地區空間系統的存在。任何特定的空間系統都可能具有不僅僅只有一個核心區,特定核心區的地域範圍將隨相關空間系統的自然規模或範圍的變化而變化。

空間系統發展過程中,核心區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核心區通過供給系統、市場系統、行政系統等途徑來組織自己的外圍依附區。②核心區系統地向其所支配的外圍區傳播創新成果。③核心區增長的自我強化特徵有助於相關空間系統的發展壯大。④隨著空間系統內部和相互之間信息交流的增加,創新將超越特定空間系統的承受範圍,核心區不斷擴展,外圍區力量逐漸增強,導致新的核心區在外圍區出現,引起核心區等級水平的降低。弗里德曼曾預言,核心區擴展的極限可最終達到全人類居住範圍內只有一個核心區為止。

核心邊緣理論是解釋經濟空間結構演變模式的一種理論。該理論試圖解釋一個區域如何由互不關聯、孤立發展,變成彼此聯繫、發展不平衡,又由極不平衡發展變為相互關聯的平衡發展的區域系統.

提出

心與邊緣理論是1966年由弗里德曼(J.R.Fridemna)在他的學術著作《區域發展政策》(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y)一書中,正式提出的。1969年他在《極化發展理論》中,又進一步將“核心一邊緣”這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空間極化發展思想歸納為一種普遍適用的主要用於解釋區際或城鄉之間非均衡發展過程的理論模式。弗里德曼認為,任何空間經濟系統均可分解為不同屬性的核心區和外圍區。該理論試圖解釋一個區域如何由互不關聯、孤立發展,變成彼此聯繫、發展不平衡,又由極不平衡發展變為相互關聯的平衡發展的區域系統。

階段

該理論的核心強調區域經濟成長的同時,必然伴隨經濟空間結構的改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空間結構的變化可劃分為如下四個階段:
一是前工業化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工業產值比重小於10%,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小。城鎮發展速度慢,各自成獨立的中心狀態。區際之間經濟聯繫不緊密,城鎮的產生和發展速度慢,城鎮等級系統不完整。
二是工業化初期階段:城市開始形成,工業產值在經濟中的比重在10%一25%之間,核心區域與邊緣區域經濟成長速度差異擴大。區域內外的資源要素是由經濟梯度較低的邊緣區流向梯度較高的核心區。核心區域經濟實力增大,必然導致政治力量集中,使核心區域與邊緣區域發展不平衡進一步擴大。三是工業化成熟階段:快速工業化階段,工業產值在經濟中比重在25%一50%。核心區發展很快,核心區域與邊緣區域之間存在不平衡關係。在工業化成熟期,核心區的資源要素開始回流到邊緣區,邊緣區工業產業群開始集聚。四是空間相對均衡階段:後工業化階段,出現資金、技術、信息等從核心區域向邊緣區域流動加強。整個區域成為一個功能上相互聯繫的城鎮體系,形成大規模城市化區域,開始了有關聯的平衡發展。
依據這一理論,在工業化不同階段武漢城市圈核心心與邊緣地區的關係是不一樣的,應該認識到不同發展等級的城市與核心城市間的關係是不同的。應該將其他八個城市分成不同的類別進行區域關係的論述。另外不同的城市要根據自身特點以及與核心城市之間的關係,找到正確的功能定位。
效應差異理論-區域空間擴散和相互作用的效應差異理論,一種是外圍區域經濟成長,吸引了本區域的資金勞力和原材料,削弱本區域的某些發展機會,從而對本區域的經濟成長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即回流效應;另一種是外圍區域的經濟成長,促進了本地區產品及原料市場,增加技術改良,加快就業機會擴大,從而對本地區的經濟成長產生有利的影響即擴散效應。

論證

一、均衡增長與不均衡增長

均衡增長論以納克斯(R.Nurkse)為代表。納克斯認為,落後國家和地區容易產生一種惡性循環,影響資本積累。惡性循環表現在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供給方面是由於低的儲蓄能力,引起資本不足,造成生產力低下,導致供給水平低,進而又影響儲蓄能力,引起資本不足……如此循環不斷。在需求方面,由於購買力低,缺乏投資誘因,部分地造成資本不足,造成生產力低下,導致收入少,購買力低……如此循環不息。

為了打破這種貧困的惡性循環,納克斯主張均衡發展的策略。納克斯認為,落後國家和地區維持各部門均衡發展,可以避免供給方面的困難,避免惡性循環的發生。如工農協調,社會基礎設施配套,支持和鼓勵多部門的發展,誘發許多關聯性生產,使各產業間互相購買彼此的產品和勞務,並且在空間上建立許多據點,憑藉便捷的交通聯繫,將其發展效果波及鄰近地區,導致國家在空間上呈現活躍的景象。同樣,納克斯認為,多部門平衡投資,可以使各部門互為顧客,依靠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提高收入、提高購買力,使國內需求擴大,誘發投資,擴大生產。因而,他認為,平衡增長是提高增長速度的工具。

不均衡增長以赫希曼(A.O.Hirschman)為代表。他不同意僅靠增加資本就可打破惡性循環的說法。納克斯認為,管理人才的培養和開發策略的制定與資本同等重要。有些落後國家之所以落後,不是因為缺乏資源、生產因素和資本,而是因為富者奢侈浪費,加上錯誤的投資策略。納克斯認為,對不已開發國家來說,多部門的齊頭並進,多元發展,是不現實的,因為這些國家缺乏資金。最現實的辦法是在各部門之間,保持某種比例的不均衡增長。不均衡就有壓力,壓力本身推動發展。在不均衡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政府干預,支持發展某些私人資本不願意投資的薄弱部門。如果政府在不均衡發展過程中不能做到不斷地產生誘發性的決策及行動去克服不斷出現的在供求上的比例失調,那么,這個政府就無力採取一系列的均衡增長所要求的主動性的決策。

不已開發國家的資金有限,如將有限的資金均勻分配於各個發展據點和發展部門,這樣不僅效果小,而且還會互相抵消,正如把幾塊小石頭均勻投入水面,引起的波紋小,且互相衝突,效果消失。因此,應該集中有限的資金,投入重點地區和主導部門,通過橫向水平關聯效應,吸引相同產業的發展和集中;通過前向關聯效應,利用主導部門的產品發展再加工的企業;通過後向關聯效應誘發原材料生產,擴大經濟效果。為了此策略的成功,就必須認真選擇重點地區和主導部門。

日本宮譯建一曾根據下列公式選擇戰後開發日本北海道的主導部門:

式中k——為區域或城市經濟增殖數;

a——為附加價值率=成品價格—中間產品價格/成品價格;

b——區域內所得比例,即總利潤減去流出外地的利潤;

C——消費隨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

m——區域內從外地購進物品的價值率;

r——原材料自給率。

k值越大的部門,投資效果越好。

關係

生長極理論首先由法國經濟學家普勞克斯(F.Perroiix)於1950年提出,後經赫希曼、鮑得維爾(J·Boudeville)、漢森(M.Hansen)等學者進一步發展。這一理論受到區域經濟學家、區域規劃師及決策者的普遍重視,不僅被認為是區域發展分析的理論基礎,而且被認為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工具。該理論認為,經濟發展並非均衡地發生在地理空間上,而是以不同的強度在空間上呈點狀分布,並按各種傳播途徑,對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些點就是具有成長以及空間聚集意義的生長極。

根據普勞克斯的觀點,生長極是否存在決定於有無發動型工業。所謂發動型工業就是能帶動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工業部門。一組發動型工業聚集在地理空間上的某一地區,則該地區透過極化(Polarization)和擴散(Spread)過程,形成生長極,以獲得最高的經濟效益和快速的經濟發展。這種發動型工業應該是產品增長率特別高,與其它產業的關係特別密切,產品有全國性或世界性市場,產品增殖效果好,市場對該產品需求的彈性高,具有高度的空間集中傾向。

由於規模經濟的作用,隨著發動型工業的生產發展和規模擴大,於是,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隨之下降。由於發動型工業與其他產業關係密切,發動型工業的產品大部分用於發展與其有垂直關聯的工業,因此當發動型工業成本下降時,關聯工業成本也下降,加速了關聯工業的發展。為了節省運費,關聯工業必然向發動型工業所在地集中,以便獲得空間集聚效益。通過上述過程,生長極逐漸形成和發展。

普勞克斯含糊地提到生長極的空間集聚,但沒有重視生長極的空間度量。後來赫希曼首先將空間度量引進到生長極的概念中。他指出,經濟發展不會同時出現在每一地區,但是,一旦經濟在某一地區得到發展,產生了主導工業(Master Industry)或發動型工業時,則該地區就必然產生一種強大的力量使經濟發展進一步集中在該地區,該地區必然成為一種核心區域(Core Region),而每一核心區均有一影響區(Zone of Influence)。約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稱這種影響區為邊緣區(Peripheral Region)。

許多學者認為,核心與邊緣的關係是一種控制和依賴的關係。初期是核心區的主要機構對邊緣的組織有實質性控制,是有組織的依賴。然後是依賴的強化,核心區通過控制效應諮詢效應心理效應現代化效應、關聯效應以及生產效應等強化對邊緣的控制。第三是邊緣獲得效果的階段,革新由核心區傳播到邊緣,核心與邊緣間的交易、諮詢、知識等交流增加,促進邊緣發展。隨著擴散作用加強,邊緣進一步發展,可能形成較高層次的核心,甚至可能取代核心區。

核心與邊緣間有前向聯繫和後向聯繫,前者主要是核心向更高層次核心的聯繫和從邊緣區得到原料等。後者是核心向邊緣提供商品、信息、技術等。通過兩種聯繫,發展核心,帶動邊緣。

在區域發展過程中,核心對邊緣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效果。一種是負效果,由於核心自身的利益,使邊緣的勞動力、資金等流入核心區,剝奪了邊緣某些發展機會,這時以前向聯繫為主,是極化作用的結果。第二種為正效果,核心發展所得利益擴散到邊緣,使邊緣農產品及原料的銷售量增加,就業機會擴大,次極核心發展等。這時後向聯繫明顯,是擴散作用的結果。

結構

以核心和邊緣作為基本的結構要素,核心區是社會地域組織的一個次系統,能產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邊緣區是另一個次系統,與核心區相互依存,其發展方向主要取決於核心區。核心區與邊緣區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空間系統。

這個模式經過了高度的提煉概括而顯得很簡單。但實際上,一個國家有多個核心和由依賴關係的類型所決定的邊緣網路。核心和邊緣間的控制依賴關係是模式的基礎,是內部(空間的)發展變化的根源。由於在邊緣區可出現城市型聚落,在核心區也會有農村型聚落,因此,邊緣區也可能變成城市化地區,不過並沒有改變其對核心區的依賴地位。

一個空間系統發展的動力是核心區產生大量革新(材料、技術、精神、體制等),這些革新從核心向外擴散,影響邊緣區的經濟活動、社會文化結構、權力組織和聚落類型。因此,連續不斷地產生的革新,通過成功的結構轉換而作用於整個空間系統,促進國家發展。

除了產生革新外,此模式還包括了四個基本的空間作用過程,聯繫空間系統中的核心區和邊緣區:革新的擴散、決策、移民和投資。用寬窄不同的箭頭表明作用力的大小。從核心向邊緣和從邊緣向核心的動態過程的作用力是不對稱的,說明核心與邊緣間的控制依賴關係不平等。這種不對稱,在空間系統的組織中產生了一系列的不均衡。從核心作出的決策控制邊緣區的多,由邊緣產生的決策對核心區影響少。大量的資本由邊緣流入核心,而邊緣區的人口也同時湧進核心。此外,革新不斷地從核心擴散到邊緣,不斷加深了邊緣對核心的依賴關係。

這四種不均衡的過程可能產生來自邊緣區的社會政治壓力,如果壓力受到控制和失敗,不均衡狀態就會維持下去,否則,空間系統的發展將停滯或完全被打亂。

每一個動態過程都會影響整個空間系統中的次系統:革新擴散改變了核心和邊緣區的空間系統的社會文化類型;決策過程產生了核心和邊緣區的權力關係類型;人口遷移導致了核心和邊緣區的聚落類型的變化;投資過程影響到核心和邊緣區的經濟活動類型。

各種空間類型又是相互關聯的。權力和社會文化類型的結合可形成為現代化的空間組織,而經濟活動和聚落類型的結合又產生了特有的經濟空間組織。最後,這兩個次一級的空間組織的結合就構成了整個社會的空間組織。

空間組織,不論哪個層次,都不可能不受外部影響。因此,模式還考慮了外生核心區對空間動態過程和空間類型的影響。所研究的整個空間系統,一方面是更高層次的外生核心區的邊緣,處於依賴(或部分依賴)地位;另方面又是較低層次的邊緣區的核心區,處於控制(或部分控制)地位。

相信,在研究一個國家的發展時,這個模式是有用的。一般來說,如果這四個基本過程取得成功,國家就能通過一系列的結構轉換,達到高水平的空間結合。國家地域的結合是國家發展的關鍵。

所謂空間結合可以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由於城市和區域相互交換的數量增加,而形成一種複雜的有機結合的勞動地域分工。第二個意思是,在一定地域內有日益廣泛的共同的社會生活基礎,或者更準確地說,形成了一種全社會共享的社會文化結構,這裡包括語言、文化價值、政治立法、政治制度以及市場經濟等。第二個意思可以當作第一個意思的前提條件。

在核心-邊緣模式中,共同分享的社會文化在圖的右邊,以現代化空間組織表示;不斷加深的勞動地域分工在圖的左邊,以經濟空間組織表示。兩者的結合,將使國家有可能成為一種在空間上有組織的社會系統。

區域劃分

(一)核心區域
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區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區,它工業發達,技術水平較高,資本集中,人口密集,經濟成長速度快。
(二)邊緣區域
邊緣區域是國內經濟較為落後的區域。它又可分為兩類:過度區域和資源前沿區域,過度區域又可以分為兩類:
1.上過度區域。這是聯結兩個或多個核心區域的開發走廊,一般是處在核心區域外圍,與核心區域之間已建立一定程度的經濟聯繫,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就業機會增加,具有資源集約利用和經濟持續增長等特徵。該區域有新城市、附屬的或次級中心形成的可能。
2.下過渡區域,其社會經濟特徵處於停滯或衰落的向下發展狀態。其衰落向下的原因,可能由於初級資源的消耗,產業部門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長機制的傳遞,放棄原有的工業部門,與核心區域的聯繫不緊密。

規劃套用

核心-邊緣理論對於經濟發展與空間結構的變化都具有較高的解釋價值,對區域規劃師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所以該理論建立以後,許許多多的城市規劃師、區域規劃師和區域經濟學者都力圖把該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現在來看,在處理如下幾個關係方面都有一定的實際價值:
(一)城市與鄉村的關係;(二)國內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的關係;(三)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的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