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保護

核保護也叫核保護傘( Nuclear Umbrella )核保護傘是依靠核武器擁有國的核戰鬥力獲得安全保障。日本、韓國就是依靠美國的“核保護傘”提供保護的。核保護傘指美國為維護“和平”以及保護與自己有重大利益關係(如英國、日本)或者出於政治利益而對某無核國家或者是有限核國家提供“核保護”。

美國

“核保護傘”政策是美國向其盟國作出的一種承諾,即盟國在遭受核攻擊或者即將面臨核攻擊危險的情況下,美國將使用自己的核武器對發起進攻或具有進攻意圖的國家進行報復。

在冷戰時代,美國“核保護傘”復蓋的國家都是其“鐵桿”盟國,如北約國家、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冷戰後,美國的“核保護傘”並未解體,現在依然是美國與盟友維持盟約關係的重要基石,並有進一步延伸的趨勢。

1965年1月12日,當時的美國總統詹森對訪美的日本首相佐藤榮作表示:“日本不必持有核武器。因為美國有了。如果日本為了防衛而有核遏制的必要的話,美國將履行承諾為其提供。”據認為,這是日美首腦之間首次明確提出“核保護傘”。

而自民黨內一些政客卻又提出“擁核論”———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說,可以修訂一味依靠美國“核保護傘”的日美條約;近來自民黨幹事長中川秀直則表示,為了要加強日美同盟的機能,日本有必要對擁有核武進行議論。

東京擁核論再起,請求美國公布如何“以核制核”東京擁核論再起,請求美國公布如何“以核制核”

《讀賣新聞》21日撰文質疑美國“核保護傘”政策,再次宣揚“擁核論”。

日本防衛省官員19日表示,日本政府可能將於近期向美國政府尋求一份更具體的新“核保護傘”計畫。

數名防衛省官員都透露說,防衛省將要求美國政府闡明將如何使用核武器,並向日本政府傳遞有關這類武器的情報。這些官員說,這一請求的目的是為了確保美國對日“核保護傘”的可靠性。

目前,防衛省、自衛隊和美軍正在就日美共同行動計畫的制定開展工作。日本防衛省也打算在這一日本自衛隊和美軍應對“未來緊急事態”的共同行動計畫中反映有關部署美國核部隊的內容。日本防衛省官員稱,希望就“核保護傘”如何運作從美方那裡獲得具體解釋。

一名防衛省高級官員說:“日本有必要知道,在受到朝鮮核武襲擊時,美國將在什麼時機使用核武器?美方要如何通知日本?我們必須事先了解美國到底會不會真的使用核武?之後才能夠有一份有效、徹底的日美共同作戰計畫書。”

核部隊的部署即使在美國政府內部也屬於高度機密,因此日本尚未與美國政府就其核部隊部署進行具體的磋商,包括攜帶核武器的核潛艇的部署等等。

在朝鮮去年進行的核試驗之後,日本防衛省已經假設了日本遭受核武器襲擊的情況。

日本媒體暗示,日美的這一合作可能參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模式。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模式,美國和歐盟成員國的防長已經確立了一個核計畫集合,擁有部署核部隊的共同政策。

據報導,日本與美國可能將於4月底或5月初舉行討論防務戰略的“2+2”(外長和防長)會晤。

聲音

日本《讀賣新聞》21日發表了核武威脅系列專題評論的第一篇,假想了首都東京遭受核武器攻擊的一幕,並引用了數名日本政治人士主張擁核的言論。

這篇題為《美國核傘是否有效?》的評論說,在2006年10月18日,朝鮮核試驗後9天,美國國務卿賴斯在與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會晤後再度確認了美國對日本的“核保護傘”政策,並使用了“全面威懾”一詞。但是,賴斯並非主動發表此番言論,而是在日本請求美國對此發出更強聲音後才做出的表態。

這篇文章說,大約2周以前,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谷內正太郎在白宮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傑克·克勞奇表示,對日本和美國來說,正確地向他國傳達美國關於威懾的立場是最為重要的事。

核武器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中的終極武器,只要一枚核武器就可以摧毀大片區域。而日本作為一個面積小、人口稠密的國家,對於這樣的武器尤為脆弱。因此,該文提出,可靠的威懾是很必要的。但是,自二戰結束後,日本就依賴於美國的“核保護傘”之下,但是美國政府沒有明確解釋或保證美國軍隊將在出現緊急事態時做什麼或者其核威懾如何運作。

《讀賣新聞》還提出質疑說:日本和美國擁有良好的聯盟關係,但是這一關係會在未來數十年內繼續下去嗎?在朝鮮發展出能夠打擊美國本土的遠程飛彈時,華盛頓會冒險出頭保護日本嗎?

該報還宣稱,最近關於日本是否應該擁有核武的討論就是基於上述問題。

解讀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劉江永教授指出,日本媒體此時放出核威脅論的時機是非常微妙的。

劉江永說,美軍核武器和核部隊的部署屬於軍事機密,通常關於這方面的討論是不應該見諸報端的。而日本方面在報紙上公布相關的情況,一方面可能反映出日本對於美國“核保護傘”的這一原則性的承諾並不是很放心,希望得到更加具體的承諾。另一方面,劉江永認為,在六方會談取得進展的情況下,日本媒體渲染核威脅論的時機是值得深思的。

劉江永說,這實際上是一個相當複雜微妙的問題。從日本國內局勢來看,安倍的上台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他對朝鮮強硬的態度。而今年7月即將舉行日本參議院選舉,安倍政府要維持支持度,也需要爭取對朝強硬派的支持。因此,日本國內的局勢對於安倍政府調整對朝政策、解除對朝制裁是非常不利的。在這種情況下,六方會談如果走得太快,就不符合安倍政府國內政治的需要。

劉江永表示,日本媒體在此時拋出核威脅論以及討論美國核保護傘等等,可以說是想適當放放風,希望藉此讓美國說些強硬的話,從而使局勢進一步複雜化,以緩解安倍政府所受的國內外壓力。

現狀

在美國和前蘇聯全球直眉楞眼,相互對峙的冷戰時代,美國人的核保護傘多復蓋北約國家、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

冷戰後,美國人的核保護傘一直沒有收起,為了防止金正日這樣的領導人忘記這把巨傘的存在,每當朝鮮核武器政策飆車之時,美日美韓之間總要重新強調一下核保護傘問題。

而且,隨著核武器技術理論的擴散,核武器研發門檻的日益降低,一些國家發展核武器的野心逐漸熾熱。

於是,09年以來,美國人核保護傘的復蓋範圍正在逐步延伸,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美國人的核保護傘將擴展到東南亞諸國、前蘇聯分裂出去的轉型國家、以及中東協國。

換句話說,只要一個地區存在朝鮮伊朗這樣的處於核大國門檻的野心國家,美國人就有可能為其鄰國撐起核保護傘。

國防部高層負責人在聯合記者會結束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聯合聲明》內容將包括根據《韓美防衛條約》,拉姆斯菲爾德通過美國的“核保護傘”兌現對韓方的承諾,使韓方確信美方會及時提供支援。

此外,拉姆斯菲爾德通過主題演講表示,美國將會重申對韓國的防衛承諾,會繼續加強並保持抑制力。同時決定根據《相互防衛條約》,向韓方提供美國的“核保護傘”。尹光雄就此表示,在SCM和軍事委員會(MCM)上對“核保護傘”問題進行了很多討論。因此,如果《聯合聲明》的內容,很可能與以往有所不同。

國防部高層負責人就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的時機表示,雙方正在致力於協調對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的時機和“核保護傘”具體化方案的分歧。雙方就部分事項,正在縮小分歧。

拉姆斯菲爾德就韓國加入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構想(PSI)表示:“如果考慮朝鮮核計畫,PSI就顯得更為重要,防止核擴散時不可待。韓國是十分重要的國家,希望韓國及早加入PSI。”

隨著美國接連要求韓國加入PSI,國內贊同和反對的爭論可能會愈演愈烈。美國國防部高層負責人就聯合聲明的發表被推遲一事表示:“韓國的野心太大,韓國想在聯合聲明中附加另一個議題。”

原因

這是國際社會防範核武器擴散行動失敗的必然結果。核武器作為有潛力毀滅整個地球的終結者,數量越多人類前景越黯淡。然而讓美、俄、中、法等核武器國家,完全銷毀自己手上的核武器,在各個國家相互提防相互牽制的時代,是不現實的。

就算印度和巴基斯坦這樣的後進擁核國家,國際社會也無法讓他們銷毀自己的核武器。國際社會唯一能做的就是防止核武器擴散,極力避免核武器俱樂部成員國的增加。

然而,在世界各國的心目中,有核國家和無核國家之間的實力對比是不均衡的。無核國家面臨有核國家的現實和潛在威脅,除了發展自己的核武器以外,只能尋求其他核大國的核保護傘的庇護。

而尋求核大國保護的代價就是要與提供核保護傘的國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前蘇聯作為一個帝國已經崩塌,中國作為一個強調和平發展的大國無意與任何國家結盟,自然沒有心思為其他國家撐起核保護傘,於是,世界上受到核武器鄰國威脅的國家,只能把目光投向美國。

而作為核大國,如果要想徹底貫徹一些地區的無核化意圖,有義務為放棄發展核武器的國家提供核保護傘。國家利益是現實的,你不可能既讓人家自廢高級武功,又不提供人身保護。這本來應該是國際社會的任務。然而集體決策的低效性直接導致無核國家直接尋求美國人的保護。

而美國人為他國撐起核保護傘,儘管有把一些有核國家樹為假想敵的嫌疑,然而一則美國人實力強大不怕樹敵,二則可以通過核保護傘強化與相關國家的關係,更容易形成美國勢力的戰略擴張。

面對美國人核保護傘的四處延伸,中國人要有自己的對策。如果中國人要實現將美國勢力從東南亞趕出去的戰略夢想,除了繼續加強與周邊國家經濟貿易互相滲透,也要學會將周邊國家的安全納入自己的考慮之中。

否則,如果不能在安全問題,尤其是核安全問題上對這些國家作出可以取代美國核保護傘的類似承諾或者政策,中國人將很難真正將美國人趕出東南亞。在這個問題上,朝鮮伊朗這樣國家核武器政策的狂飆突進,無形之中幫了美國人的大忙,大大提升了冷戰結束後一度貶值的美國核保護傘的價值。

在朝鮮伊朗這樣的核武戰歌喧囂中,美國人的核保護傘再次成為其勢力全球擴張的堅強後盾。在很難發生核戰爭的未來幾十年,美國人的核保護傘實在是一個連家而有效的戰略威懾工具。

盤點恐怖核事故

近日美國三英里島核電站又發生了少量核泄露。在國際知名雜誌《時代》對歷史上發生的最令人恐怖的核事故進行回顧的今年,人們再一次對核能所引發的安全問題進行深刻的探討和思索,以求避免類似事故發生。讓我們來完善以下詞條,以其對過去發生的災難進行追憶,並深刻警惕未來不再發生相同的災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