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清肝散

柴胡清肝散,中藥方劑。功用:清肝瀉火。

基本信息

柴胡清肝散1

來源 《保嬰撮要》卷十三。

異名 柴胡梔子散(《保嬰撮要》卷十三)。

組成 柴胡 黃芩(炒) 人參 川芎各3克 山梔(炒)4.5克 連翹 甘草各1.5克 桔梗(炒)2.1克

用法 上藥水煎,母子服之。

主治 肝經風熱,或乳母怒火,患一切瘡瘍。

柴胡清肝散2

來源 《醫略六書》卷二十一。

組成 柴胡5錢,黃芩1兩半(炒),人參1錢,生地5錢,當歸1兩,赤芍1兩,連翹3兩,甘草5錢,山梔1兩半(炒)。

主治 肝火傷營,耳衄,脈弦數者。

功用 調血清火。

用法 上為散。

用量 每服5錢,水煎,去滓,微溫服。

各家論述 山梔清肝,能降曲屈之火;黃芩清肺,善滌胸中之熱;歸、芍調營氣以降血;參、草扶元氣以緩肝;柴胡疏肝解熱;連翹清心瀉熱;生地涼血以止耳衄。此調血清火之劑,為肝火傷營衄之專方。

柴胡清肝散3

來源 《保嬰撮要》卷十三。

異名 柴胡梔子散(《保嬰撮要》卷十三)。

組成 柴胡黃芩(炒)人參川芎各3克山梔(炒)4.5克連翹甘草各1.5克桔梗(炒)2.1克

用法 上藥水煎,母子服之。

主治 肝經風熱,或乳母怒火,患一切瘡瘍。

中藥名醫名方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本任務精選現代名醫實用藥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