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窯瓷器

柴窯瓷器是指中國古代瓷窯“柴窯”所燒制的瓷器。

簡介

柴窯瓷器,中國古代瓷窯“柴窯”所燒制的瓷器。柴窯創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初年(954年)河南鄭州(一說 開封),為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柴窯至今未發現實物及窯址。周世宗曾御定御窯瓷,“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據此推斷,柴窯瓷應為天青釉瓷。
當代柴窯,是指以松木柴為原料燒制瓷器的窯。當代柴窯瓷器,是指當代柴窯燒制的瓷器。

特點

1、稀缺性:柴窯瓷燒製成本高、成品率低、現代所存在的柴窯數量少,因而具有稀缺性。一是政府明令禁燒柴窯,沒有松柴供應,如果沒有專門的資金保證和目的,誰也不敢輕易動火柴窯燒制風險大成本高;二是一窯下來,燒掉近2000斤松柴,成本相當高;三是燒一次窯要有一整套經驗豐富班子集體協作,柴窯的火候與溫度完全依賴人工來控制,特別是把樁師傅,沒幾十年成功經驗是不行的,稍有疏忽就會出現“塌窯”意外,經濟損失動輒以數10萬元計算;四是窯爐內前端的溫度偏高,後端偏低中間溫度最為適中,因此同一爐燒出來的瓷器質量有很大差異,成品率低。
2、潤澤度:.柴窯燒窯使用松木燃料對陶瓷有滋潤作用 ,窯體燒爐過程中形成的窯內氣體氛圍非常適合瓷胎原料,能燒制出白里微泛青的瓷胎效果,使陶瓷具有白如玉的獨特風格。柴窯燒瓷傳統上一直採用松木,松木富含松脂,在燃燒過程中揮發出來的松脂對陶瓷有滋潤作用,其燒制原理是通過不斷添加柴火讓溫度慢慢上升,使窯中的器皿慢慢受熱,加上爐內的水汽與瓷器釉料的有機結合,使燒出來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潤。

柴窯基地

鎮窯”全稱為景德鎮窯,位於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的清代鎮窯,是瓷都景德鎮,也是全世界遺存的唯一一座傳統的大型蛋形柴窯,這種景德鎮特有的制瓷窯爐代表了世界傳統制瓷窯爐營造技藝和燒成技藝的最高科技水平。
“玉窯”,國粹寶瓷林千年官窯基地,是專業從事古瓷研究、古瓷與當代先進技術融合與創新、仿古瓷製作的基地,官窯基地內有一座現代新建的柴窯,這也是目前景德鎮唯一“活”的柴窯,因為它是被政府批准以生產為目的(目前景德鎮內還有柴窯若干,但都是表演性質),每個月會開窯1-2次。它傳承著古老柴窯的命脈。這座柴窯,是深圳市寶瓷林投資有限公司於2006年在景德鎮市創建的產業基地,專門從事中國傳統官窯陶瓷的研究和生產。在“瓷都”景德鎮,用來燒制陶瓷的窯口多達幾千家,而只用松柴做燃料的柴窯,卻只剩八到十家。而在這僅剩的幾家柴窯中,常年燒制瓷器,保證一月一開窯的柴窯,就只有寶瓷林公司的生產基地這一家了。2008年5月,這裡被政府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景德鎮傳統青花瓷製作技藝傳承基地”。
國粹寶瓷林千年官窯基地,位於景德鎮市浮梁縣鵝湖鎮良溪村,是前往景德鎮兩處著名景區的必經之地,集合了古瓷研究、名人作坊、陶瓷生產、特色旅遊四大功能。

作品賞析

當代柴窯精品

當代柴窯精品手感溫潤,釉面含蓄,層次豐富,燒制的青花猶如生長在瓷器里,質地粗獷而富有生命力;每一件作品均由一批祖輩傳承、身懷絕技的手工制瓷藝人製作,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按照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標準執行;仿古類精品瓷的製作從陶瓷造型、瓷胎、釉料成分、畫工到風格,也完全按古陶瓷原型1:1進行還原;燒窯全程的“一滿二燒三熄火”,全憑擁有幾十年豐富經驗、景德鎮最有技術的把樁師傅用眼力掌握;燒一窯瓷器的成本巨大、難度極高,需要用10立方松木,耗時20~24小時,燒至1330-1360度高溫時,窯口周邊必須保持絕對安靜,稍有疏忽就會出現“塌窯”,經濟損失動輒以數十萬元計算;眾多不可控因素使當代柴窯精品百件才成一件,件件稀世難得,讓其獨特魅力更添神秘色彩。

當代柴窯瓷器作品賞析

“中華龍"柴窯瓷筆筒,以五龍、海水和祥云為主題元素,乳白素瓷為胎,其胎質質地精良,幾乎接近玉石的質地,光的通透度達到兩公分以上,胎體薄而緻密,潔白無瑕,白里透青,採用瀕臨失傳的神秘二元泥料配方,純手工精心雕刻,工藝繁複精細,耗時長,經過國粹寶瓷林(景德鎮)千年官窯柴窯高溫燒結後,瓷胎體珠華圓潤,晶瑩剔透,層次豐富。五龍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有飛騰而出的震撼動感。五游龍惟妙惟肖,似互相盤繞嬉戲。
“中華龍”柴窯瓷筆筒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唐自強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黃國軍大師聯合創作,是第八屆文博會指定收藏紀念瓷,榮獲“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特別金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