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窯

柴窯

柴窯是五代後周皇帝柴榮自創的陶瓷窯。因對礦物內部組織相互依存關係的深刻認識,製作出集千般風情於一身的千古絕品。它集陶瓷古老工藝之大成,用金屬銀和土混合作胎,胎內布滿精巧的進排氣系統,而釉層像件衣服套在胎體外,中間是空的留有間隙。由里而外的使陶瓷與自然融為一體。柴窯器,集千峰翠色於一身,達到了古代青釉發色的最高境界。柴窯釉色歷經千載仍能歷久彌新的如此美麗,是因為礦物金屬與寶石的微粒始終保持著天然的活性。看上去,就如我們看天,看水,看樹木,時時新鮮地親切自然。柴窯的燒製成功,是陶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整個陶瓷叢林中的一顆參天大樹。

基本信息

簡介

歷代宮廷帝王燒造的瓷器與當時社會燒造瓷器的主流風格有著很大的不同,它們走的是不同路線。雖然在當時社會的大環境下相互影響,但不同理念和不同的條件,其內在質量和外部造型都顯示出不一樣的審美觀。一般來說,宮廷瓷器的質量和工藝技術都遠超社會瓷器,並逐漸影響到社會上來。大凡人類歷史上的頂級藝術品,大都表象平平,而其內涵深奧無窮。柴窯是在自然環境中陶瓷存在的理想狀態。它不僅具有古陶瓷的透氣性,吸水性和堅質耐用性,同時具有透明性,發光性和變色性,以及它的光膜現象,吐銀現象和流光現象等等。它內部的吸氣,增壓和調節功能,實際上本身就是一台古老的機器。是人工技術與自然相互結合的完美典範。對柴窯的研究無盡而深遠。人類歷史上陶和釉幾乎同時產生,中國第一隻釉陶產生於石器時代的磁山文化。到了商代又解決了陶器胎質不堅硬和滲漏問題,從此,陶瓷內在的工藝技術一直在不斷的探索與改進。因為硬度並不是材質的單純與密度的增加,而是對材質本身的認識程度。如何才能做出合乎自然有超越自然的陶瓷藝術精品,幾千年來古陶瓷藝術家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努力,在這漫長的探索與實踐過程中,每一步都是當時世界史上最為先進科學技術的證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知蘊藏著多少價值連城的重大信息。北宋宮廷仿柴窯一直秘仿不斷,因一直沒搞清楚柴窯胎質內部要領。後來的仿柴窯特別是元代仿品,雖然光照角度不同也能變色,但其色變呆滯不鮮活,且變化形象非常少,遠為達到柴窯變化現象的豐富多彩。北宋仿品其胎釉厚度與柴窯相似,但造型不同。而元代仿製因其時代工藝採用薄胎薄釉。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的一隻大盤疑是北宋仿柴窯瓷盤。

製作方法

柴窯瓷器的材料和製作方法:
一.取青金石老珠項鍊一串,珠粒圓形,每顆直徑小於1厘米,顏色深藍發黑(約200顆)。壓碎後加水,經反覆碾磨成漿汁後存放待用。二.選用存放已久的黃土胚泥加銀反覆揉壓,並擀成薄片疊壓搓揉,搓成細條備用。三.用細銀絲扁形條編織成經緯狀,條盤器型時埋於胎土中。陰乾後入窯中採用針釘支燒,將銀粉慢慢融入胎土中,與胎土完全融為一體。燒硬結備用。四.胎體裡外均勻施青金石釉漿,陰乾後入窯。燒制方法:先分段制窯胎並施釉,燒結後分段粘接而成。如圖:窯室可分1--3層,視燒制器物大小取捨。下面用煤炭燒。瓷窯中間頂部開口,上面用鐵皮漏鬥倒扣在上面。煤塊燒的紅旺旺但不生出火苗,保持火溫度悶燒烘焙17小時(夜間12時點火)左右。在這烘焙過程中,不定時地揭開上面漏斗蓋將瓷器變換方位,保證各部位受熱均勻。時間到後,向爐口往裡送風,將煤塊燒旺至火焰竄至爐頂處。憑經驗看外面爐缸釉色的紅亮程度而停止送風,讓爐火慢慢自己熄滅直至冷卻後取出瓷器。出窯後深藍色的青金石釉面顏色變淺呈鮮嫩的淡藍色。柴窯瓷器的器型和呈色原理初探:柴窯瓷器一般為造型優美的小件,以瓶,碗和動物馬等為主,用來自用和與下屬賞玩。柴窯瓷器的釉層與胎體之間留有相當的空隙,胎與釉靠中間無數彎曲的條形粘連體連線,釉面布滿了無數細微的小孔。由於胎土是用揉制麵團的方式製作,在燒制過程中的火候控制技術使胎土保持了層狀結構,這樣,里外氣體可以自由交換。由於柴窯瓷器是在不同的氧化環境中燒成,最大程度的保持了青金石礦物微粒的天然活性,(顯微鏡下釉面斷口處可見未燒溶的深藍色青金石六方體微粒)由於空氣可自由地進出胎釉內部,並在胎土層中保持適當的壓力;而銀有非常理想的導熱性和導電性,銀對光的反射率在金屬中又最高,在不同光線照射下,銀微粒與礦物中的天然溴不斷發生分散聚合過程,從而使柴窯陶瓷器顏色發生深淺不同的變化。由於胎體裡面空氣壓力作用,銀的微粒與青金石中的多種礦物微粒以射線形態反射出來與陽光相遇,瓷器表面便暈散著冷暖適度的迷人光芒。如果胎體裡面壓力過大,它會自動從中間排出。這是筆者研究多年也不得其解的難題之一。就如我們看手機螢幕一樣,螢幕上的景象可以變化無窮,而裡面線路板的設計才是它的“身體”。史料記載:古人將“藍也,綠也,皆以青括之。”明代人曹昭在《格古要論》說柴窯:出北地,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多露粗黃土足”。翻譯過來就是:柴窯瓷出自北方,天空一般的顏色,手感滋濕滑潤,有細小開片紋,做工精細嫵媚動人,大多是不成功露出粗糙黃土足。這是因為柴窯瓷也有底足不施釉的,如仿唐三彩造型的小馬,足底和底板都不施釉,在氧化氣氛中燒培從露胎處進入了過多的空氣,釉色顯青綠,下面胎足粗糙甚至變形。至於“青如天,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罄”已帶有傳言變形色彩。因為柴窯製作目的是生活實用與賞玩,絕不會做的像紙一樣薄而不實用。而明如鏡,柴窯瓷在不同線照射下釉面會有一層金黃的流光,就像磨亮了的銅鏡,背陰時銀白光覆蓋就如高山靜湖。聲如罄,應是指柴窯碗,其型可以使聲波迴蕩並隨碗形放大。明代人的記錄反倒有可信度:“制精色異”,其“色鮮碧”,說明明代確有人見過。柴榮,史載其“器身英奇,略通史書黃老,性沉重寡言”。年輕時曾與人合夥燒制和販運瓷器雜貨等。因其對事物獨到深刻的理解,成就他不世之功,是曠世奇人。在當時跟隨他的有趙匡胤和趙光義兩兄弟,就是後來宋朝的宋太祖和宋高祖,他們尚文賞器。柴窯瓷器的燒製成功,無疑會震撼他們的內心,這為後來的“宋妖嬈”社會風氣起了開路作用,北宋瓷藝也因此進入了一個更高層面上的大比拼。中國從此從“絲國”開始進入“瓷國”,為中國社會奠定了近一千年的經濟基礎。柴窯也因此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座里程豐碑。繼五代柴窯瓷器的燒製成功,極大地激發了北宋制瓷工藝的創新熱情。五代講究雌雄配對,因而柴窯瓷的人為開片是為區分雌雄標誌,以至成為後來瓷器開片的一種文化現象。
生態瓷是指在不破壞胎和釉的礦物的自然活性,並能按照人的意願表達,使瓷器永遠保持在自然狀態下的活性的礦物本質,又能呈現人所需要的色,光及各種紋理。優質寶石因其內部結構的緻密而壓力強度也非常大,裡面的壓強在不停地向外釋放,帶出多種礦物粒子與光粒子相遇,在表面形成發光膜,寶石的光彩在發光膜里變幻無窮。如果瓷胎能夠做到像寶石一樣透氣,並適時向外釋放壓強,並帶出寶石釉里活性的礦物微粒,瓷器的光彩就能夠隨著光照的變化而變化。由於柴窯的釉層不是緊貼在胎面上,而是釉層與胎體間留有間隙,而胎體又是多層狀結構,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胎體有著足夠的壓力釋放。

光復柴窯

唐人祥從茶葉,瓷器絲綢的經營方針上升到以:家,親情,唐人祥是劉小祥先生歷盡千山萬水,采百峰春葉,掬三江清流涉足百萬公里博覽群書萬卷後的發心感受,劉小祥先生不僅精學茶葉領域並正在著作世界茶經,還和各陶瓷行業大師合作自行創立了各種可以燒制近代的官哥汝定鈞天目建盞紫砂青花雕塑的各種窯口,由於天生好學還鑽研各種家具船木茶席設計沉香優劣辨別等等,其設計創造的產品和公司屢獲得各種茶博會茶席,文博會的最佳展示獎,企業最佳組織獎,最佳文采獎等等,他對自己的要做的事情簡單的表達就是要振興中華產業,一定要把金銀銅鐵石,官哥汝定鈞全部有效的結合起來,讓土能生黃金,地可產白玉變為事實,振興帶有中華自己骨氣的文化歷史,光復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最鼎盛的茶葉,瓷器,絲綢而不斷的努力奮鬥和堅強的奔跑在路上,我們期待近代史上的柴窯即將橫空出世,他將集合5000年的智慧百萬公里的閱歷數百位大師和學者的交流出心得一同展現的智慧---柴窯!

定義

柴窯柴窯

柴窯是以五代後周皇帝周世宗柴榮之姓命名的窯口,是歷史上著名的御窯。據明人曹昭寫的《格古要論》記載,後周顯德時(公元954——959年),世宗柴榮在鄭州一帶建立的,據說當窯建成後燒數窯不成,最後移到新鄭以南才燒成功,當時制瓷工匠向皇帝請示燒造款式和對產品的具體要求時,柴榮說:“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於是工匠們便按照要求苦心設計、精心製作,終於燒出“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的產品。燒出的瓷器滋潤細膩、有細紋(即細小開片),技藝精絕,為當時諸窯之冠。只是柴窯的產品有限,瓷片又薄,所以傳世的柴窯器很少見整器,大多為碎片,由於燒造時間短,很難得,曾有“片柴值千金”之說。較早記載見明宣德三年(1428年)呂震編寫的《宣德鼎彝普》一書,“內府所藏,柴、汝、官、哥、定名窯器皿”,後因柴窯只聞其名,不見傳世品,也未發現窯址而很少提及。

特點

對柴窯的特點,古人集中地概括為一句話,12個字,即“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但其他資料記載也有多種,在顏色不光只青色,還有黑、黃、白、醬釉、芝麻醬色多種。如乾隆詠柴窯詩句中,稱清宮所藏幾枚柴窯皆黑而無青者,清人楊望泰就認為柴瓷“其色黃”。《古玩指南》曰:“所謂‘青如天’乃淡藍之青瓷也,柴窯以天青色為主,其他尚有蝦青、豆青、豆綠等色,又有一種不上釉者,呈現黃土色,即後代所謂銅骨也。”乾隆《詠柴窯碗》曰“足土口銅”,“夷門廣牘載,柴窯世傳周世宗時所燒,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足多粗黃土。”在器型上,清宮中舊藏柴窯碗數枚,據記載還有瓷枕等其他器型。

有“天下第一美瓷”之譽的柴窯器,其特點被總結為:“色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現代人形容天色,大多說天藍色,但古人形容天色則為天青色。柴世宗所說“雨過天晴雲破處”,意在強調雨過天晴時天空潔淨,沒有塵埃,那種顏色是最接近青色的。
柴窯是五代時期後周柴世宗所燒的御窯,清代的朱琰在《陶說》中記載:“柴世宗時燒者,故曰柴窯,相傳當日請瓷器式,世宗批其狀曰: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然而今人從沒見過柴窯實物傳世,也沒發現窯址。
清人藍浦在《景德鎮陶錄》中也提出了柴瓷的可貴:“今論窯器者,必曰柴、汝、官、哥、定,而柴就不可得矣。得殘器碎片必為冠飾、絛環、玩具,亦足珍貴。”連大名鼎鼎的歐陽修在《歸田錄》中亦覺得:“柴氏窯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飾為器”。但儘管歷史上有諸多文人墨客寫下過如許關於柴窯的語句,因為沒有可與文字相印證的物件面世,所以有人認為柴窯根本不存在,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陝西耀州窯就是柴窯,或是覺得景德鎮早期的青白瓷就是柴瓷。眾說紛紜之下,似乎只有一點大家是達成共識的,那就是:柴窯瓷器乃瓷器中的極品,是無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藝術瑰寶。
那么什麼是“明如鏡”呢?古代流行青銅鏡,古人當初對鏡子的要求是能映照出人面五官,我們今天看到一些高質量的瓷器也能模糊地照出人面,柴窯製品即達到了這樣一種“明如鏡”的工藝技術程度。
在五代時期,耀州窯已經出現了胎質非常薄的單色釉。上面還有官、內服等款式,所以頗有一部分人將這些耀州窯出產的瓷器誤認為是柴窯瓷器。柴窯的確是繼承發展了耀州窯那種薄胎的傳統,其器物的胎質厚薄和器件的大小成正比,但筆者以為柴窯並非耀州窯,而且“薄如紙”是一種略帶誇張的描述,一種理想狀態,此話的意思是指柴瓷的分量很輕,拿在手中的分量和紙差不多。
很難想像,瓷器能達到“聲如磬”的藝術效果。儘管柴窯器物胎質較堅硬,但泥土做的胎質和天然的石磬還是不能同日而語的。“聲如磬”只能說是在同類瓷器中,柴窯出品的瓷器聲音質量非常出類拔萃。不過,也有人推測,五代的柴窯瓷器瓷胎里還有其他成分的加入,否則,“聲如磬”一說似乎就過分誇張了。

歷史

《古玩指南》記載“論瓷器者,首曰柴、汝、官、哥、定”,“而最著名者,為後周之柴窯,為中國古窯之代表”。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名窯窯址已經找到,惟柴、哥在中國陶瓷史上仍是一個不解之謎。古代瓷器以柴窯為貴,明朝人就有“論窯器,必柴、汝、官、哥、定”之說,歷史記載,嚴嵩父子傾全國之力,僅得數枚,可見明朝人就很少見到柴瓷,且宋時仿製柴器甚多,因此,其地位與目前僅剩百餘枚的汝窯同等重要。

五代後周被北宋取代,僅燒了不到六年的柴窯便隨著當時國家的統一,戰略的轉移,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價值

周世宗帝柴榮曾御定御窯瓷:“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以象徵未來國運如雨過天青。
明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寫道:“柴窯最貴,世不一見……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清蘭浦、鄭廷桂在《景德鎮陶錄》一書中也說柴窯瓷:“滋潤細媚,有細紋,制精色異,為諸窯之冠”,還說柴窯瓷久不可得,得到殘件碎片,也當珍寶,用作服飾、帽飾;柴窯瓷片光芒奪目,如飛箭一般。

年代特點

柴窯產生於五代周世宗柴榮執政時期的顯德初年(954),是我國天青釉瓷的創燒者,它的產品以天青釉瓷見長,它所創製的天青瓷生產工藝,為鼎盛發展的宋代官汝、官和仿官天青釉瓷的發展開創了先河,並奠定了我國天青釉瓷生產的工藝基礎。宋人歐陽修的《歸田集》是記載柴窯最早的文獻,書中在談及“汝窯花觚”時曾有:“柴氏窯色如天,聲如罄,世所希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飾為器,北宋汝窯頗仿佛之。當時設窯汝州,民間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誰見柴窯色,天青雨過時,汝窯磁較似,官局造無私’。”從史籍記述中,可理出幾點共識:1.柴窯為後周柴榮所燒造,首次御批瓷器釉色為天青色。2.柴窯胎體瑩薄,釉色鮮碧,工藝精美。3.“足多是粗黃土”能說明底足露胎。4.柴窯具有“秘色”和“汝窯”共同藝術特徵。
柴窯燒造地應在宋代汝州境內柴窯出自北地,這個北地在哪裡,多數專家認為應與汝窯在同一產地。
清涼寺和張公巷窯址發現後,許多專家把柴窯的目光轉向了汝州。因為清涼寺被定性為汝窯,所以不少專家認為比清涼寺品質好的張公巷就是柴窯。2010年以來,汝州將台街一帶在建房時不斷發現類似張公巷的瓷片,特別是2012年春,又有一戶居民在翻蓋新房挖樁坑中出土不少天青、粉青、豆青色碎瓷片,這些瓷片的做工可和文廟、張公巷窯址的相媲美,是汝州境內其他窯口的遠不能及的。從出土的窯具、瓷片看,此處無疑是一處窯址,從出土的瓷片看,它可能就是失落1000餘年的柴窯遺址。
吳國斌先生在《柴窯與汝窯的關係研究》一文中說,諸多文獻中均記載:柴窯窯址地處汝州,張公巷窯就在汝州城內,而又優於清涼寺窯,不是柴窯又是何窯?
柴窯的消逝或與“陳橋兵變”有關
柴窯沒有明確的文獻記錄,成為困擾專家學者的千年迷團,這應該與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有直接關係。
趙匡胤出身名門,因家境破落,21歲離家流浪,後被世宗柴榮重用。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發動兵變,奪取了皇位,這就是“陳橋兵變”。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後,銷毀前朝一切歷史痕跡,是歷代統治者的一貫作法。況且趙匡胤又有忘恩負義之愧,故此極有可能是趙匡胤把與柴姓有關的東西,包括柴窯、柴瓷一同徹底銷毀,不得使用,並不得記錄,致使柴窯永無天日,成為謎案。
汝窯是在柴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有特定的歷史背景,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只有當中國的陶瓷業經過唐“秘色瓷”進入一更高的發展時期,才會誕生藝術成就極高的“柴窯”。同樣,沒有宋代的社會發展,沒有趙佶無與倫比的藝術造詣,也不可能產生天下為魁的汝窯

贗品鑑別

業內頻現“柴窯”瓷器
柴窯是中國古代著名官窯之一,被譽為中國“諸窯之冠”,然而它卻只存在於傳說中,原因是至今未發現柴窯的窯址,也無完整的柴窯器皿傳世,甚至連柴窯瓷器的殘片也未曾有人親眼目睹。然而,關於柴窯的事件卻屢屢發生。
“我以前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送‘柴窯’來拍賣的人。”一個曾經在北京某著名拍賣行擔任瓷器部負責人的業內人士表示,自己聽過的故事比這個於先生更精彩,“不是說祖傳的,就是從山洞裡挖的,總之都是驚險、奇特、曲折的故事。”
有的收藏者還花時間和精力來研究這些“柴窯”。瓷器專家陳連勇就接觸過一個四川的老先生,多年來專注於自己的“柴窯”藏品,撰寫了數十頁的研究“論文”。傳出“柴窯”都是贗品
“有的收藏者確實有滿腔的熱情,因為熱愛而入行,但是走錯了道,即使花了幾十年研究,也是在研究一些贗品,非常可悲。”經營古董店多年的陳老闆告訴記者,“但有的收藏者卻是‘明知故犯’,知道手上的‘柴窯’是假的,只不過想找人接盤。”
陳連勇強調,至今出現的“柴窯”瓷器都是橫空出世的,收藏者自己唱“獨角戲”的,未有任何佐證出現:“圈內沒有任何專家公認,業內沒有任何定論,不可輕信。”他提醒收藏者,傳世的“柴窯”瓷器不可能有真,除非未來出現出土的有過硬佐證的器物才有可能是真的。

典籍記載

北宋歐陽修的《歸田錄》書中“汝窯花觚”時寫道:“柴氏窯色如天,聲如磬,世所稀有,得碎片者,以金飾為器,北宋汝窯頗仿佛之,當時設窯汝州,民間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
誰見柴窯色,天青雨過時。
汝窯磁較似,官局造無私。
粉翠胎金潔,華胰光暗滋。
旨彈聲戛玉,須插好花枝。
其它典籍有關柴窯的記載
格古要論·古窯器論》曹昭撰,該書成於明洪武年間,原著三卷,書中在論及柴窯時寫道:“柴窯出北地,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足多粗黃土,近世少見。”
到明代中期,王佐對曹昭的《格古要論》進行了增補,章次也有所變更,取名為《新格古要論》,全書共十三卷。書中論述柴窯,對曹昭洪武版的內容有所增改:“柴窯器,出北地河南鄭州。世傳周世宗柴氏時所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膩,有細紋,多是粗黃土足,近世少見。”
明代黃一正的《事物紺珠》中有云:柴窯“制精色異,為諸窯之冠。或雲柴世宗時始進御,今不可多得。”
明張應文在其《清秘藏》中有記:“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聞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此必親見,故論如是。其真余向見殘器一片,制為絛環者,色光則同,但差厚耳。”
明代謝肇淅《五雜俎》記載道:“陶器柴窯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與金翠同價矣。蓋色既鮮碧,而質復瑩薄,可以裝飾玩具;而成器者,杳不可復見矣。世傳柴世宗時燒造,所司請其色,御批云:‘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
明徐應秋在《玉芝堂談薈》中,對柴窯的論述與謝肇制大致相同:“陶器柴窯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與金壁同價。蓋色既鮮碧,而質復瑩薄,可以裝飾玩具,而成器者不復見矣。”
明代谷應泰在天啟年間刊行的《博物要覽》記載:“昔人論窯器者,必曰
柴、汝、官、哥,柴則余未之見,且論制不一,有雲: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薄磁,而《格古要論》雲,柴窯足多黃土,何相懸也。”
明代人周履靖在《夷門廣牘》中有記:“柴窯出北地,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足多粗黃土,近世少見。”
明張謙德《瓶花譜》對柴窯記曰:“古無磁瓶,皆以銅為之,至唐始尚窯器,厥後有柴、汝、官、哥、定……等窯,而品類多矣。尚古莫如銅器,窯則柴、汝最貴,而世絕無之。”
明代記載柴窯的典籍還有:高謙的《遵生八箋》、文震亨的《長物志》,但所記與谷應泰的《博物要覽》相同;此外,還有田之蘅的《留青日札》。
清代梁同書在其所撰的《古窯器考》中記曰:“柴窯,後周柴世宗所燒,以其姓柴故名。後周都汴,出北地河南鄭州,其地本宜陶也。宋政和,官窯亦起於汴、汝,亦唐河南道所轄之州。柴窯,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有細紋。相傳當日請瓷器式,世宗批其狀曰:‘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足多粗黃土,制精色異,為諸窯之冠。”
清代朱琰《陶說》亦稱:“後周柴窯,柴世宗時所燒者,故曰柴窯。相傳當日請瓷器式,世宗批其狀曰:‘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
清無名氏《南窯筆記》載:“柴窯,周武德年間寶庫火,玻璃、瑪瑙、諸金
石,燒結一處,因令作釉。其釉色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其妙四,如造於汝州,瓷值千金。”
清宣統時期程村居士在《柴窯考證》中記載:“故言瓷,皆自柴、汝、官、哥、定始,汝、官、哥、定雖亦不多見,然世間尚存者,至柴器則珍逾星鳳矣。諺雲,柴窯片瓦值千金,極言其難得可貴也,考柴窯,乃後周顯德初年所燒窯,在河南鄭州,以世宗姓柴故名,然當時只稱御窯,至宋始以柴窯別之,其瓷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沙泥為坯,足露黃土,滋潤細媚,色異制精,為古來諸窯之冠,非後人所能偽為。”在說到柴窯的價值時,程村居士更如是說:“按柴瓷,實為吾國重器,若周之赤刀大訓天球河圖,較之宋均其貴重奚啻倍蓰!”
清代記載柴窯的文獻還有:劉廷璣的《在園雜誌》、趙延燦的《南村隨筆》、唐銓衡的《文房肆考》、梁紹壬的《兩般秋雨庵隨筆》等。
此外,《清高宗御製詠瓷詩》中,有四首詠柴窯的詩:
《詠柴窯碗》
“色如海玳瑁,《青異》《八箋》遺。土性承足在,銅非鉗口為。千年火氣隱,一片水光披。未若永宣巧,龍艘落葉斯。”
《詠柴窯碗》
“治自柴周遂號柴,冠乎窯器獨稱佳。鏡明紙薄見誠罕,足土銅口藏尚皆。內府數枚分甲乙,《夷門廣牘》類邊涯。都為黑色無青色,記載誰真事實諧。”
《詠柴窯枕》
“《遵生》稱未見,安臥此何來?大輅椎輪溯,春天明鏡開。薦床猶蟹爪,藉席是龍材。古望興遐想,宵衣得好陪。堅貞成秘賞,苦窳漫嫌猜。越器龜蒙詠,方斯信久哉。”
《詠柴窯如意枕》
“過雨天青色,《八箋》早註明。睡醒總如意,流石漫相評。晏起吾原戒,華祛此最清。陶人具深喻,厝火積薪成。”
民國時期,趙汝珍《古董辨疑》稱:“柴窯真器今日絕不易得,瓷器以秘色為最古,次則為柴窯,而柴窯之特點四,薄如紙為四特點之一,此盡人所知者夫。近代厚如盆之康乾瓷器已極不易得,而謂薄如紙一碰即破之,柴器尚能存至今日乎。後周柴世宗當國甚暫,所燒瓷器原即有限,而佳者尤微,在宋時已極難得。”
民國劉子芬《竹園陶說》有對柴窯的記載:“唐始尚窯器,柴周以後,降及宋世,柴、汝、官、哥、定、龍泉、均州、建安等各窯競出。”又記:“古窯以柴、汝最重,官、定次之,歷歲已久,流傳絕少,柴窯之器,世不經見。”

瓷器之名窯(一)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中國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詞也有“中國”的意思。伴隨著一件件的瓷器精品,它們的誕生地同樣充滿了神秘色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