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街鎮

柳街鎮

柳街鎮位於都江堰市南部邊緣,是河西重鎮,與崇州市接壤,毗鄰崇州市觀勝鎮、梓桐鎮、都江堰市石羊鎮、安龍鎮、沿江鄉,因其集鎮遍種柳樹而得名,距都江堰市區25公里,素有“蘭花之鄉”的美譽,岷江外江支流黑石河、羊馬河貫穿全境。柳街鎮幅員面積18.3平方公里,總人口23278人,轄區內有15個行政村、一個場鎮居委會、22個黨支部。柳街鎮先後被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完成綜合目標任務先進單位,科技工作先進集體,民政工作先進單位,農業工作一等獎,鄉鎮企業發展管理二等然,創建省中醫先進市工作先進單位,農業工作一等獎,鄉鎮企業發展管理二等獎,創建省中醫先進市工作先進單位,所有這些不但使柳鎮成為柳街人生活的沃土,也為投資者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基本信息

概述

柳街鎮地處都江堰市最南端,地理坐標大致位於東經103°30、北緯30°43;距成都市市區41公里,距都江堰市區27公里。南與崇州市觀勝鎮交界,北與本市石羊鎮接壤,西與本市安龍鎮相連,東與溫江區壽安鎮毗鄰,自成青快速通道開通以來,柳街鎮區位優勢凸顯,成為都江堰市對外連線的南大門。

柳街鎮幅員面積47.2平方公里,人口3.9萬,有15個村(居),鄉下環境優美,水土較好,出美女,是都江堰市典型的農業大鎮。該鎮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基礎好、勞動力豐富、農村文化氛圍濃的優勢,走出了一條農業大鎮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的新路。

柳街鎮鎮內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完小1所,村基點校5所,乙級等醫院1所,村級標準甲級衛生站5個,文化站1個,文化宣傳隊1支,舞獅隊1支,郵政所和電信所各1個,已實現村通電話、村通水混路、村通光纖電視,被列為"成都市衛生集鎮"之一。柳街鎮先後被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完成綜合目標任務先進單位,科技工作先進集體,民政工作先進單位,農業工作一等獎,鄉鎮企業發展管理二等然,創建省中醫先進市工作先進單位,農業工作一等獎,鄉鎮企業發展管理二等獎,創建省中醫先進市工作先進單位,所有這些不但使柳鎮成為柳街人生活的沃土,也為投資者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經濟

2003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0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245元;農業總產值8003萬元,其中種植業4123萬元,養殖業2850萬元;糧食總產量達12329噸;工商稅收實現269.1萬元,其中國稅215.1萬元,地稅54萬元。

柳街鎮領導視察柳街鎮領導視察

柳街鎮主要農產品為水稻、小麥、油菜、川芎、澤瀉、花卉苗木、蔬菜、生豬、雞鴨等,其中蘭花產值達583萬元,糧食總產量12329噸,生豬出欄22150頭,該鎮農業方針是實施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實施種植、養殖、加工、行銷、一體化,以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公司加農戶專業協會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要形成了蘭花為主的產業基地、速生楊樹為主的苗木基地,優質水稻種植基地和食用菌出

口生產基地,成立了蘭花協會、養雞協會和欽鑫花木有限公司、天寅公司、蜀望食用菌有限公司,帶動全鎮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該鎮擁有全省唯一一家大米行銷許可企業(柳街鎮糧油加工廠)。

鄉鎮建設

特色農業

柳街鎮柳街鎮

柳街鎮走“一村一品”之路,發展特色產業。產業是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支撐,而遠離城市的農業大鎮招商引資難度較大,加之沒有工業基礎,如何形成自己的產業優勢是眾多類似鄉鎮共同探討的課題,柳街鎮通過積極尋找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以點帶面,增加規模,以規模帶動效益增加,堅持走“一村一品”發展特色種植業,加快農業產業化之路。已經形成萬福村小家禽、集祥村無公害蔬菜、四角村生豬、義虎村蘭花、水月村雙孢菇、清涼村水產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示範村。如義虎村的蘭花產業,義虎村戶戶種植蘭花,現已組建蘭花協會,擁有會員150餘戶、年銷售收入達到600萬以上;萬福村的小家禽養殖業,其中有13戶年出欄雞達10萬隻,養雞5000隻以上的有49戶,以該村村支部書記劉永清任會

長的養雞協會擁有會員70戶,協會向會員提供雞苗、防疫、飼料、技術諮詢和銷售等服務,協會會員年出欄商品雞80多萬隻,產值達到850餘萬元。這些特色產業的發展有力地帶活了當地的農村經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成為鎮域農村經濟強勁的增長點。

勞務

柳街鎮充分發揮農業大鎮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開展勞務輸出,增加農民收入。該鎮聯繫江蘇如皋市一家食品廠,針對企業所需的工種對本鎮100名勞動力進行了為期5天的培訓,提高了職工適應新工作的能力,經過培訓的農民工受到廠方的歡迎。在開展勞務輸出中,柳街鎮還注重保護本鎮職工在外權益不受侵犯。該鎮向每位外出務工人員發放了職工“維權卡”,並在務工人員較多的企業建立了工會,以工會的形式切實保護和爭取務工人員在外權益。全鎮有7000餘人常年在新疆、西藏、廣東、北京等全國各地打工,約占全鎮勞動力的35%,其中還有100餘人在莫三比克從事建築業。全鎮外出務工人員年創造收入達到5000萬元,為柳街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48元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村文化

讓農村居民享受城市的物質文明是城鄉一體化的目的之一,豐富和發展農村精神文明,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同樣也是城鄉一體化的內容,同時也是落實“三個代表”的具體體現。柳街鎮根據當地農民詩歌基礎較好的特點,通過打造“詩歌之鄉”活動,積極支持和引導農村文化事業發展,使柳街鎮呈現出文化氛圍濃郁、精神生活豐富、鄉村和諧祥和氛圍。為促進詩歌之鄉活動的有效開展,柳街鎮專門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農民詩歌之鄉”領導小組。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柳街鎮有農民詩人200多名,每月出一期詩歌板報,每年寫作詩歌作品上千首,出版詩歌冊子8期,春節春台會也成為農民展示自己詩歌的舞台。全鎮鄉村詩歌創作、蔚然成風,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極大豐富,引領柳街鄉村社會進一步和諧。

農村建設

強化宣傳促進新農村建設工作深入開展―柳街鎮成立宣講團宣傳新農村建設

柳街鎮柳街鎮

“新農村新在哪裡?”這是當前農村最普遍的熱門話題。“新農村就是政府把房子集中修好

老百姓搬進去住”,老百姓如是說。針對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廣大農民民眾中出現的認識偏差和對政策的誤解,柳街鎮黨委、政府在狠抓項目產業支撐的同時,又添新措施,把新農村建設的集中宣傳工作擺在了首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柳街鎮人的作法是:

成立新農村建設宣講團

柳街鎮黨委成立新農村建設宣講團,團長由鎮黨委副書記龍會群同志擔任,副團長由人大專職副主席付勇同志、副鎮長張奧同志、鍾臨軍同志、武裝部長周世洪同志、黨委調研員楊洪倫同志、楊澤平同志、田家龍同志擔任,成員為各村駐村幹部和村四職幹部。

集中時間,深入村組

柳街鎮召集了有全體共產黨員、幹部、民眾代表1000餘人參加的動員大會。在隨後的20餘天裡,宣講團深入村、組、院落用生動而通俗的語言向廣大民眾認真宣講了“新農村新在哪裡”。

解開思想疙瘩,暢談美好未來

宣講團深入基層後,圍繞“新業、新境、新居、新人”,柳街鎮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思路、主要措施、鎮黨委、政府主要工作成效等。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廣大民眾從一知半解到豁然開朗。讓農民真正認識到自身才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不僅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更是新農村的建設者、管理者和維護者。

統一思想,打下堅實的民眾基礎

通過宣講,廣大農民民眾深刻認識到了“新農村”的概念和內涵,克服了“等、靠、要”的思想,使廣大農民民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願望、訴求轉化為建設新農村的自覺行動。特別是在“成青路健康綠色走廊”拆遷工作中,由於統一了思想,沿線老百姓積極支持政府工作,在短短的十餘天就完成了房屋拆遷的所有工作,累計拆除面積6170.74平方米,搬遷樹木149308棵,搬遷花木面積達21畝。集中宣傳的效果在民眾積極的搬遷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通過集中宣講,柳街鎮的幹群關係也更加融洽了,工作開展也更為順利了。

院落整治,拉近幹群關係

2013年4月起,柳街鎮開展一項長期而又漫長的工作——院落整治,此項工作不僅讓老百姓居住的環境得到了翻天復地的變化,還使得幹部與民眾之間更密切的聯繫起來。柳街鎮院落整治工作得到了都江堰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評價。(院落整治具體信息見百科)

社會活動

在都江堰市柳街鎮的田間地頭不難看見鎮村幹部的身影,他們深入農戶家中調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農民排憂解難,同時將黨的政策和農業技術、市場信息帶到農民家中。該鎮上訪的民眾沒有了,稅和提留的徵收時間與往年相比大大縮短,擱荒的土地重新得到了利用。

針對農村中的歷史遺留問題和矛盾,柳街鎮制定出了詳細的幹部下訪制度。他們共收集整理出各類問題和矛盾56件,按照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則全部妥善予以解決。該鎮的幾戶養雞專業戶因飼料質量問題造成數萬元的經濟損失,鎮幹部多方努力,最終通過法律途徑為其挽回了損失。鎮村幹部在下訪中還將黨的政策宣傳到了農民家中,將實用技術和市場信息交到了農民手上,將黨的溫暖、政府的關懷帶到了農民的心坎里。

柳街鎮成立了“黨員致富協會”柳街鎮每位黨員都是協會會員,每個村黨支部都是協會單位,搭建起了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新平台。協會章程規定,會員要模範遵守《中國共產黨章程》,勇於創新,在致富增收中發揮帶頭作用,努力探索致富新路子。他們的目標是,每個會員必須學會一門技術,找到一個致富門路,確定一個致富項目,聯繫一戶民眾,實現家庭人均年收入多增加100元以上。中期目標是,聯繫10戶民眾致富,實現家庭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協會將評比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的“雙強”能手會員。“黨員致富協會”成立以來,為民眾辦好事、實事300多件,向黨支部提出合理化建議200餘條,受到了民眾好評。

柳街鎮冬季農民運動會柳街鎮冬季農民運動會

2014年1月11日、12日,柳街鎮舉辦冬季農民趣味運動會。此次農民運動會是柳街鎮首屆農民運動會,吸引了柳街鎮社區(村)、駐鎮企事業單位等18支隊伍200餘名運動員參賽,現場也有2000餘名民眾代表。此次運動會是由柳街鎮黨委和政府主辦的一次綜合性民眾體育活動,也是為了兌現柳街鎮黨委政府在開展院

落整治工作過程中對老百姓的承諾,豐富民眾的體育生活,進一步展示和深化柳街鎮院落整治工作成果,以“美麗我家,美麗我院,‘院落整治’托舉柳街中國夢,全民健身、凝心聚力、共建和諧小康新農村”為主題的柳街鎮首屆冬季農民運動會。運動會共設拔河、桌球團體賽、兩人三足接力賽、運礦泉水“趣味接力”、跳繩、扇撲克6個比賽項目。除在柳街中學設立主會場外,還在御柳社區孫家林、柳順社區李家林院落、紅雄社區方家坎、金龍社區黃家大院設立分會場“院落迎新春趣味運動會”分場。此次活動引導了民眾積極、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風尚,同時也為進一步增強幹群關係提高柳街全鎮幹部民眾的身體素質,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發揮積極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