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冠西風芹

柱冠西風芹

柱冠西風芹,多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全體帶粉綠色。產我國新疆富蘊、布爾津、吉木乃。生於海拔1300米的石質乾燥山坡。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柱冠西風芹
柱冠西風芹柱冠西風芹

種拉丁名:SeselicoronatumLedeb.
科中文名:傘形科
科拉丁名:Umbelliferae
屬中文名:西風芹屬
屬拉丁名:Seseli
國內分布:產我國新疆富蘊、布爾津、吉木乃。生於海拔1300米的石質乾燥山坡。
國外分布:分布蘇聯。
海拔:1300
命名來源:[Fl.Alt.1:336.1829]
中國植物志:55(2):197
組中文名:大柱基組
組拉丁名:Sect.Macrostylopodium
亞族中文名:西風芹亞族
亞族拉丁名:Seselinae
族中文名:阿米芹族
族拉丁名:Ammineae
亞科中文名:芹亞科
亞科拉丁名:AP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全體帶粉綠色。根頸粗壯,多分枝,灰褐色,存留有葉柄枯鞘纖維;根圓柱形,黃棕色,木質化。數莖,圓柱形,有縱長細條紋輕微突起,從下部起開始分枝,枝條細長堅挺。基生葉多數,有柄,葉柄長2—10厘米,有短柔毛,橫剖面呈三角形,基部有擴大的葉鞘,邊緣白色膜質;葉片2—3回全裂,末回裂片線狀披針形。傘輻8—10,不等長,長0.1—2.2厘米;小傘形花序有花7—15,花柄粗短,長約1毫米,不等長,有柔毛;小總苞片6—8,卵狀披針形,頂端長漸尖,有柔毛,邊緣白色膜質,比花柄長;花瓣長圓形或近圓形,白色,背面有短柔毛;花柱向下彎曲,花柱基圓錐形,邊緣波狀;無萼齒。分生果橢圓形,成熟時長圓形,長3毫米,寬1.5毫米,密生白色短柔毛,背稜線形突起,側棱輕微擴展;每棱槽內油管5,合生面油管8—10,油管粗細不一;胚乳腹面平直。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產地分布

產我國新疆富蘊、布爾津、吉木乃。生於海拔1300米的石質乾燥山坡。分布蘇聯。
參考文獻:Ledeb.Fl.Alt.1:336.1829.etFl.Ross,2:276.1844;Korov.inPavlov,Fl.Kazakh.6:358.1963.
本組概述:Schischk.inKomarov,Fl.URSS16:519,603.1950.小總苞片基部分離;花柱基尖圓錐形,接近果實的一半長,花柱比花柱基短,叉開。本組我國產5種。

本屬概述

l.Sp.Pl.259.1753;DC.Prodr.4:144.1830.多年生草本。根頸單一或呈指狀分叉,多木質化;根圓錐形。莖單一或數莖,多數為圓柱形,有縱長細條紋和淺縱溝,極少數為圓筒形空管狀,無毛或有毛。葉通常具葉柄;葉片為1至數回羽狀分裂或全裂,稀為三出式1回全裂或單一不分裂。復傘形花序多分枝;總苞片少數或無;傘輻通常3—12,很少12以上;小總苞片少數至多數,披針形或線形,基部常聯合,多為薄膜質或僅邊緣為膜質,光滑無毛或有毛,花少數至多數,有花柄,花柄長或短,少數近無柄,以至小傘形花序呈頭狀,花瓣近圓形或長圓形,頂端微凹陷,小舌片稍寬闊內曲,背部多有柔毛或硬毛,少數光滑無毛,白色或黃色,中脈棕黃色而顯著;萼齒無或短小而稍厚,宿存;花柱比花柱基長或短,通常向下彎曲,花柱基圓錐形或墊狀,很少呈金字塔狀圓錐形。分生果卵形,長圓形或長圓狀圓筒形,稍兩側扁壓,橫剖面近五邊形,無毛,粗糙或被密毛,果稜線形突起,鈍,通常背棱與側棱近等寬,很少側棱較寬的;每棱槽中有油管1,也有2—4的,合生面油曹2,也有多至4—8的;胚乳腹面平直;心皮柄2裂達基部。約80種,分布於歐洲和亞洲。我國約16種,1變種,產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四川、貴州、廣西、雲南、西藏、新疆等省區。本屬模式種;SeselitortuosumL.在已往文獻中,本屬的中名多採用“邪蒿屬”,今據考證;《救荒本草》和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中所收載的邪蒿歷來學者有不同看法:日本學者松村任三於lg95年在其《改正增補植物名匯(漢名之部)》認為邪蒿是傘形科植物的SeselilibanotisKoch。牧野富太郎在《日本植物圖鑑》(1940年)中指出“邪蒿”名稱系誤用,但未曾指出是何種植物。木村康一在其《頭注本草頌目》中提出邪蒿是青蒿ArtemisiaapiaceaHance。根據《救荒本草》的圖版以及描述,作者同意木村康一的意見,邪蒿應是菊科蒿屬Artemi-siaL.植物,與Seseli屬無關。鑒於SeseliL.屬植物的某些種類在我國西南雲南,貴州一帶入藥稱為西防風或西風,因此稱為西風芹屬。

亞族概述

DrudeinEngl.U.Prantl,Nat.Pflanzenfam.3(8):198.1898.

本族概述

KochGen.Umbell.114.1824;DrudeinEngl.U.Prantl,Nat.Pflanzenfam.3,8:178.1898.花兩性,通常組成復傘形花序。果實通常卵形至長圓狀圓筒形,很少近圓形,頂端鈍或尖銳,但絕不成喙,分生果的橫剖面近圓形至近五角狀圓形,主棱通常明顯,線形至有翅,彼此幾乎相等;極少背棱3條相等,側棱2條有翅;油管每棱槽內1至多數,在果實成熟後通常不顯,很少缺乏;棱內油管通常無,有時有1,大或小;外果皮光滑或較少被有各種形式的突起物;胚乳腹面平直以至稍凹。

亞科概述

DrudeinEngl.U.Prantl,Nat.Pflanzenfam.3,8:145.1898.果實的內果皮由柔軟的薄膜細胞所組成,不含結晶體,有時表皮下層組織有厚壁纖維細胞;花柱位於花柱基之上;油管在幼嫩果實中處於棱槽內,然後以各種形式分散出現。我國約有90屬,分屬於6族。

本科概述

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很少是矮小的灌木(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根通常直生,肉質而粗,有時為圓錐形或有分枝自根頸斜出,很少根成束、圓柱形或棒形。莖直立或匍匐上升,通常圓形,稍有棱和槽,或有鈍棱,空心或有髓。葉互生,葉片通常分裂或多裂,1回掌狀分裂或1—4回羽狀分裂的複葉,或1—2回三出式羽狀分裂的複葉,很少為單葉,葉柄的基部有葉鞘,通常無托葉,稀為膜質。花小,兩性或雜性,成頂生或腋生的復傘形花序或單傘形花序,很少為頭狀花序,傘形花序的基部有總苞片,全緣;齒裂、很少羽狀分裂,小傘形花序的基部有小總苞片,全緣或很少羽狀分裂,花萼與子房貼生,萼齒5或無,花瓣5,在花蕾時呈覆瓦狀或鑷合狀排列,基部窄狹,有時成爪或內捲成小囊,頂端鈍圓或有內折的小舌片或頂端延長如細線;雄蕊5,與花瓣互生。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一個倒懸的胚珠,頂部有盤狀或短圓錐狀的花柱基;花柱2,直立或外曲,柱頭頭狀。果實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乾果,通常裂成兩個分生果,很少不裂,呈卵形、圓心形、長圓形至橢圓形,果實由2個背面或側面扁壓的心皮合成,成熟時2心皮從合生面分離,每個心皮有1纖細的心皮柄和果柄相連而倒懸其上,因此2個分生果又稱雙懸果,心皮柄頂端分裂或裂至基部,心皮的外面有5條主棱(1條背棱,2條中棱,2條側棱),外果皮表面平滑或有毛、皮刺、瘤狀突起,棱和棱之間有溝槽,有時槽處發展為次棱,而主棱不發育,很少全部主棱和次棱(共9條)都同樣發育,中果皮層內的棱槽內和合生面通常有縱走的油管1至多數。胚乳軟骨質,胚乳的腹面有平直、凸出或凹入的,胚小。全世界約200餘屬,2500種,廣布於全球溫熱帶。我國約90餘屬。本科植物在國民經濟中有著一定的作用,其中不少種類,可做藥材、蔬菜、香料、農藥等用。在藥用方面如著名中藥材當歸、川芎、白芷、前胡、防風、柴胡、獨活、藁本、明黨參、羌活、北沙參等,這些種類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較高的聲譽。近年來,國內外對傘形科植物的研究極為重視,並發現有些化學成分,具有多種生理活性,如對治療冠心病、腫瘤、白斑病等,獲得初步的療效和成果;各地民間將多種傘形科植物用於防治疾病,也相當廣泛。在蔬菜食用方面,常見栽培的有芫荽、芹菜、水芹、胡蘿蔔等,此外供做香料調料用的有茴香、蒔蘿等,供農藥用的有毒芹、刺果芹、毒參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