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害蟎

柑橘害蟎

蛛形綱蜱蟎目(Acarina)柑橘害蟲。 主要種類有葉蟎科的柑橘全爪蟎(Panonychus citri)和癭蟎科的柑橘銹蟎(Phyllocoptruta oleivora)。

基本信息

柑橘害蟎

簡介

蛛形綱蜱蟎目(Acarina)柑橘害蟲。

主要種類有葉蟎科的柑橘全爪蟎(Panonychus citri)和癭蟎科的柑橘銹蟎(Phyllocoptruta oleivora)。

柑橘全爪蟎

又名柑橘紅蜘蛛。 雌成蟎體長約0.4毫米,橢圓形,暗紅色,背面有許多瘤狀突起,上生白色剛毛,足4對。幼蟎體長0.2毫米,淡紅色,足3對。脫皮後為第一若
柑橘全爪蟎柑橘全爪蟎
蟎,再次脫皮為第二若蟎,色澤與成蟎相似,足4對(圖1)。中國各柑橘產區均有分布,也見於亞洲、美洲和南非。成蟎、幼蟎和若蟎刺吸葉片、果實和嫩枝汁液。被害重的葉片呈灰白色,以至乾枯脫落,並導致落花落果。在中國一年發生約12~20代,從北至南遞增。以卵和成蟲在枝條裂縫及葉背越冬。早春開始活動為害,春秋兩季發生嚴重。3~4月春梢期成蟎從老梢遷到新梢上繁殖,短期內即可釀成災害。20~30℃是發育、繁殖的適溫範圍。30℃以上發育繁殖受到抑制。秋季蟲口又復回升,為害秋梢。成蟎產卵多在葉片、果實及嫩枝上,孵化最適溫度為25~26℃,最適濕度為60~70%。大發生的主要因素,在於有較多的越冬蟲口基數、豐富的食料條件、適溫和乾旱。果園小氣候蔭濕和天敵的存在,則是重要的控制因素。成蟎行兩性生殖,有時也行孤雌生殖,但後代多為雄蟎。天敵有捕食蟎如紐氏鈍綏蟎和尼氏鈍綏蟎;食蟎瓢蟲以及捕食性薊馬、草蛉、隱翅蟲等。

柑橘銹蟎

又名柑橘葉刺癭蟎、 銹蜘蛛、 銹壁虱。雌成蟎胡蘿蔔形,體長約0.12毫米,黃色或橙黃色。若蟎形似成蟎,較小(圖 2)。中國分布於西南、華南、華東湖
柑橘銹蟎柑橘銹蟎

北、江西、台灣等柑橘產區。也見於日本、蘇聯、澳大利亞、南北美洲、菲律賓、夏威夷和敘利亞等地。成、若蟎群集在果面、葉片及嫩枝上吸取汁液,受害果呈黑褐色,品質變劣。葉片受害後,導致落葉。每年發生代數因地而異。華東、華中、華南柑橘產區18~20餘代。以成蟎在柑橘葉背、腋芽和卷葉內越冬。日均溫達15℃時開始活動產卵, 4月逐漸轉移至春梢葉片上繁殖,5~6月向果實遷移為害,7~10月為發生盛期。行孤雌生殖,卵產在葉背或果面凹陷處。喜蔭蔽環境,在葉背、果實下方或向陰面蟲口密度較大。一般先在樹冠內部和下部發生。高溫乾旱是大發生的氣候條件。天敵有多毛菌、尼氏鈍綏蟎、具瘤長須蟎、癭蚊和薊馬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強果園管理、保護和利用天敵以及合理施用農藥等。石灰硫磺合劑殺蟎劑均可用於防治上述兩種害蟎;此外,對柑橘全爪蟎還可施用石油乳劑,對柑橘銹蟎可施用代森鋅波爾多液會殺死柑橘銹蟎的天敵多毛菌,導致蟲害大發生,宜控制使用次數。

相關連線

http://www.cqagri.gov.cn/detail.asp?pubID=11498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