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硫磺合劑

無機硫製劑的一個品種。簡稱石硫合劑,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硫化鈣。1833年美國用於防治葡萄白粉病,1886年發現能防治梨圓介殼蟲,後使用範圍逐漸擴大,至今許多國家仍用於殺菌、殺蟲及殺蟎。

石灰硫磺合劑

正文

石硫合劑為暗褐色有臭味的液體,呈鹼性。遇酸、二氧化碳等分解產生單體硫、硫化氫和不溶性硫化物。可由石灰、硫磺加水煮製而成,常用配料比為生石灰:硫磺:水 =1:2:10。遇空氣易生成游離的硫磺和硫酸鈣,須密封貯存。
母液加水稀釋噴撒,對某些病害有剷除作用。使用時根據作物種類、生育期和氣溫確定藥液濃度。其鹼性可侵蝕害蟲表皮蠟質層,因此也能殺死蜱、蟎、介殼蟲及其卵。存留在作物表面上的多硫化鈣,在空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碳作用下形成硫磺微粒,氣化產生硫蒸氣,可干擾病原菌或害蟲呼吸過程中氧的代謝而起毒殺作用。因此,防治效果同氣溫呈正相關,但較高的氣溫對植物也易產生藥害。主要用於防治多種白粉病、麥類鏽病、果樹的黑星病、炭疽病、縮葉病和紅蜘蛛、粉蚧、銹壁虱、薊馬、矢尖蚧、桑蚧等,也可用於防治畜禽寄生蟎。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