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氏鈍綏蟎

雌蟎背板長0.32毫米,寬0.21毫米,雌蟎背板350-353.50微米,寬250-275.50微米,地理分布於上海、江西、廣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紐氏鈍綏蟎
拉丁學名:Amblyseiusnewsami(Evans)
綱:蛛形綱
目:蜱蟎目
科:植綏蟎科
屬:0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棉葉蟎桔全爪蟎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柑桔

形態特徵

雌蟎背板長0.32毫米,寬0.21毫米,前側緣具網狀紋。背毛17對,1列只9對,D1和1y較長,其餘均較短,M2短。氣門溝向前伸達D1。胸板具剛毛3對。胸後板小,細長形,具剛毛1對。腹肛板長大於寬,瓶狀,側緣凹入,比生殖板窄,具肛前毛3對,新月形孔1對。腹肛板周圍的盾間膜上具剛毛4對。足後板2對。鰲肢鉗定趾具多齒,動趾具少數微細齒。足Ⅵ膝節.脛節和基跗節上各具大毛1根。
雌蟎;背板350-353.50微米,寬250-275.50微米,前側緣具淺紋。剛毛17對,亞側毛2對在盾間膜上,19毛粗壯,末端有微弱小刺,其餘各毛光滑。胸板具胸毛3對,腹肛板似花瓶狀。肛前毛3對。肛前孔1對。足後板2對。螯肢足趾7-10齒,螯齒毛1根,動趾2-3齒。足Ⅳ膝、脛和基跗節上各具巨毛1根,依次長52.50-66.25,37.50-50,48.50-62.50。下列剛毛的長度(微米):D125-32.50,D27.50-10,D37.50-8.75,D47.50-10,Ds11.25-12.50,D67.50,1110,1210-11.25,1310-12.50,1413.75-16.25,1512.50-13.75,1610-12.50,1712.50-13.75,k12.50,1s45-60,M18.75-10,M212.50-13.75,S110-15.80,S210-11.25。
雄蟎:背板長280-290微米,寬185-190微米,亞側毛2對在背板上。腹肛板盾形,具網紋。肛前毛3對。肛前孔1對。導精趾倒“1”形。足IV具巨毛3根,其長度(微米):膝節。43.75-45,脛節37.50-40,跗節47.50-50。下列剛毛的長度:D122.50-27.50,D2-D6和M1為7.50-8.50,1130-40,127.50-8.50,1312.50,1415-16.25,1611.25-12.50,1610-12.50,171].25-12.50,1810,1950-52.50,M210-12.50,S110,S212.50。

生物學特性

生活史

紐氏鈍綏蟎在25℃下,卵期平均1.7天,幼蟎0.9天,前若期和後若期各1天,雌蟎在25℃-28℃時,平均壽命為23.8天。在20℃時.完成一個世代需10.91天,25℃時5.56
天,30℃時僅需4.17天.
發育起點溫度:卵期16.58±2.28℃,幼蟎6.17±0.15℃。前若蟎17.4±1.03℃,後若蟎14.68±0.62℃,全世代13.82±0.65℃;有效積溫:卵期10.77日度,幼蟎20.93日度,前若蟎5.97日度,後若蟎9.26日度,全世代為65.79日度。據此推算在海南島全年可繁殖56代,在廣州室溫中可發生40代左右。
在冬季較冷的地方,多在樹皮的裂縫中或離開樹到地面土壤裂縫或碎石堆下或雜草叢中越冬。但在冬季較暖的地區,則多在樹上葉背主脈附近或被潛葉蛾為害的褶葉內過冬。在廣東的柑桔園內,整個冬季都可見到各蟲態,但以成蟎為主。

生活習性

雄蟎往往比雌蟎先羽化數小時,羽化後即可交配,交配時間為0.5-1.5小時左右。當雌蟎受驚時,便帶著雄蟎奔走。雌蟎一生只交配1次,雄蟎則能與多個雌蟎交配。據觀察。一雄蟎一天能與5個以上雌蟎交配。多數雌蟎在交配後1-2天開始產卵,無孤雌生殖現象。卵散產,也有數粒粘在一起的,在田間卵多見於柑桔葉片主脈兩側凹陷處有絲網的地方。室內群體飼養時,常數十粒產在一起,喜產於纖維絲上:用花粉飼養時也常將卵產於花粉粒上。以水瓜花粉飼養,每雌蟎每天產卵1-8粒,平均2.67±0.69粒;一生產卵8-58粒,平均29.7±15.37粒,產卵期2-17天,平均10.3±4.89天。卵多集中在前10天產完。
在樹冠上多活動於外圍葉片,約占60%左右,此點與桔全爪蟎的分布情況相一致,有利於捕食。適於在絲網較多的葉片的環境中生活,但過多的絲網會顯著降低其捕食能力;而桔葉光滑,桔全爪蟎吐絲較少,在此環境中就能充分發揮其捕獲能力。
在桔園中,紐氏鈍綏蟎除捕食桔全爪蟎外,還可取食植物花粉,幼蚧,粉虱若蟲及黴菌孢子等。幼蟎喜食桔全爪蟎的卵,平均每天食卵7粒:若蟎喜食害蟎的幼、若蟎,日食量約5頭;雌成蟎日可食害蟎的若蟎10頭。在室內以茶樹、絲瓜、蓖麻、橙及玉米的花粉飼養,均能完成發育及產卵,尤以前二者效果較好。當食料缺乏時,有自殘現象,一般多見.於發育階段不同的個體之間,此點在人工繁殖時應加以注意。

對藥劑的抵抗力

據廣東昆蟲所等室內試驗,紐氏鈍綏蟎對三氯殺蟎醇。石硫合劑、膠體硫,西維因、巴沙、托布津等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而對一些有機硫農藥很敏感,死亡率大,在果園噴藥時應考慮此情況。

地理分布

上海江西廣東

商業利用

田間釋放效果
紐氏鈍綏蟎的人工繁殖技術可參見尼氏鈍綏蟎。廣東昆蟲所在廣州市郊柑桔園進行利用紐氏鈍綏蟎結合施用化學農藥防治柑桔全爪蟎的試驗,效果顯著。在春季秸全爪蟎普遍發生的果園裡,全面噴布一次殘效期較短的農藥壓低桔全爪蟎密度,然後散放鈍綏蟎,在氣溫不太低的情況可擴散傳播,達到全面控制害蟎的目的。最理想的是能保留一定數量的紐氏鈍綏蟎在柑桔園越冬,來春桔全爪蟎開始發生時,它們也活動起來,再用三氯殺蟎醇噴布葉面,殺死桔全爪蟎的卵,這樣,不需人工補充天敵,桔全爪蟎也會逐漸被天敵控制下來。
1975年在沙田果園場兩畝7年生甜橙園散放紐氏鈍綏蟎,有良好的效果,壓低桔全爪蟎的數量在每葉1頭以下,全年未施用過防治桔全爪蟎的化學農藥。1976年試驗擴大至
5個甜橙園,面積30畝,控制桔全爪蟎的效果很顯著。

相關文獻

[1]夏育陸.紐氏鈍綏蟎、尼氏鈍綏蟎及其獵物—桔全爪蟎生態學特性的比較研究[J].生態學報,1989,(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