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鎮

林子鎮

林子鎮隸屬於山東德州臨邑縣,距縣城9公里。臨南路、臨鹼路從鎮中南北穿過,宿田路貫穿東西。全鎮總面積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67公頃,轄48個行政村,共有人口2.4萬人。臨南路、臨鹼路、宿田路交叉貫穿全境,與國道104線相接,毗鄰利禹路及京滬高速鐵路和京福高速公路濟德段,南到濟南55公里,西至德州50公里,與全省及全國交通融為一體。

基本信息

經濟狀況

林子鎮林子鎮
林子鎮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已形成以名優林果花生、種植加工、蔬菜大棚和食用菌、畜牧養殖為主的四大支柱產業。產業化改造總投入達到1150萬元,調整土地23000畝,糧經比例達到1:1。建成了金太陽林果創新園和高科技農業示範園。多種經營年總收入可達到1。2億元。個體私營經濟迅速發展。全鎮已形成機車配件製造、維修、鑄造、印刷、建築、農具製造修配、翻砂、運輸、養殖、飲食服務等門類齊全的私營企業31家,個體工商戶450戶,個體私營經濟總產值已達到6000萬元。為加快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該鎮在臨南路、臨鹼路、宿田路交匯處規劃建設了占地120畝的裕林工業園。制定了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已經引進客商6家,資金515萬元。目前,全鎮形成了以林子農貿市場為中心,覆蓋全縣的市場網路。占地1.2萬平方米的林子商貿小區和林子建材市場交易繁忙,在全縣也有很大的影響。

產業發展

林子鎮生豬
該鎮主要發展起以速生豐產林和名優林果為主的林業、畜牧業、花生種植加工業和蔬菜業四大產業,已發展速生豐產林2.5萬畝,栽植以歐美速生楊為主的樹木260萬株。發展以中華壽桃為主的名優林果8000畝,其中中華壽桃5500畝,冬棗2000畝。中華壽桃於2002年榮獲首屆“中國山東林產品博覽會金獎”,並成功註冊了“紅壇”品牌。

畜牧業發展迅猛,建設存欄量2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7處,肉雞養殖發展到30萬隻,肉牛存欄量達到2萬頭以上。

蔬菜種植業以綠豐蔬菜產銷合作社為龍頭,發展露地菜種植3400畝,冬暖式蔬菜大棚2100個。建有林果創新園、高科技農業示範園和名優苗木繁育基地630畝。引進名優果品凱特杏、冬棗、紅提葡萄、沙脫櫻桃等8類28個品種。占地320畝的精品槐園、速生槐繁育基地和基因庫,引種以香花槐等優質槐樹為主的觀賞、綠化苗木35種。

農業發展

林子鎮林子鎮
2001年林子鎮總產值達到2.31億元,財政收入228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2650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強鎮、富鎮。這都是鎮黨委書記於文國帶領大家大搞綠色產業帶來的結果,發展生態農業是脫貧致富業“綠色寶典”。

瞄準綠色———腦筋綠色興鎮天地寬

林子鎮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比較薄,發展相對滯後。1997年春,新任黨委書記於文國帶領一班人經過反覆調查研究後認為,林子鎮樹多、草多、水面多、沙灘多,自然資源優勢明顯,再也不能幹“端著金碗要飯吃”的事了。於是,他們提出重點培植和發展綠色產業生態農業。之後,又制訂出《發展綠色產業的10年規劃藍圖》,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林子鎮林子鎮
開發綠色———兩步走建起農業生態園

林子鎮南的沙河故道上有一塊萬餘畝的刺槐林,有水面3800畝,未開發的灘涂2.4萬畝,30多種鳥類在比棲息繁衍,其間還有風落堰、紅壇寺等歷史人文景觀。1998年,林子鎮領導經多方考察論證決定,利用現有資源,建設生態農業開發園,發展生態旅遊農業。為此,他們採取了兩步走的策略:第一步,突出生態農業開發園的旅遊特色,發展旅遊農業;第二步,積極採用農業新技術,引進名優果品,形成規模種植,提高園區輻射力。農業生態園全部建成後,每年種植、養殖、旅遊等綜合經濟收入可達2600萬元,生態園將成為一個財源興旺的“聚寶盆”。

培植綠色———三大措施固本清源厚基礎

林子鎮林子鎮
為奠定發展綠色產業的雄厚基礎,他們又採取了三項大的措施:其一,每年4次集中進行植樹造林,每年投資500萬元治理河道,科學管理改造土壤,確保實現生態平衡。其二,倡導和教育農民不使用化肥農藥,確保綠色產品無公害。其三,關停了17處小造紙、小煉油、小化工等污染重的村辦企業,留住碧水藍天,造福子孫後代。

發展綠色———四大基地綠色形成產業化

僅用兩年時間,林子鎮就已經形成了林果、蔬菜、花生、牧草四大產業和產業化基地,種植中華壽桃5000畝、蔬菜5000畝、大殼花生1萬畝、牧草3500畝,成為德州市花生第一鎮、中華壽桃第一鎮,並建成奶牛養殖基地和魯西北較有影響的優質苗木繁育基地。全鎮糧食和經濟作物面積比例達到3:7,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果品業、蔬菜業所占的比例達到80%以上。

企業風采

林子鎮肉鴨
魯北種禽肉鴨養殖實驗基地

魯北種禽肉鴨養殖實驗基地位於林鹼路兩側,南距林子鎮林子街約400米,總占地面積80畝,現已建鴨棚17個,投資120餘萬元。該基地由公司租賃臨邑第二職業中學農場建成,主要擔負肉鴨養殖的實驗作用,從鴨苗、飼料、投放量、飼放量、防疫、出欄等,為規模養殖提供系列參考數據,帶領全鎮肉鴨養殖的發展。該基地棚設計面積800平方米以上,每棚可投放鴨苗3000隻以上。

東吳樓肉鴨養殖示範基地

東吳樓肉鴨養殖基地位於林子鎮東吳樓村東200米、宿田路北側,總占地面積158畝,規劃建棚52個,總投資500萬元。該基地由東吳樓村與魯北種禽公司聯合開發建設,是肉鴨養殖的示範基地,從鴨棚的建設,肉鴨的養殖到基地的管理,對全鎮的基地建設都起到模範示範作用。棚體設計面積560平方米,每棚每欄可出欄肉鴨2000-2500隻,基地年出欄總量可達70餘萬隻,年可創產值1400萬元。

林子鎮林子鎮
梨行肉鴨養殖基地

梨行村位於林子鎮東4華里,人口344人,耕地563畝。梨行肉鴨養殖基地位於梨行村南200米,宿田南側,占地面積為44畝,規劃建標準鴨棚12個,總投資約55萬元。該基地是由梨行村6戶村民自發組織建設而成。所有養殖戶均與魯北種禽公司簽訂養殖回收契約,由公司統一提供鴨苗、技術、飼料等服務。棚體設計面積約500平方米,每棚每批放養殖肉鴨2000-2500隻,每年放養殖6批,年產肉鴨15萬隻,年可創產值320萬元。

東官道肉鴨養殖基地

官道村位於林子鎮西南7華里處,人口293人,耕地622畝。東官道肉鴨養殖基地位於東官道村北200米處,占地面積為50畝,規劃建標準鴨棚11個,總投資約50萬元。由東官村9戶村民自發組織建設而成。該基地是魯北種禽公司的生產基地,所有養殖戶已全部簽訂了養殖回收契約,由公司統一提供鴨苗、技術、飼料等服務。棚體設計面積約500平方米。每棚每批放養肉鴨2000-2500隻,每年放養殖6批,年產肉鴨約16萬隻,年可創產值35萬元。

旅遊業發展

林子鎮烈士陵園
旅遊業已初具規模,該鎮有鳳落堰管道烈士陵園、沙河古道灘涂和萬餘平方米的自然林帶。紅壇寺省級森林公園是以萬畝防風林帶為基礎,以開發利用古黃河故道保護生態環境為目的,集旅遊渡假、文體娛樂、休閒觀光、農業綜合開發和商貿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園區總規劃面積14027畝,其中林地面積10000畝,分為旅遊服務區、愉湖遊樂區、紅壇度假區、葦海風情區、林海攬翠區、觀光生態區6大區域,以此為依託,已成功舉辦了五屆“中國臨邑槐花節”。還建成了中華壽桃園、冬棗園、千畝沐浴水庫、金太陽林果創新園和高科技農業示範園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