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瀚鎮

東瀚鎮

東瀚鎮位於福建省龍高半島的東南端。2006年總人口為42105人。全鎮轄東瀚、赤表、大壤、東莊、北盛、南潯、文山、陳莊、文關、蓮峰、西安、佳樂、萬安、海亮、大丘、可門、後營共17個行政村258個村民小組。現有21個基層黨支部,黨員849名。東京山有2個團級駐軍單位,1個營級駐軍單位,鎮區有1個行政派出所,沿海有2個邊防派出所。南青嶼設有台輪停泊點。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東瀚鎮東瀚鎮
東瀚鎮地處福清市東南端,三面臨海,北與高山鎮接壤,東、西、南分別與平潭縣沙埔鎮、莆田南日島隔海相望,面積74平方公里,總人口4.1萬人,下轄東翰、大壤、東莊、北盛、南潯、陳莊、西安、文山、文關、蓮峰、佳樂、萬安、大坵、海亮、可門、後營、赤表等17個行政村

東瀚,原名東限,俗稱瀚江,為一長條形陸帶,由北向南,伸入海域。明初,以東臨浩瀚海洋改為今名。清宣統二年(1910年)至民國年間為高山鎮轄區。1949年首設東瀚鄉,同年9月撤東瀚鄉復歸高山區管轄。1956年7月併入高山區,1958年9月屬高山人民公社,1961年7月設東瀚人民公社,1984年9月改稱東瀚鄉,1992年2月撤鄉建鎮。

鎮政府駐東瀚村。真大線貫穿東西,通過主街道。鎮區有街道兩條,總長0.77公里。。全境丘陵遍布,最高峰東京山,山地面積3552公頃。海岸線全長68公里,港灣眾多。萬安港平均水深15米以上,10萬噸級船舶進出不必候潮。境內山海資源豐富,花崗石質地好、品種多、分布廣,僅地表儲量就有6000萬立方米,是福建省花崗石出口基地之一。

境內萬安村為明代海防古城遺址。萬安古城,俗稱葫蘆城,因形似葫蘆而得名。古城位於萬安半島的末端,依山傍海,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候周德興調福、興、漳、泉四府匠役,歷時十年修成。城體為花崗石築就,城牆全長1733米,高5.3米,有警鋪13座,敵樓18座,設東、西、南四洞式三城門。古城以小而堅固著稱,當時建制為千戶所。城內外有文昌祠天后宮、觀音閣、城隍廟、海潮庵、茶林寺等寺廟10多處。城廓四周有“岩影觀音”、“石洞飛泉”、“桃嶼漁火”等景觀。觀日台位於城東北,當年葉向高曾到此欣賞東海日出,寫下《登萬安城觀海》一詩。此外還有祝聖寶塔、護國禪寺等景觀。歷代主要名人有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進士黃祖舜,曾任參知政事;林孝樓,旅日華僑,兼任同盟會仙台支部負責人等。

歷史沿革

東瀚鎮東瀚鎮

東瀚,原名東限,俗稱瀚江,僅有一條長條形陸帶,由北向南,阻斷水域。“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明初又以東臨浩瀚海洋改今名。據《閩中記》載:宋慶曆八年東瀚為福清縣崇德鄉平南里六十都屬地。明、清兩代為南上隅。清宣統二年(公元一九一0年)至民國年間為高山鎮轄區。一九四九年設東瀚鄉,同年九月復歸高山區管轄。一九五八年九月稱高山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七月設東瀚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九月改稱東瀚鄉,一九九二年十月撤鄉建鎮。

地理位置

東瀚鎮位於東經119°36",北緯25°25",為福清東南端,地域面積74平方公里,西北與高山鎮接壤,東與平潭縣僅一水之隔,南瀕興化灣。

自然環境

全境最高峰東京山。山地面積3552公頃。森林覆蓋率為48%。海岸線長71公里。可開發灘涂570公頃。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季風大,年降雨量為1150毫升,年平均氣溫為17.6°C。境內有海尾溪等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12座,庫容總量460萬立方米。

人口名族

2006年全鎮總人口42105人,漢族,有海外華僑、港、澳、台胞23000多人。主要分布在日本、香港、台灣、澳洲、英國美國愛爾蘭阿根廷新加坡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基礎設施

東瀚鎮東瀚鎮
鎮區總面積為90公頃,鎮區內主街道一縱兩橫,總長1.03公里,建築面積為16萬平方米,已設年供水量15萬噸的自來水塔2座。容量1000千瓦變電站2座。人均住房面積21平方米,新開發住宅小區6公頃。為加快對外開放和經濟建設步伐,建立了赤嶺洋、小山東等三個485畝工業小區。水陸交通便捷,海運,北航可通松下、馬尾港;南下直達江陰、湄洲灣。陸運經305省道、大真線與福廈高速公路接軌,距台灣新竹港80海里,與省會福州距離為93公里,距長樂國際機場90公里。目前全鎮共有各種客貨車輛700輛,各種船隻460條,總噸位4000噸,總動力7000匹。日開往福州、福清的客運車輛達70多班次。

水運優勢

東瀚鎮小港
東瀚屬沿海丘陵山地,有東京天馬大壤,三山拱衛,與萬石山脈構成東部天然屏障,由此延伸派生的蓮峰、東江、南潯、文關、小山東、萬安港等20多個港澳口,是東瀚對外開放,發展經濟得天獨厚的小港口優勢。其中萬安港水際好,航道寬,距台灣海峽主航道30分鐘船程。平均水深15米以上,10萬噸級輪船可自由進出,20萬噸輪船須候潮進出港。在蘇、浙、閩、滬航海學術研討會上,眾多學者建議把萬安港做為東北亞第三、四代國際貨櫃儲運中心,腹地萬安灣可建集水泥、鋼材、化工等四大倉儲基地,年吞吐量三億噸以上。2003年萬安港建設列為福清建設現代化中等港口城市建設項目。目前運營中的南青嶼台輪停泊點,可門、東江、蓮峰、小山東等漁港碼頭建設正加快進行。

文化狀況

前有初級中學2所,國小18所,幼稚園15所,在校學生6000人。入學率為99.9%。全鎮共有文化娛樂公共設施31處,其中影劇院1座,活動中心21個,閱覽室10個,中心衛生院1所,衛生所17個。

經濟建設

東瀚鎮碼頭
2006年工農業總產值為5196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900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67000萬元,財政總收入650萬元,農民人均5622元。鄉鎮企業主要有:水產養殖食品加工、花崗石開採、石板材加工等。花崗石僅地表儲量約6000萬立方米以上,是福州地區花崗石出口基地之一,年出口創匯8000萬元。農業生產主要項目有:傳統的甘薯、花生。畜牧、貝藻類等。高山羊飼養歷史悠久,年出欄數3000隻。沿海有傳統的近海捕撈以及貝藻類生產。新興項目有對蝦、網箱養魚以及黃瓜魚、石斑魚垂釣業。沿岸港灣多、水際好、易停泊,是農、工、商產品對台貿易的集散地。南青嶼台輪停泊點開通後,民間對台小額貿易日趨活躍,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經小山東碼頭、東江等涉台貿易額可達5億元。全鎮商業網點280多個,鎮區設有農貿市場一個,年貿易成交額1200萬元。

東瀚屬沿海丘陵山地,有東京、天馬、大壤,三山拱衛,與萬石山脈構成東部天然屏障,由此延伸派生的蓮峰、東江、南潯、文關、小山東、萬安港等20多個港澳口,是東瀚對外開放,發展經濟得天獨厚的小港口優勢。其中萬安港水際好,航道寬,距台灣海峽主航道30分鐘船程。平均水深15米以上,10萬噸級輪船可自由進出,20萬噸輪船須候潮進出港。在蘇、浙、閩、滬航海學術研討會上,眾多學者建議把萬安港做為東北亞第三、四代國際貨櫃儲運中心,腹地萬安灣可建集水泥鋼材、化工等四大倉儲基地,年吞吐量三億噸以上。2003年萬安港建設列為福清建設現代化中等港口城市建設項目。目前運營中的南青嶼台輪停泊點,可門、東江、蓮峰、小山東等漁港碼頭建設正加快進行。東瀚有日本、印尼、美國、新加坡、阿根廷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勞務人員4000多人,每年在國內外的勞務人員有5000多人,主要從事建築業、採礦業、修造業等勞務輸出占全鎮勞力的40%。

花崗石,“步入中山陵,方曉雞灣石”,說的是當年南京政府曾從雞灣沃口,採花崗石海運抵南京建造中山陵。東瀚花崗石素以質地好、品類多、易開採飲譽海內外。據省地礦部門調查,僅海亮、陳莊、佳樂等四個村方圓30多平方公里的地表存量6000萬方以上。目前30多個採石場生產的烏、紫、白等原材、半成品銷往日本、澳洲及港澳台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約30000方。目前正通過內聯外引開發,形成開採、加工、運輸、銷售一條龍產業。義大利一位客商考察後風趣地說:“東瀚人--躺在金山上的東瀚人”。

平安創建

東瀚鎮東瀚鎮
東瀚鎮開展平安創建宣傳周活動。抽調180名鎮村幹部,組成5個平安創建宣傳工作隊,深入到17個行政村258個村民小組,為民眾發放宣傳資料,與村民零距離宣講。該鎮的平安創建宣傳活動講究可操作性,重在實效。

該鎮平安創建宣傳活動,堅持一個原則,即“堅持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的“三不漏”原則,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有效提高宣傳覆蓋面。

東瀚鎮平安創建宣傳活動還注重構建兩個平台。一是構建陣地平台。充分利用宣傳車、廣播、專欄等宣傳陣地,展開鋪天蓋地的輿論攻勢,營造氛圍。宣傳車用5天時間在轄區內滾動播放,發放各種宣傳資料20000份,布置懸掛上牆大幅廣告標語48處,張貼各類宣傳標語600多條,另外還有電影戲劇幻燈宣傳。二是構建協作平台。公安、邊防、護村隊、學校以及治安中心戶等密切合作,上下聯動。轄區內警車24小時巡防,護村隊早、午、晚上路協防。中國小利用班會宣講平安創建精神,要求,每生帶一分宣傳資料回家,實行家長簽收制,同時開通全境近8000部固定電話彩鈴。

東瀚鎮平安創建宣傳活動始終堅持三個到位。一是鎮村幹部到位。鎮主要領導親率工作隊進村入戶,逢門必進,見人必講,拉網式推進;二是包乾落實到位。鎮村幹部不請假,機關取消休息日。實行鎮、村、組三級包乾,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任務,做到,目標明確,,對象清楚,內容熟練,保持距離接觸,面對面宣講。被訪對象的性別年齡門牌,電話號一一記錄在冊;三是督查到位。鎮監察,效能部門主動介入,從考勤入手,隨機抽查下村入員的去向及宣傳效應。鎮裡除原設的舉報電話外,另增設三部固定電話,做為舉報和督查電話,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以效能告戒或黨政記處分。

旅遊資源

東瀚鎮萬安古城
東瀚蓮峰濱海旅遊區項目

一、項目名稱:福清市東瀚蓮峰濱海旅遊區

二、項目內容、建設規模及選址:總面積418.7公頃,其中陸地90.7公頃,海域328公頃;休閒、娛樂、度假旅遊經營開發,以一灘二山五島的空間整體格局為基礎,建設四大旅遊功能區。項目地址:福清市東瀚鎮蓮峰村

三、項目建設理由和條件:可充分利用山、海、沙、島嶼的綜合資源優勢,建成具有優美山海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特色,以海濱度假、水上休閒體育運動為主的休閒、娛樂、度假旅遊區。

四、項目經濟效益分析:1、近期年游額量可達10萬人次,遠期年遊客量可達30萬人次。2、近期開發項目收益回收期為5年(包括投資周期),並可形成良好的遠期投資潛力。

五、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情況:已完成通過旅遊開發總體規劃評審

六、項目總投資:人民幣3000萬元

七、承辦單位:福清市旅遊事業局

東瀚蓮峰濱海旅遊區簡介

東瀚蓮峰濱海旅遊區:位於福清市龍高半島的東瀚鎮,地處亞熱帶海濱沙質海岸地區,光照充足,氣候宜人,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清澈的海水、寬闊的沙灘、背靠翠綠的青山林帶,形成下海可沐浴、沙灘可曬太陽、上島可遠眺海色天空、林下可乘涼的山光水色兼備的旅遊度假區。

萬石山、原名盤石山,方圓35平方公里,素以林深、洞幽、灘廣著稱。是較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由海濁岩組成的自然景觀極具特色。陳莊、西安、佳樂、海亮村轄區內有:一片瓦、二佛聽經、三僧嘆水。十八羅漢等象形岩260多處。沿岸有500米以上沙灘5處,無人居住島嶼30多座。近年來為打造福清南部沿海旅遊區,有護國寺景區、濱海旅遊區已完成了景區總體規劃,一期工程項目已進入建設階段,部分景點已向遊人開放。

歷史文物

東瀚鎮葫蘆城
1、萬安古城,古城因形似葫蘆稱葫蘆城。古城位於萬安半島的未端,依山傍海,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候周德興調福、興、漳泉四府匠役,歷時十年修成。城體為花崗石築就,城牆全長1733米,高5.3米,有矮牆827個,警鋪13座,敵樓18座,設東、西、南四洞式三城門。古城以小而固著稱。明鄭芝龍欲取城池,“連檣數萬,兵甲曜日,屢攻不克”。當時,建制為千戶所。城內石街迤延南北,兩旁屋舍儼然,櫛比鱗次。城內外有文昌祠、天后宮、觀音閣城隍廟、海潮庵、茶林寺等寺廟10多處,現寺廟大多已毀,殘牆斷壁尚存。城廓四周有“岩影觀音”、“石洞飛泉”、“桃嶼漁火”等十景。觀日台位於城東北,當年葉向高到此欣賞東海日出,寫下《登萬安城觀海》一詩。古城遺址1981年被福清市人民政府列為文物寶物單位。

2、祝聖寶塔(公元1599年),位於萬安古城東北的海邊上,塔內有石階拾級而上。基座為蓮花,獅子浮雕,兩尊塔神雄視海面,嚴守塔門。從二層始,每層都鑲有羅漢浮雕一尊。塔東南岸邊有碑亭,內碑高2米,碑文為陰刻篆文,依稀可辨“明劉候建塔碑記”碑文已斑駁陸離,難以辨清。古塔1981年被福清市人民政府列為文物寶物單位

3、護國禪寺: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建,位於萬石山北部,寺依山構築,有“大雄寶殿”等主殿、配殿、廂房計108間,前有山門,後置觀音閣。寺院附近有景觀聞名的萬石山。籌資500萬元的一期復建工程於2000年9月竣工。

東瀚名人

東瀚鎮黃祖舜

黃祖舜,(1000—1165)字繼道,晚號鞏溪宮人。,南宋福建福清(今屬福州南日島)平南里即東瀚鎮大壤人,祖堯弟,世稱“鞏溪樞相族”。宋宣和六年(1124)進士。累遷權刑部侍郎,進《論語講義》,薦李寶智勇雙全。兼權給事中,請限制勛臣家兵員額。秦喜死,論其預父檜陰謀,不宜贈太傅。紹興三十一年(1161),為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先後任同知樞密院事(中央最高軍事機關副長官)即參知政事(副宰相)。其時朱熹針對金兵南侵失敗後的朝中形勢投書宰輔黃祖舜,抨擊朝廷主和苟安。隆興初,罷知潭州。宋徽宗時黃祖舜往南安雪峰寺祀祭,並在墓前立碑“雪峰開山父母墓”,並植羅漢松於墓旁,由莆坊巷遷居福唐平南里大壤,及卒年六十六歲,賜謚“莊定”。著有《論語講義》等文集十五卷。

魏文夜

魏文夜,字德章,號南台,出生於福清市東瀚鎮後營村,明嘉靖13年進士,累官至廣西左布政使(省部級),著有《征龍洲記》,《征支羅記》,《石室秘鈔》等書,其中《石室秘鈔》保存於福州市檔案館

楊仕珦

楊仕珦,(1639-1710),楊仕珦,字克王需(福建通志列傳第35卷載;王允王需),號玉沙,生同治年間,福清市東瀚鎮大丘澳底村人。兒時家貧,靠拾海螺、扒海苔充飢。生性剛毅,聰睿過人,常在澳底沙灘上習武戲水,成年後膂力超眾,藝高一籌,精水性識水務,風雨霧幛在海壇、閩浙海道上出入無恙,入綠營後除賊安民,義無反顧,民眾擁戴。

康熙己未年(即康熙18年、公元1679年),楊隨游擊江升,會同胡宗明、李奇等進剿閩浙沿海島嶼。楊驍勇無比,斬獲無數,生擒賊首王三等。屢建戰功,授海壇右營千總[武職正六品]。

康熙22年6月(公元1683年6月),楊率本部人馬,隨總兵林賢攻克金廈一線,連捷澎湖36島,威震台總兵劉國軒,深得大將軍施琅賞識,待以心腹,委以“招撫”重任。楊臨陣受命率人馬從鹿兒門上岸,入劉國軒部說降。6月14日(公元1683年7月8日)施琅率水師兩萬餘人,乘戰船二百餘艘出征,8月施琅水師直搗台島,劉國軒、鄭克塽無抵抗能力,於7月27日奉表納降,呈交延平王金印和戶口土地冊籍。康熙接受投降,優待鄭氏。楊題授左都督(武職從五品)、代理守備(武職正五品)主軍政。不久楊升任江蘇福山游擊(武職從三品)。楊不僅治軍有功,還時常躬臨民眾,問計鄉紳,投壺稱觥,廣交朋友。後擢升貴州定遠副將(武職從二品、相當現軍區司令員)。定遠鎮是當時全國最大的總兵衙門,有鎮900多名。任上楊肅軍紀,恤兵民,政績頗豐。康熙皇帝約見京城“暢春圓”,並以“年尚未老”親改履歷,飭部註冊。大學士張玉書題贈“御筆回春”匾。任上楊恪盡職守,積勞成疾,卒於衙門,享年71歲。其子楊廷王景(號起鵬、吳凇把總、武職正七品)扶柩歸榕,葬榕城西門外。欽賜榮祿大夫。其妻魏氏,(文林人,同楊合葬),欽賜“一品夫人”。

東瀚鎮魏瀚
魏瀚

魏瀚,(1851-1929),祖籍福清市東瀚鎮後瀛[後營],1851年生於福州,海軍中將。1929年病故於河南安陽,享年80歲。是中國第一代軍艦製造專家,曾任晚清中國造船總監、會辦船政,民國後任船政局長,海軍中將。為中國第一批赴海外考察和留學的海軍軍官。法國留學期間,在學得造艦技能同時,兼學法律,曾就聘法國皇家律師公會助理員。他主持建造中國第一艘鐵甲驅逐艦--“龍威”號,後改名“平遠”艦。1866年冬,魏瀚以船政前學堂第一屆學生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留在船政做技術工作,後第一批赴海外考察和留學的海軍軍官。法國留學期間,在學得造艦技能同時,兼學法律,曾就聘法國皇家律師公會助理員,“聲譽日起,鏇得法學博士”。他成為第一位獲外國法學博士的中國人。魏瀚回國後,出任福州船政總工程師。研製了中國第一艘巡洋艦“開濟”號,被稱為“中華所未曾有之巨艦”。還製造了三艘快船。

中法馬江之戰後,魏瀚和同事們,建議儘快研製鐵甲船。魏瀚在建議中提出:“閩省如有此等鋼甲兵船三數號,炮船、快船得所衛護,膽壯則氣揚,法船則不敢輕率啟釁。”得到了左宗棠的全力支持。1887年底,在魏瀚等人的主持下,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艘鐵甲船——“龍威”艦正式下水.還造出了中國第一艘鋼甲魚雷艦---“廣乙”號和中國第一艘獵雷艦---“建威”號,創中華未有之奇。

1904年,魏瀚調往廣東,主管廣東水雷局、魚雷局、黃埔船局,還兼任黃埔水師學堂總辦、黃埔水師魚雷學堂總辦、黃埔水師兼辦工業學堂總辦,記名海關道二品頂戴。後又調任郵政部“丞參上行走”,但很快又派去擔任廣九鐵路總理,1910年9月,魏翰任海軍部造船總監。

1911年,魏瀚重回福州船政局,出任局長。雖然此時年過六旬,但魏瀚雄心不已,著力復興船政。1915年春天,魏瀚還帶著海軍學校優秀學生赴美學習飛機、潛艇製造。魏瀚人生最後一個職務是駐英海軍留學生監督。1929年5月20日,魏瀚病故於河南安陽,享年80歲。魏瀚9位兄弟皆為海軍高官。

鄉鎮企業

東瀚鎮福建省汽車運輸總公司福清公司東瀚分公司乘務人員
福建省汽車運輸總公司福清公司東瀚專線於2002年9月份開通運營,經營福清至東瀚區間客運線路,實行公交式運營。專線現有中巴車9部,管理人員2人,駕駛員12人,乘務員11人,駕乘人員中35歲以下的有17人,占該專線人員的68%,極富朝氣,上進心強,且紀律嚴明,是一個團結、充滿活力的年輕集體。為更好服務於農村農民,方便農民出行,也為延伸閩運品牌文化,打造農村客運精品,在閩運總公司黨、團委和福清公司黨委的關心指導下,東瀚專線於2003年9月開始了爭創省直“青年文明號”之路,並於2004年10月被省直團工委授予省直“青年文明號”稱號

東瀚專線狠抓服務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全面提高員工隊伍綜合素質,牢固樹立“服務無止境,閩運伴您行”的服務理念,始終以旅客為關注的焦點,嚴格服務承諾,做到安全第一、旅客至上、誠信服務,以優質高效的服務贏得了市場。創建以來,專線效益明顯增加,人員素質不斷提高,旅客對閩運車的信賴程度也逐步增強,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專線還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分發揮了“青年文明號”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創造出新的業績。專線運行至今未發生任何重大安全責任事故,成員也無任何違法、違紀行為。

東瀚專線積極開展扶貧助學“一幫一”活動,捐助了一名東瀚中學初二年級的貧困學生王為興。2005年12月專線被福州市總工會直屬工委授予“2005年度職工經濟技術創新示範崗”,連續多年被閩運總公司評為先進集體,2006年4月專線駕駛員王全華同志還被授予“2005年度省直機關青年安全生產標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