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居士吟望圖

東坡居士吟望圖

《東坡居士吟望圖》這幅畫是有張大千所創作的。該畫作描繪了青松之下,蘇東坡捋須思索的情景。整幅畫作色澤對比強烈,給人睿智、深邃之感。

基本信息

畫作簡介

《東坡居士吟望圖》由中國著名山水畫大師――張大千於1945年所創作。

這幅畫作的尺寸為:785 x 400mm。圖畫上的鈐印是:“張爰之印、大千、大風堂”。作者落下的款識為:“東坡居士吟望圖。乙酉十二月十九日,鄉後學張爰敬圖”。

創作故事

一九四五年,北京琉璃廠出現一批來自偽滿洲國長春宮中所藏文物,時稱東北貨,張大千前後購得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董源《江堤晚景圖》等數幅極為珍貴的畫作,因此這一時期的人物造型、賦色,甚至整幅構圖多有取自這些古畫之處。此幅《東坡居士吟望圖》作於張大千買到《韓熙載夜宴圖》後,從人物神情姿態到著色布景皆有異曲同工之妙。

畫作欣賞

《東坡居士吟望圖》這幅圖畫的是身著紅袍的東坡於蒼松下拈鬚思吟。歷來畫作表現蘇東坡者,色調雅淡居多,而張大千獨以濃麗的大面積硃砂來描繪。這一方面得益於畫家四十年代的數次敦煌之行,學習古代壁畫的用色技巧,呈現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富有裝飾感的畫面效果;一方面來自於對古代捲軸畫的悉心臨摹與體會。畫幅邊紙有溥心詆、俞陛雲陳曾壽張伯英、郭則、邵章等六人題識,均為當時北京文化圈內知名人士,每人或詩或文,對張大千畫藝多有稱讚,極富歷史文化的價值。

作者簡介

張大千(1899 ~1983)四川內江人。原名正權,後改名爰,號大千、大千居士,以號行。1908年他母親教其花鳥草蟲白描。青年時隨兄到日本京都攻讀繪畫,又研究染織工藝。回國後耽於佛學,剃度為僧,法號大幹,後經還俗,以法號行。他擅繪畫,喜好畫荷花及工筆人物,獨樹一幟,俱臻妙境。與齊白石有“南張北齊”之譽。20世紀50年代張大千棲身海外,其間居巴西17年,1976年移居台灣。張大於詩、書、畫、篆刻俱精,尤其他開創了淡墨潑色山水流派,推動了現代中國畫藝術發展,是中國傑出的藝術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