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颯

李颯

李颯是一名副主任醫師,就職於深圳市人民醫院

基本信息

美女主播李颯

寧波電視台《寧波新聞》的主播,畢業於浙江傳媒學院播音系,後就讀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現為浙江大學傳播學方向的在讀研究

美女主播——李颯美女主播——李颯
生。從1998年至今的10年裡,在浙江省播音主持政府獎的年度評比中,她5次獲得了一等獎;參與創作的新聞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全國城市台電視新聞一等獎、浙江省新聞獎一等獎等眾多獎項。她是寧波電視台“觀眾最喜愛的五佳播音主持人”、寧波市“十佳新聞工作者”、寧波市目前最年輕的主任播音員。2007年在浙江省首次推出的廣電品牌建設評比中,獲得優秀播音主持人品牌大獎。
她還參與主持台內以及全市一些重大活動:《和諧寧波 萬人助學》大型媒體社會公益活動直播、《我身邊的文明之星頒獎典禮》、《圓夢杭州灣——杭州灣跨海大橋全線貫通》直播、《寧波工業創業創新風雲榜頒獎典禮》、《寧波二十年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新聞事件和十大新聞人物頒獎盛典》、《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式》。中英文主持:《你好大衛——世界三大藝術品之一大衛雕像寧波落成典禮》、《中德友好使者選拔賽決賽》。
撰寫論文:《從早間新聞節目的開播看主持人適應性》獲全國廣播電視主持人優秀論文“金筆獎”二等獎。《主持重大頒獎典禮晚會的實踐和思考》發表在《新聞與傳播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主辦)。
2008年,擔任《創新之路 寧波有我》寧波創新型城市建設形象代言人。

北京服裝學院美術系講師

1975年,生於河南省鄭州市
200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材料與表現工作室,獲碩士學位。
2005年至今執教於北京服裝學院美術系,講師。
2009年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與美術作品保存修復藝術委員會委員。
個展:
2009年 “士”與“留白”,可創銘佳畫廊,北京
2008年 “撒裂的空間”,一月當代畫廊,北京
2007年 李颯畫展,重慶美術館
群展:
2010年 第四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美術館
“領跑”——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深圳關山月美術館
“路標”,嶺南美術館,東莞
“傳承與創新”,虞舜美術館,哈爾濱
“斷裂與反思”,space-DA畫廊,北京798
“我是”,北京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
“東方色彩·中國意象”,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
2009年 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畫作品展,上海展覽館,
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綜合材料作品展,哈爾濱會展中心
“水法墨跡”——當代中國新銳藝術家聯展,香港展覽中心
“墨季”,南通中心美術館南通
“在”——展覽在抽象繪畫誕生一百年之際,偏鋒畫廊,北京
“轉向與關聯”——水墨材料與生命的端倪,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
“來自東方的冥想”——中國當代藝術展,德國巴登符藤堡州弗洛伊登市活動中心
“中國的?”,“當代的?”,時代美術館,北京
“淨墨”——當代水墨畫聯展,百雅軒畫廊,北京
中央美術學院胡偉工作室聯展,國家畫院美術館,北京
2008年“易·常”水墨展,上海1918藝術機構。
“超以象外”——中國抽象繪畫作品展,澳門藝術博物館
“晤對材質”——2008中國岩彩畫展,中華世紀壇世界養術館,北京。
“水墨延伸”,澳門藝術博物館
“走向後抽象展”,偏鋒新藝術空間,北京
2008東亞視覺藝術展,首都圖書館,北京
未來天空——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邀請展,今日美術館,北京
跨界——當代水墨七人聯展,珊合羽畫廊,北京798
“藝術與科學”——北京服裝學院教師作品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2007年 水墨欲望——70一代的水墨藝術,武漢美術文獻藝術中心
“Art Beijing 2007”藝術北京2007(當代藝術博覽會),北京農展館
CIGE”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北京國際展覽會議中心
2006年 巴黎佛羅倫斯“maimao”聯展
中德當代藝術交流展,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
筆墨紙硯——全國青年國畫家邀請展,浙江台州
“境由心造”水墨新銳四人展,煙臺
“Art Beijing 2006”藝術北京2006(當代藝術博覽會),北京農展館
2005年 第二屆成都雙年展
2004年 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全國藝術院校青年教師優秀國畫作品大展
作品收藏:
浙江美術館、重慶美術館、澳門藝術博物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北京希爾頓逸林酒店、寧波柏悅酒店、私人收藏等

清華大學環境藝術系講師

姓 名: 李颯
出生日期: 1972年3月
職 務: 講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學歷簡歷:

1997年07月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獲得學士學位
2007年01月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獲得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3年09月就讀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
1997年07月畢業留校任教
1999年12月與清華合併後任教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至今

承擔主要課程:

陳設藝術設計》、《環境色彩設計》、《製圖與透視》、《建築裝飾圖案》、《空間測繪》、《園林民居調研》、《公共環境設施設計》、《室內設計》、《展示設計》

研究方向

1、陳設藝術設計研究
陳設藝術設計是近年來隨著“輕裝修,重裝飾”觀念的深入,人們認識到陳設對於塑造空間個性、烘托空間氛圍、創造室內意境起到無可比擬的作用,越來越被人們關注,成為一個新的設計領域和研究對象。本研究方向從陳設藝術的基本理念、風格演變、設計原則、設計方法、工作流程等方面入手,注重將基本理論知識與實用的操作方法相結合,確立全新的空間設計觀,探討這一既淺顯又深奧的學術新領域。
陳設藝術設計研究是對空間中諸如家具、織物、繪畫、雕塑、電器、植物等所有可移動物品,按照滿足使用功能和精神需求進行合理配搭而進行研究。旨在深入探討空間多元化設計風格下,在人居空間:諸如公共廳堂、辦公、居住等空間中的合理搭配原則和方法的系統化研究。目的是為專業設計師提供前沿領域的設計理念;提高普通人群的配搭知識普及、傳授簡單易行的操作方法;為陳設品生產廠家提供技術指導和相關產品的設計服務。建立我國的陳設藝術設計的理論研究和套用陣地。
2、中國城市老年人居住環境研究
該研究課題是在理論層面對中國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空間的合理性和尺度問題的專題研究。旨在深入探討全球老齡化日益嚴重的大背景下,對中國城市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如何延長自理生活時間、如何合理安排居住空間的物品陳設等問題的針對性研究。在大量的入戶調研和真實的測量老年人的身體尺度的基礎上,總結出影響老年人生活的尺度問題和真實需求。研究結果可直接為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家居物品生產廠家提供有效直接的參考數據,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
該課題已經申請了北京市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的“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在前階段的研究中,我們發現中國城市老年人的生活存在不科學的習慣,這與我國在成長過程中相關教育的缺失是有一定的關係。上一代只是在學習、工作上有著要求,但是沒有人培養正確的生活習慣。因此,該課題的研究不僅僅是為現在的老年人服務,更重要是為未來的老年人--現在的年輕人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習慣。因此,該課題的研究更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

論文、論著、作品及科研成果:

1、2001年出版《中國著名室內設計師-程木林專輯(一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2005年出版《中國著名室內設計師-程木林專輯(二 )》,中國建材出版社;
3、2006年1月發表“矽谷別墅”在《名築》期刊上;
4、2006年1月發表“設計觸電—矽谷別墅設計語言闡述”在《百年建築上》;
5、2006年11月“中國老年人住宅尺度的研究”被《裝飾》雜誌收編;
6、2007年8月出版《陳設藝術設計》,中國青年出版社
近兩年作品:
1、200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南廣場環境設計;
2、200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標及視覺識別系統設計;
3、200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主題展開幕式環境設計;
4、2005年北京華僑城樣板房設計;
5、2006年北戴河紅嶼別墅樣板房及陳設設計;
6、2006年北戴河紅嶼別墅售樓處改造設計項目及陳設設計;
7、2006年唐山丰南區政府辦公大樓、國稅大樓等室內設計;
8、2006年北京市社科聯標誌及視覺識別系統設計;
9、2007年北京華僑城會所設計;
10、2007年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五次代表大會形象系統設計;
11、2007年李大釗故居環境整合設計;
12、2007年李大釗故居視覺形象系統設計;
13、2007年北京和諧社區杯海報、徽章設計;
14、2007年北京捷運10號線藝術品設計及施工;
15、2007年北京社會科學普及周宣傳用品設計;
16、2007年北京迎十七大勝利召開政治環境宣傳品設計製作;
17、2007年北京社科聯視覺識別系統補充設計;
18、2007年河北省唐山市婦女培訓學校改造設計;
19、2008年盧溝橋歷史博物館設計及施工;
20、2008年北京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院慶展覽及宣傳品設計製作等

天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

基本信息

性 別 女
出生年月 1970.5
最終學歷 研究生
職 稱 副教授
學 位 博士
職 務 教師
所在院系 天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研究方向 土力學及岩土工程,海洋土的工程性質,軟基加固,邊坡穩定,結構與土相互作用等。
2002年赴香港大學進行關於海底邊坡穩定的合作研究
2005年赴挪威科技大學做訪問學者,進行海洋環境荷載-結構-土相互作用研究。

講授的主要課程

1.土力學,本科生專業必修基礎課,4學時/周,5屆,每屆 30人。
2.計算土力學,研究生課,4學時/周,5屆,每屆15人。
3.土的工程性質(雙語),研究生課,4學時/周,5屆,每屆15人。
承擔的實踐性教學
指導“學生科技立項”,1屆,共4人。
教學研究課題
“土力學課程建設”,天津大學“十五”規劃重點課程建設立項項目,2002.1-2004.12

主編規劃教材

1.參加編寫國家“十五”規劃教材《土力學》配套參考教材《土力學學習指導及習題集》,該書以列入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計畫,待出版
2.參加國家“十五”規劃教材《土力學》第二、三、四章的編寫工作
3.參加水利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認定的“十一五”核心教材《土力學》的編寫工作,該書待出版

研究課題

1.“天津港十五萬噸級深水航道粉土邊坡沖刷穩定性研究”, 天津港務局, 2003 - 2004 主要參加者
2.“天津爾王莊水庫大壩地震作用下穩定分析”,天津水利局 ,2003- 2004 ,主要參加者
3.“天津港南疆焦碳泊位工程試驗研究”,天津港務局,2004-2005,主要參加者
發表論文
1.高樁碼頭岸坡的滑坡與分析 岩土工程學報 1999-06-02
2.填築形成的碼頭岸坡穩定分析, 《天津大學學報》,2003,4
3.利用隨機有限元模擬開挖計算土坡穩定, 《中國港灣建設》,2003,3
4.岸坡穩定計算本構關係的模型試驗研究 港工技術 2003-09-30
5.深海石油平台及其錨固基礎形式評述 海洋工程 2008-05-15
6.海洋平台大直徑超長樁成樁機理研究 工程力學 2010-08-25
7.Liquefaction analysis of the foundation of Erwangzhuang reservoir dam in Tianjin, Proceeding of the 4th internationl on dam engineering, 2004,
8.Slope failure in underconsolidated soft soils during development of a port in Tianjin China Part1: field investigation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vol.42, No.1
9.Slope failure in underconsolidated soft soils during development of a port in Tianjin China Part2: ananlytical study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vol.42, No.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