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先(1502~1568)

李開先(1502~1568)

正文

明代文學家、戲曲作家。字伯華,號中麓。山東章丘人。嘉靖八年(1529)進士,歷官戶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員外郎、郎中,後升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少卿。嘉靖十年(1531),運餉至寧夏,深感邊事堪憂,慨然有“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之志”。嘉靖二十年(1541),李開先目睹朝政腐敗,抨擊夏言內閣,被罷官。他壯年歸田,“龍泉時自拂,尚有氣如虹”,希望朝廷重新起用,但又不肯趨附權貴,所以只能閒居終老。
嘉靖初年,李開先與王慎中唐順之趙時春等並稱“八才子”。李開先的文學主張和以王慎中、唐順之等為代表的唐宋派接近。他不滿“前七子”所掀起的復古潮流,讚揚感情真摯,“隨筆隨心”,“常言常意”而不加雕琢的民歌俗謠。他認為真詩只在民間。他用了極大的功夫蒐集和製作“士大夫所不道”的市井俗曲。他推崇與正統詩文異趣的戲曲小說,幼年“頗究心金元詞曲”。他主張戲曲語言“俗雅俱備”,“明白而不難知”。
嘉靖二十六年(1547),李開先寫成傳奇《登壇記》和《寶劍記》。《登壇記》未見流傳。今存《寶劍記》共52出,寫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取材於小說《水滸傳》而有所改動。林沖原任征西統制之職,“只知忠君愛國,不解附勢趨時”,因上本彈劾童貫而被謫降為提轄。又參奏太尉高俅,因而高俅以看寶劍為名,將林賺入白虎節堂,問成重罪。林妻張貞娘,拚死擊鼓鳴冤。林沖後被刺配滄州充軍。解差受高俅密令,欲在野豬林殺害林沖,幸為魯智深所救。陸謙傅安奉命趕赴滄州,火燒草料場,林沖被逼無奈,殺死奸細,投奔柴進。柴進薦其上梁山聚義。高俅之子高朋圖謀霸占張貞娘,以林沖造反相要挾,欲強逼成婚。林母自盡,王媽媽幫貞娘逃出汴城。侍女錦兒代嫁,在洞房中自盡。貞娘逃亡中被尼姑所救,在白雲庵出家。梁山英雄起兵攻打汴京,朝廷震恐,招安林沖、宋江等人,加封官職,並將高俅父子問成死罪,解至軍前,任林沖發落。林沖報仇後,在白雲庵與張貞娘相遇,夫妻團圓。《寶劍記》中林沖與高俅等人的矛盾,是由於林沖一再上本參奏童貫、高俅等奸臣樹黨營私,禍國殃民,而不單純由於高衙內圖謀林妻張貞娘。因而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比小說《水滸傳》的描寫有更深的社會意義。《寶劍記》有雪蓑漁者序,說此劇“坦窩始之,蘭谷繼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說明此劇是李開先根據他人的劇本改編而成。雪蓑漁者又說此劇“有所託焉。以發其悲涕慷慨抑鬱不平之衷”。在《寶劍記》中,李開先身受政治打擊而罷職閒居的鬱憤情緒時有流露;對封建統治的黑暗有所揭露;對明代現實生活中的矛盾也有曲折的反映。《寶劍記》第37出,寫林沖夜奔梁山,表現了林沖“專心投水滸,回首望天朝”的複雜心情,在崑曲京劇中盛演不衰。明陳與郊的《靈寶刀》傳奇系根據《寶劍記》改編。
另有《斷髮記》傳奇一種,現存萬曆刊本,題李開先作。演隋末李德武因罪流放嶺南,其妻裴淑英堅決不改嫁,斷髮絕食以示決心,後與李德武重會的故事。
李開先著有雜劇《園林午夢》、《打啞禪》、《攪道場》、《喬坐衙》、《昏廝迷》和《三枝花大鬧土地堂》6種,收於《一笑散》中,現僅存首2種。《園林午夢》寫一漁翁在園林中午睡,夢見崔鶯鶯、紅娘與李亞仙、秋桂鬥嘴,各論貴賤而貴賤難分。《打啞禪》寫老和尚與屠夫打啞禪,彼此強作理解,實則顛倒是非。這兩部作品宣傳富貴利達和語言文字皆歸於空的虛無哲理,追求無欲無夢的“至人”境界,表現了作者思想中的消極因素。
李開先收藏戲曲作品極富,在當時有“詞山曲海”之稱。他曾根據家藏元劇1000餘本,和門人共同精選訂定16種,成《改定元賢傳奇》。他還校刊喬夢符和張小山的散曲,並編選《市井艷詞》、《詩禪》等。
李開先著有幾種散曲集,頗具特色。仿民歌《傍妝檯》作《中麓小令》 100首,仿民歌《一江風》作《臥病江皋》110首,都有“喻言托興”,“憤世疾邪”,同情人民的內容。散曲《四時悼內》,悼念妻子,情意深切。他的詩文有《閒居集》傳世,其中不乏憂國憂民之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輯印他的作品《李開先集》

李開先(1502~1568)李開先(1502~1568)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