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書法家]

李邕[書法家]

李邕(678~747),中國唐代書法家。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其父是為《文選》(梁蕭統編選)作注的李善。李邕少年即知名,後召為左拾遺,曾任戶部員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職,人稱“李北海”。後為宰相李林甫所忌,含冤杖殺。他工文,尤長碑頌。善行書,變王羲之法,筆法一新;並繼李世民《晉祠銘》後以行書書寫碑文。其書豪挺、拗峭,結體茂密。傳世作品有《葉有道先生碑》、《端州石室記》、《麓山寺碑》、《東林寺碑》、《法華寺碑》、《雲麾將軍李思訓碑》、《雲麾將軍李秀碑》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李邕,唐代書法家,江夏(原屬鹹寧,今屬湖北武昌)人,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其父李善,為《文選》(梁蕭統編選)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後召為左拾遺,曾任戶部員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職,人稱“李北海”。七十時,為宰相李林甫所忌,含冤杖殺。他工文,尤長碑頌。善行書,變王羲之法,筆法一新;並繼李世民《晉祠銘》後以行書書寫碑文,名重一時。其書風豪挺,結體茂密,筆畫雄勁。傳世作品有《端州石室記》、《麓山寺碑》、《法華寺碑》、《雲麾將軍李思訓碑》、《雲麾將軍李秀碑》等。唐竇蒙在《述書賦注》中說:時議云:“論詩則曰王維、崔顥;論筆則王縉、李邕;祖詠、張說不得預焉。”李陽冰謂之書中仙手。其為文,長於碑頌,多自書。唐人說李邕前後撰碑八百首。杜甫詩曰:“乾謁滿其門,碑版照四裔。豐屋珊瑚鉤,麒麟織成罽。紫騮隨劍幾,義取無虛歲。”

史書記載

《新唐書·李邕傳》
李邕字泰和,揚州江都人。父善,有雅行,淹貫古今,不能屬辭,故人號“書麓”。善以《文選》講授諸生,邕能補益其意。邕少知名,既冠,見李嶠,請假直秘書,未幾,奧篇隱帙,了辨如響。嶠嘆曰:“子且名家!”

嶠為內史,與監察御史張廷珪薦邕文高氣方直,才任諫諍,乃召拜左推拾遺。五王誅,坐善張柬之,出為南和令,貶富州司戶參軍事。韋氏平,召拜左台殿中侍御史,彈劾任職,人頗憚之。譙王重福謀反,邕與洛州司馬崔日知捕支黨,遷戶部員外郎。

玄宗在東宮,邕及崔隱甫倪若水同被禮遇,岑羲等忌之,貶邕舍城丞。玄宗即位,召為戶部郎中。張廷珪為黃門侍郎,而姜晈方幸,共援邕為御史中丞。姚崇疾邕險躁,左遷括州司馬,起為陳州剌史。會仇人告邕贓貣枉法,下獄當死。許昌男子孔璋上書天子,疏奏,邕得減死,貶遵化尉,流璋嶺南。

邕後從中人楊思勗討嶺南賊有功,徙灃州司馬。開元二十三年,起為括州剌史,喜興利除害。復坐誣枉且得罪,天子識其名,詔勿劾。後歷淄、滑二州剌史,上計京師。始,邕蚤有名,重義愛士,久斥外,不與士大夫接。既入朝,人間傳其眉目環異,至阡陌聚觀,後生望風內謁,門巷填隘。中人臨問,索所為文章,且進上。以讒媢不得留,出為汲郡、北海太守。

天寶中,左驍衛兵曹參軍柳勣有罪下獄,邕嘗遺勣馬,故吉溫使引邕嘗以休咎相語,陰賂遺。宰相李林甫素忌邕,因傳以罪。詔刑部員外郎祁順之、監察御史羅希奭就郡杖殺之時年七十。代宗時,贈祕書監。

邕之文,於碑頌是所長,人奉金帛請其文,前後所受鉅萬計。邕雖詘不進,而文名天下,時稱李北海。盧藏用嘗謂:“邕如干將、莫邪,難與爭鋒,但虞傷缺耳。”後卒如言。杜甫知邕負謗死,作《八哀詩》,讀者傷之。邕資豪放,不能治細行,所在賄謝,畋游自肆,終以敗雲。

藝術成就

李邕李邕
李邕的字從“二王”入手,能入乎內而出乎其外。李後主說:“李邕得右將軍之氣而失於體格。”恰道出李邕善學之處。《宣和書譜》說:“邕精於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學又將軍行法,既得其妙,乃復擺脫舊習,筆力一新。”魏晉以來,碑銘刻石,都用正書撰寫,入唐以後,李邕改變用行書,名重一時。後人也多採用行書寫碑。李邕書法的個性特點比較明顯,字型左高右低,筆力遒勁舒展,給人以險峭爽朗的感覺,他反對機械地摹仿,提倡創新,曾說:“似我者欲俗,學我者死。”《葉有道碑》、《嶽麓寺碑》、《雲麾將軍碑》為其代表作。他的筆力遒勁舒放,給人以險峭爽朗的感覺。蘇東坡,米芾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點,元代的趙孟俯也極力追求他的筆意,從中學到了“風度閒雅”的書法境界。他對後世產生了較大影響。
他能詩文,工書法,尤善行楷書。當時的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觀常以金銀財帛作酬謝,請他撰文書寫碑頌。他前前後後共為人寫了數百篇,得到的潤筆竟達數萬之多。但他卻好尚義氣,愛惜人才,常常用這些家資來拯救孤苦,周濟窮人,以致家裡很少積蓄。

有一次,李邕重返故鄉,見到一位衣衫襤褸的遠房族弟,由於屢屢落第而窮得不堪。李邕對這位族弟的境遇十分同

李邕李邕 “書”

情,除了每月供給他生活費用外,還隨時郵去他所需要的典籍和文房四寶。後來,這位族弟登上仕途,對李邕感激不盡,差人給他送銀子去,但李邕卻婉言謝絕。

李邕撰文書寫的碑文,常請伏靈芝黃仙鶴元省己鑴刻。據明代楊慎《丹鉛錄》考證,這三人很可能也是李邕的化名。

他的傳世書跡以《嶽麓寺碑》、《李思訓碑》最為後人重視。

1、《嶽麓寺碑》,也稱《嶽麓山碑》:行書。此碑筆勢雄健,與《李思訓碑》同為佳作。

2、《李思訓碑》,也稱《雲麾將軍碑》:行書,以碑筆法瘦勁是他行書中的佳作,一向為後人看重,唐玄宗開元八年(公元720年)立。

集評

李邕書法李邕書法
竇蒙:時議云:“論詩則曰王維崔顥;論筆則王縉、李邕;祖詠張說不得預焉。”(《述書賦注》

歐陽修:余始得李邕書,不甚好之。然疑邕以書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為他書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篤。譬猶結交,其始也難,則其合也必久。余雖因邕書得筆法,然為字絕不相類,豈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見邕書,追求鍾、王以來字法,皆可以通,然邕書未必獨然。凡學書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餘,余偶從邕書而得之耳。(《試筆》

劉有定:初行草之書,自魏晉以來,惟用簡札,至銘刻必正書之。故鍾繇正書謂之銘石,虞、褚諸公,守而勿失。至邕始變右軍行法,勁拙起伏,自矜其能,銘石悉以行狎書之,而後世多效尤矣。(《衍極注》)

項穆:李邕初師逸少,擺脫舊習,筆力更新,下手挺聳,終失窘迫,律以大成,殊越彀率,此行真之初變也。(《書法雅言》

明 項穆:逸少一出,會通古今。李邕得其豪挺之氣,而失之竦窘。(《書法雅言》)

馮班:董宗伯雲王右軍如龍,李北海如象;不如雲王右軍如鳳,李北海如俊鷹。(《鈍吟書要》

清 吳德鏇:學趙松雪不得真跡,斷無從下手。即有真跡臨摹,亦先植根柢。昔之學趙者無過祝希哲文徵仲,希哲根柢在河南、北海二家,徵仲根柢在歐陽渤海。(《初月樓論書隨筆》

清 朱履貞:李北海正書筆畫遒麗,字形多寬闊不平;其行書橫畫不平,斯蓋英邁超妙,不拘形體耳。(《書學捷要》

清 錢泳:古來書碑者,在漢、魏必以隸書,在晉、宋、六朝必以真書,以行書而書碑者,始於唐太宗之《晉祠銘》,李北海繼之。(《書學》

清 阮元:李邕等亦皆北派,故與魏、劉諸碑相似也。(《南北書派論》

清 包世臣:降及唐賢,自知才力不及古人,故行書碑版皆有橫格就中。九宮之學,徐會稽、李北海、張郎中三家為尤密,傳書俱在,潛精按驗,信其不謬也。(《藝舟雙楫》

清 包世臣:北海如熊肥而更捷。(《藝舟雙楫》

清 劉熙載:李北海書氣體高異,所難尤在一點一畫皆如拋磚落地,使人不敢以虛憍之意擬之。李北海書以拗峭勝,而落落不涉作為。昧其解者,有意低昂,走入佻巧一路,此北海所謂“似我者俗,學我者死”也。李北海、徐季海書多得異勢,然所恃全在筆力。東坡論書謂“守駿莫如跛”,余亦謂用跛莫如駿焉。(《藝概》

傳世作品

雲麾將軍碑雲麾將軍碑
《葉有道先生碑》、《端州石室記》、《麓山寺碑》、《東林寺碑》、《法華寺碑》、《雲麾將軍李思訓碑》、《雲麾將軍李秀碑》。《雲麾將軍碑》立於唐代右武衛大將軍李思訓(653-718)墓道,在今陝西蒲城橋陵。碑建於何年迄未獲得定論,然可知在唐玄宗開元八年(720)以後。碑文記載李思訓系出唐代宗室,並及一生功名仕宦重要事,李邕撰文書碑。李邕以文才著稱於世,尤其長於撰寫碑誌。此碑用行書寫成,可謂碑之變格,筆勢勁健,轉折頓挫,顧盼有神,明人評為傳世李書第一。

文物古蹟

李邕石室

在鹹寧市東南30公里鍾台山。傳李邕曾讀書於此,故名。石室位於山腰間,天然形成,容數人居,冬暖夏涼,深愜人意。其上有石台、石鐘等古蹟。側臨桃花泉名勝,近傍古木盤溪景觀,歷為遊客所鍾情。

李思訓碑

全稱《唐故云麾將軍右武衛大將軍贈秦州都督彭國公謚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並序》,又稱《雲麾將軍碑》。唐開元八年(公元720年)立碑在陝西蒲城縣。此碑用筆瘦勁,方圓兼備,字型略呈斜勢,而不失莊嚴,奇險中更見其穩健。這種豪爽雄健之氣是東晉二王以來的行書所沒有表現出來的。

麓山寺碑

《麓山寺碑》又名《嶽麓寺碑》,碑額有陽文篆書“麓山寺碑”四字,原石在長沙嶽麓書院。今有宋拓本傳世,此碑是最能體現李邕成熟的行書風格的代表作。古人有“右軍如龍,北海如象”(明董其昌《跋李北梅縉雲三帖》中語)的說法,這是唐代書法家中惟一一位讓後人將其與書聖王羲之比肩並立的人物。所謂“北海如象”,大概就是指他的《麓山寺碑》這一類行書的風格特徵。如果說《李思訓碑》於豪爽雄健之氣中尚透出一股風流瀟灑之氣;那么,《麓山寺碑》則可說是雄放蒼老,穩健奇崛。這種風格的形成,得之於他對魏晉南北朝書法藝術的學習和理解,更在於他有大膽創新的精神。他將二王一派行書的靈秀與北碑的方正莊嚴巧妙地糅合起來,吸收南帖的靈活多變,而不取其柔弱的一面;除卻魏碑的呆板,而保留其厚重的一面,在廣泛接受前人成果的同時,或者是不自覺地將他自己的性情和人格外化到筆墨之中。董其昌以“北海如象”來比喻李邕書法的力度,亦可謂形象傳神。李邕的行書對後世行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宋元的幾位大書法家如蘇軾、黃庭堅、趙孟頫等無不受其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