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鋼

李興鋼

李興鋼,男,漢族,1969年1月1日出生,河北唐山市樂亭縣人。現任北京延慶賽區總規劃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 首都規劃委員會專家,北京市勘察設計協會專家,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理論與創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暨中國建築學會體育建築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委員,國家建築設計標準化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委員,《建築細部》、《城市建築》等刊編委。 2016年12月30日,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評選為第八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2017年12月,當選為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個人資料

李興鋼

李興鋼 李興鋼

現任職稱: 副總建築師、高級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

從業時間: 1991-01-01

建築觀

李興鋼 李興鋼

我相信“一切已有的人類活動的起點是其最為動人的時刻”(路易·康語)。因為此刻有人類最本真的願望和需求,所對應的某種建築及其空間類型的形成則反映了這種人類活動的全部精神。這裡一定有我們可以汲取的靈感源泉。

工作履歷

1969年 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毛莊鄉新村

1991年 天津大學獲建築學學士學位

李興鋼 李興鋼

1991年 建設部建築設計院任副總建築師、高級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

工作機構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學術經歷

1987~1991 天津大學建築系,學士學位;

1998 入選法國總統項目“50位中國建築師在法國”首批赴法國進修。

2000 獲第九屆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銀獎(北京興濤學校)

李興鋼 李興鋼

2002 獲2002年英國“世界建築獎”提名(北京興濤展示接待中心);

2003 獲2003年“中國建築藝術獎”(北京興濤展示接待中心);

2004 獲第四屆上海國際青年建築師設計作品展一等獎(東莞理工學院科研測試中心及後勤服務用房);

2004 獲第四屆上海國際青年建築師設計作品展二等獎(湖北藝術館)

2004 獲頒2003年度“中國房地產十佳建築影響力青年設計師”;

2004 獲頒 第五屆中國建築學會“青年建築師獎”;

2004 參加中國當代青年建築師作品八人展(北京世紀壇);

2006 入選2006年“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名單;

工作經歷

1991~2000 建設部建築設計院,歷任助理建築師、建築師、高級建築師、院副總建築師;

2000~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教授級高級建築師;

2003~ 中國國家體育場(2008年奧運會主會場)中方設計主持人;

2004  獲頒“第二屆中央企業十大傑出青年”;

2006 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現任

北京延慶賽區總規劃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李興鋼建築設計工作室主持人、建築專業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教授級高級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中央企業青年聯合會一屆委員。

主要作品

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場館設計。

中國國家體育場(2008奧運會主會場,俗稱“鳥巢”),北京,2003~2007,中方設計主持人(外方由2001年普利茨克獎獲得者赫爾佐格和德梅隆)

北京興濤展示接待中心,北京,2001.03~09,設計主持人

北京大興區文化中心,北京,2001~2006,設計主持人

天津泰達國小,天津,1998~2000,設計主持人

建川博物館聚落文革鏡鑒館街坊,四川安仁,2004~2005,設計主持人

東莞松山湖文化營多功能活動中心,廣東東莞,2003~2005,設計主持人

東莞理工學院科研測試中心及後勤服務用房,廣東東莞,2002~2005,設計主持人

湖北省藝術館競賽方案,武漢,2003,設計負責人

復興路乙59-1號辦公樓改造方案,北京,2005 設計主持人

英才俱樂部,北京,2006,設計主持人

威海Hiland·名座,山東威海,2006,設計主持人

石島hiland名灣居住區規劃設計,山東石島,2006,設計主持人

獎項

1994年第二屆全國“建築師杯”優秀獎;北京興濤學校,獲得第九屆全國工程設計銀獎

1996年度首都建築創作三等獎

2000年金陽大廈項目獲得度建設部直屬系統優秀工程設計三等獎

2000年度建設部級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

2000年度建設部直屬系統設計一等獎作為主持人之一的國家大劇院國際建築設計競賽方案,是五個第一輪獲獎的方案中唯一一個中國設計方案;

2000年北京興濤會館獲首都十佳公建方案獎

2000年度首都建築創作三等獎

2000年北京西直門交通樞紐獲設計競賽一等獎中標,並獲得2001年度首都十佳公建方案獎

2001年度北京市優秀工程一等獎(1995年開始主持設計的北京興濤居住小區,其設計與建設長達6年,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市場認可)

2001年度他主持設計的北京興濤展示接待中心,在全球數百件建築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和英國《世界建築》主辦的2002年度“世界建築獎”的44個提名獎之一,並參加在柏林21屆世界建築師大會期間舉行的盛大頒獎典禮。這是本年度榮獲該獎的唯一的一名中國建築師,也是歷史上很少的中國建成項目獲得學術性的國際主流建築獎項,這是中國建築師邁入國際舞台的可喜一步。

這些年來,李興鋼同志設計的建築作品多次獲獎,他本人也受到媒體及出版界的關注。在出版的《中國青年建築師作品選》中,李興鋼及其六項設計作品入選;他的三項設計作品被選送參加1996年中國建築赴法作品展,並被收入“96年中國建築赴法作品展”一書;他本人及其設計作品也曾被《中國建設報》、《北京青年報》、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星空衛視等媒體採訪及報導;2003年第14期《中國青年》“封面之星”介紹了李興鋼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經歷。

2018年6月14日,被中央宣傳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評為“最美科技工作者”。

評價

李興鋼同志是一位很有才華的青年建築師,他在校期間,曾獲得天津市大學建築設計競賽一等獎和首屆中國建築作品大賽佳作獎,並被中國建築學會天津市建築師分會選拔為學生會員。他畢業來我院工作後,熱愛設計事業,工作作風嚴謹、紮實,十年來,努力鑽研業務,不斷進取,在所從事的建築設計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1997年被建設部授予青年崗位能手”稱號;1998年榮獲“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年”稱號;2001年被中央企業團工委授予“中央企業傑出青年崗位能手”稱號。於1998年入選法國總統項目:“50名中國建築師在法國”,首批赴法學習。

李興鋼同志工作十幾年來,主持設計了多項工程,主要有:山東德州醫藥管理局綜合樓、北京金融街第一個開工項目——金陽大廈、大連遠洋大廈、北京興濤居住小區、公安部辦公樓、南京華潤城詳細規劃、北京興濤學校、唐山新華大廈、國家大劇院國際建築設計競賽方案、廣州歌劇院國際建築設計競賽方案、天津開發區泰達國小、北京興濤會館、北京西直門交通樞紐等項目。

李興鋼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注重總結實際工作經驗,注重設計理論和實際工作的結合,他始終堅持鑽研、思考、探索中國古典設計精髓和現代新建築理念的相關性,撰寫了近十萬字的論文,取得了一定成果。大量的工程設計工作對他理論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有很強的指導性,而理論成果又對他的設計創作有所促進,使他的作品更具深度、更有內涵和創造性,在與瑞士合作設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方案中得以充分展示,這同時也是他設計的工程項目屢屢中標、獲獎的一個重要原因.

1996年,他總結了北京回龍觀北店居住區規劃、北京興濤居住小區規劃、南京華潤城規劃等實際工程中的規劃思想,形成《尋找、生成、發展——小區規劃的結構設計方法探討》這一科研課題.這一課題的成果在學術界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對於今後小區規劃設計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獲北京勘察設計協會十周年論文一等獎,並經修改後發表於《建築師》雜誌。同時,另有多篇學術論文發表於《建築學報》、《世界建築》、《A+D》等多家專業學術刊物上。2000年初,在韓國召開的亞洲國際建築設計論壇上,他宣讀並發表了題為《關於“城市”與“建築”的複合性研究》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性實踐成果——北京興濤會館。

1998年,在法國AREP公司學習培訓期間,他用英文完成了題為《中法在交通樞紐領域的合作》的進修報告,獲得法國外交部等主辦方及法國駐中國使館的一致好評,並獲法國外交部建築與遺產司頒發的結業證書。他在法國期間的學習及心得,直接促成了我院與法國AREP公司在北京西直門交通樞紐這一國內第一個同類建築項目中的合作,在激烈的設計競賽中戰勝對手而獲獎中標,這個項目成為繼國家大劇院後第二個大型的中法合作設計項目,並在席哈克總統訪華期間受到法國《世界報》等主要媒體的報導。目前,這一由李興鋼同志作為工程主持人的倍受北京市政府及百姓關注的跨世紀工程項目正在順利進展中。

北京興濤展示接待中心之所以得到2002年度英國“世界建築獎”的青睞而獲提名獎,正是因為其中包含著中國傳統空間元素在一個當代建築中心的巧妙運用和獨特的室內意境,這實際上體現了李興綱多年來在這個領域理論性的思考、研究、探索之後的一個厚積薄收的結果。

2003年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決定設立李興鋼建築設計工作室,並支持李興鋼提出的在這個工作室內探索設計與研究並重的工作模式,這將大大有助於建立系統的研究性設計方法,既不同於大學研究室,也不同於一般的設計院工作室或建築事務所,設計性的研究+研究性的設計,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必將有利於創作出更多的建築精品,有利於中國現代建築真正走向世界,重現中國建築的輝煌。我們有理由期待李興鋼在不遠的將來在建築領域獲得更大的成功。

李興鋼同志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擁護黨的領導,注重業務鑽研的同時,關心政治時事。他積極參與改革,愛崗敬業,對工作精益求精,用自己實際行動贏得了同事的尊敬和客戶的稱讚。他為人正派,敢於直言,無論在業務上還是做人上都起到表率作用,是我單位優秀的青年代表,是建築設計行業的傑出青年。

與鳥巢

2002年12月瑞士兩位著名建築大師、2001年世界建築最高獎——普利茨克獎獲得者赫爾佐格、德梅隆向我院發出邀請,希望尋求一位熟悉中國文化並在專業上有國際視野的合作者,共同完成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國家體育場)的競賽設計工作。2003年1月我院推薦我院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建築師李興鋼作為中方總設計師赴瑞士參加此項設計工作。在前期的構思中,李興鋼與設計團隊一起聆聽大師們的思想,同時,從一個中國建築師、專業人士的角度直言不諱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並根據中國的傳統文化及自己在祖國多年的生活、學習、工作的經驗,補充、完善、豐富了設計方案的深刻內涵。方案確定後,李興鋼負責體育場功能最複雜的部分,即底座部分。他與遠在萬里之外的北京方面工作小組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他先與瑞士同事討論,再通過電話與北京同事溝通,然後開始在瑞士這邊繪製草圖,一直工作到晚上八九點,再用傳真把草圖傳到北京,此刻正是中國大陸時間凌晨4點左右,當北京的同事早上上班時,李興鋼的草圖已映入他們的眼帘。北京的同事們及時將草圖繪製成電子格式,再將圖紙傳回西半球時,瑞士那邊的晨曦正好開啟。這樣“夜以繼日”的密切配合,高效率地完成了這項工作。與此同時,李興鋼還負責中國方面結構、設備、經濟等專業工程師與英國奧雅納工程公司及瑞士建築師之間的聯繫與溝通工作。2003年4月,經過專家的嚴格評審和公眾投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方案脫穎而出,正式確定為實施方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