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鋼中學

衡鋼中學

湖南省衡陽市衡鋼中學創建於1958年,其前身為衡陽鋼管廠子弟中學,位於湖南省衡陽市蒸湘區大粟新村10號,是衡陽市重點中學、衡陽市首批掛牌的市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2006年11月30日,衡鋼中學正式移交給衡陽市人民政府,成為衡陽市教育局直屬普通高級中學。 該校是長沙市一中遠程教育合作學校、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南省文明衛生單位、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2017-2018學年度衡陽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衡陽市優秀學校、2018年衡陽市教育信息化試點項目單位 、市三星級文明單位、湖南省實施國家校園武術段位制試點學校。 截止2016年6月,學校有教職員工160人,其中專任教師150人,有高級教師43人,中教一級教師80人,省級優秀教師、省級骨幹教師18人,市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骨幹教師29人,共有教學班40個,在校學生2543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總序

該校前身為衡陽鋼管廠(衡鋼集團)子弟學校:由於衡鋼離市區較遠,建廠初期(1958年)就開始規劃職工子弟學校。

1993年,衡鋼集團建成衡鋼中學新校區,該校成為當時衡陽教育的視窗學校。前國家教委副主任王明達、湖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許雲昭等領導曾考察與指導工作。

該校被中國教育報譽為三湘企業辦學一顆璀璨的明珠,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韓美林親自到校書寫校名。學校就此保持平穩快速發展。

衡鋼中學 衡鋼中學

上世紀50-80年代紀年表

上世紀50-80年代紀年表
1958年由兩個職工任教,在一間工棚內開設了1班國小一年級,第二年增加到兩個班60多個學生,3個代職老師。
1962年經衡陽市教育局同意,衡鋼子弟學校與岳屏學區北塘國小合辦,校址設在場內一座尚未拆遷的庵堂內。衡鋼共有60多名子弟就讀,配備3名代職教師,1967年和1969年各加建1棟,均是磚木結構的平房。
1967-1969增加兩棟磚房
1969兩單位分校自辦,衡鋼子弟學校占有西北面的丁字形校舍,6個國小班,8個教職工;北塘國小占有南面的兩排校舍。
1970-1971創辦國中班,黃立周同志兼任學校支部書記。1971年,因師生員工增多,衡鋼為北塘國小另建校舍,以更換北塘國小原有的兩排校舍。至此,子弟學校初具規模。1971年建立學校行政機構,由周仲鵬同志擔任校長,設立了教導處和總務處。
1972同意衡陽市水泥廠的要求接納其子弟來校就讀。同年10月5日,子弟學校建立黨支部,王遠裕同志擔任支部書記。是年,建立紅衛兵總部。
1974創辦高中部,開設了1個高中班。教師由18人增到27人,是年,建立學校團支部。至此衡鋼子弟學校開始實現從國小、國中到高中的辦學,學校實行一套黨政領導班子領導。
1977建立了少年先鋒隊
1978衡鋼因學齡子弟增多,校舍緊張,經與衡陽市水泥廠協商,市水泥廠同意其子弟赴市內各校就讀,衡鋼仍復單獨辦學。為改善學校教學條件,衡鋼黨委決定自籌資金25.53萬元興建新校舍。1981年底,新校舍已破土動工,占地9453平方米,建築面積2423平方米。
文革後期總結衡鋼子弟學校的教學質量,在粉碎“四人幫”後的較大的提高,但起伏較大。1981年國中學生參加全市升學統考,人平分亦超過全市水平。1981年高中畢業生參加全國高考,語文人平分居全市第4,生物和物理分別為全市第8和第9。從1978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廠子弟學校考生錄取比例很不穩定,1978年居全市第1(預選),1979年居全市第5。各單科競賽成績,亦取得較好成績,1978年獲全市作文第1名,物理第1名和數學第4名,1979年獲地區物理第4名。
概總 衡鋼子弟學校從建校到1981年20多年裡,共培養高中畢業生240多名。從1978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有155名學生參加了統考,其中有11人錄取大專院校,17人錄取各類中等專業學校,另有8人錄取電視大學,18人考入各類幹校,技校學習,總計為各類大、中專院校輸送了54名學生,占全部高中畢業人數的22.5%。20多年裡,共培養少先隊員1000多名,共青團員100多名,在教師隊伍中,發展黨員7名。
上世紀70年代衡鋼子校的課堂 上世紀70年代衡鋼子校的課堂
上世紀70年代衡鋼子校的課堂 上世紀70年代衡鋼子校的課堂
上世紀70年代衡鋼子校的課堂 上世紀70年代衡鋼子校的課堂
1977年7月高二班畢業生於廠區辦公樓前合影 1977年7月高二班畢業生於廠區辦公樓前合影

上世紀80-90年代紀年表

上世紀80-90年代紀年表
1981衡鋼子弟學校已發展成擁有43名教職員工,12個教學班,534名學生,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畢業班年級俱全的綜合性學校。
1982衡鋼子弟學校從國小到高中有教學班13個,教職員工46人,在校學生591人。
1983厂部投資40多萬元於1981動工興建的教學大樓竣工。8月,子弟學校搬遷新址。
1984隨著廠長負責制的實行,子弟學校建設被提上廠長辦公會重要議事日程。厂部調整了學校的黨政領導班子,引進了一批優秀教師,並結合市府有關集資辦學的規定,制定了具體措施,減少了優秀學生外流的現象。學校內部全面推行教學改革,高中班改2年學制為3年學制。學校大力加強對學生“三個面向”教育,成立了7個課外活動小組,教學質量開始回升。
1985教師工作恢復了應有的地位,教師逐漸成為社會上最受尊敬和令人羨慕的職業。在第一個教師節中,主要廠級領導都到慶祝會上表示祝賀,勉勵全體教師為振興衡鋼子弟學校作出貢獻,並給全體教師贈送了紀念品。是年教學質量稍有提高,在全市國中升高中統考中升學率達92%,名列全市54箇中學的第17位。
1986衡鋼集團調整了學校領導班子,黃先通同志任命為校長,鍾端楷同志為黨支部書記,從此學校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學校加大了引進優秀教師步伐,校園建設長足提升,學校得到較大發展。教職工發展到64人,擁有16個教學班,653名在校學生。校園的配套建設基本完成,建成了體操房、閱覽室、球場、水泥通道等。經厂部批覆,還於10月份制定了子弟學校“七五”發展規劃,是年開始實施。
1987衡鋼子弟學校發生了較大變化。厂部對學校建設傾注了很大精力。廠長殷文忠親自給全體教師寫了公開信,勉勵他們在光榮的崗位上作出光榮的成績。厂部於4月29日制定了《關於為提高教學質量、加速子弟學校發展的幾項具體規定》,對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實行重獎。還為學校創建了語音教室等一批現代化教學設施。是年,衡鋼子弟學校榮獲全省文明衛生先進單位光榮稱號,在全國高考統考中,語文單科成績奪得全市第一名,有5人考入大、中專院校,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國中升高中成績都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在課外活動中,共獲得108塊獎牌,其中有39項第1名。到1987年下學期,衡鋼子弟學校共有教職員工81人,從國小到高中的教學班21個,在校學生720人。是年黃先通同志兼任學校黨支部書記。
1988子弟學校有教職員工82人教學班24個,在校學生865人。教學上實行“雙率”目標管理,中高考成績有大幅提升,中考總成績在市區54所中學中名列15名,高考一人考入重點院校,多人被錄取。是年衡鋼集團調整了學校領導班子,黃先通同志擔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張瑜、郭紅戰、陳英禮同志擔任副校長,周雲同志擔任工會主席,後周雲同志調任衡鋼集團教育處副處長,黃子芳同志接任工會主席。
1989將“尊師愛生,嚴教好學”立為校訓,在師生中廣泛開展了“五講”、“四美”和“崗位練兵”活動,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總成績在市區54所中學中名列13名,高考一人考入中山大學,多人被錄取。校女子籃球隊獲市區中學生籃球比賽冠軍。
1990有28個教學班,學生1099人,教職工105人。為改善教學條件,決定新建衡鋼中學並破土動工。中考總成績第一次進入市區前10名,參加高考被錄取的學生中1人考入武漢大學,1人考入廣州外國語學院。
1991為加大管理力度,設立了辦公室、教導處、體衛處、總務處、實驗處等職能部門,在原教研組的基礎上增設年級組。高考計畫內錄取率達53%。通過了省市文明衛生先進單位的複查。
1992學校提出創“市重點中學”的目標,加大教改、教研力度,全面推廣“愉快教學法”,狠抓教學“五環節”,使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中考成績高於市平均成績,9科會考有6科成績進入全市前10名,師生在區、市級各項比賽中有53人次獲獎,其中1人獲“市國中教學競賽”一等獎。被授予《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達標“良好學校”。
1993中學新校舍主體工程竣工,占地面積5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新校舍造型美觀,設施優良,擁有省、市一流的理、化、生實驗室、標本室、儀器室、語音室、電腦室,耗資達1000萬元。9月,中、國小分離,中學搬入新校區,國小仍在老校區,分別被命名為“衡鋼中學”、“衡鋼國小”,衡鋼集團對學校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黃先通同志任中國小校長兼黨支部書記,陳英禮、譚欣榮同志任中學副校長,黃子芳同志任中學工會主席,中學內部機構進行了重新設定,設立了辦公室、教導處、總務處、體衛處、團委,成立了6個教研組,實行教研組管理教師模式。同年,接待了省內、外參觀團體20餘次,省長助理許雲昭及市委領導親臨視察並題詞,希望把衡鋼中學辦成衡陽市“視窗學校”。中學中考總成績進入市區中學前6名,晉升為“市重點中學”。
1994衡鋼中學有23個教學班、學生786人,教職工107人。為改善教師的生活、工作條件,衡鋼集團耗資400餘萬元建成了2棟教師住宅樓,耗資18萬餘元建成了省內最大口徑的天文台,為學校天文興趣小組的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中考總成績進入市區前5名,師生在區、市、省級各項競賽中共有91人次獲獎,中學獲“市運會”團體總分第五名,《中國教育報》、《湖南教育報》相繼發表了反映衡鋼辦學經驗的通訊《騰飛的衡鋼教育》。
1995提出創“省重點中學”的奮鬥目標,並在內部管理上採取了“從嚴治校”的舉措。經過努力,以全市最高分通過省“兩基”驗收普查和“實驗”驗收普查。同年衡鋼集團任命嚴志超同志為學校黨支部副書記,黃先通同志不在兼任學校黨支部書記。
1996為創“省重點中學”,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建成了全市一流、藏書近4萬冊的圖書館,動工新建一個400米跑道的足球運動場。同時,全方位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對特長生的培養,中、國小成立各種興趣小組20餘個,中考、會考科目成績進入市區前10名,高考中3人進入重點大學。全國政協副主席、原國家教委副主任王明達在省、市有關領導的陪同下視察衡鋼中學,並給予較高評價。
1997共有教職員工181人,在校學生2154人。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出了新的奮鬥目標:“創名校、當名師、育名生”。中考總成績躍居城區中學的前3名,60人參加高考,36人上錄取分數線。下半年,衡陽市“1997年中考現場會”在衡鋼中學召開。年底,中學圍牆、新大門、400米跑道足球運動場相繼建成。
1998衡鋼集團對學校領導班子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幹部隊伍年輕化,由黃子芳同志擔任中國小校長,譚欣榮同志擔任中國小黨支部書記兼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新提拔鄧永紅、汪偉同志擔任副校長。中國小仍採用一個領導班子集中管理、內部機構分設的管理模式,衡鋼中學內部機構也進行了調整,設立了辦公室、教務處、總務處、政教處、團委,在教研組的基礎上增設了6個年級組。
1999 衡鋼集團對子弟學校實施剝離,並制定《資產經營管理辦法》,實行資產經營負責制,校長負責制,校長全權負責學校資產管理工作,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實行管理費用定額補貼、包乾使用、逐年遞減的資產管理辦法。其中1999年定員171人,工資總額142.5萬元,定額費用補貼152.5萬元。

本世紀紀年表

本世紀紀年表
2001衡鋼中學自籌資金300萬元建成能容納800人住宿的學生公寓。
2002 成為衡陽市區首批掛牌的市重點中學。同年高考二本上線72人,鄒然同學考入北京大學。2002年9月設立黨委,由譚欣榮同志擔任中國小黨委書記,下設高中支部,國中支部、國小支部。
2003譚欣榮同志調任衡鋼集團擔任紀委副書記,衡鋼集團宣傳部長陳志高同志調任衡鋼中學黨委書記
2004學生食堂被衡陽市衛生局評為市級A類食堂。2004年3月,衡鋼集團調整學校領導班子,譚欣榮同志擔任衡鋼中國小校長,陳志高同志擔任黨委書記。
2005戈鐵漢同志由校辦主任提拔為主管教學的副校長。
2006曹孝員由正教處主任提拔為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黃子芳同志由國小校長調任衡鋼中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2007學校領導班子由衡陽市委組織部、衡陽市教育局黨委正式下文任命,譚欣榮同志擔任校長,黃子芳同志擔任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鄧永紅、戈鐵漢、曹孝員擔任副校長。2007年8月校內部機構按照衡陽市局直學校要求進行調整,設立校辦、學生處、教務處、總務處、團委,財務室合併到總務處。
2010 2010年5月張勁松同志由衡陽市6中調入衡鋼中學擔任工會主席,黃子芳同志不再兼任工會主席。 2010年12月黃子芳同志擔任衡鋼中學黨委書記。
2011郭平貴同志由衡陽市3中總支部書記調任衡鋼中學擔任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曹孝員同志調任衡陽市逸夫中學擔任校長。
2012衡鋼中學在2012高考中取得驕人成績,本科上線200多個(共300餘人參加高考),上一本線學生有21個,再創歷史新高。
2013 衡鋼中學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本二以上上線率僅次於市八中和市一中,居市城區同類高中學校第一名。
20142014年高考本科上線273人,其中一本上線49人,二本以上上線165人,本三108人,600分以上4人。115班唐帥同學考取空軍飛行員,這是我校為部隊輸送的第一個飛行員。學校評為衡陽市優秀學校和衡陽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
2015 2015年高考本二以上上線人數上線112人,學校評為衡陽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8月宋志新副校長調任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擔任校長。
20162016年8月教務處主任劉振興提拔為衡鋼中學副校長,陳愛群同志由華新中學工會主席調任衡鋼中學擔任紀委書記,陳小鋒同志由市七中副校長調任衡鋼中學擔任副校長。高考上線人,學校評為衡陽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高考二本以上上線人數達到161人,其中一本上線62人,二本上線99人,理科考生肖海峰、李雪珩分別取得625分、606分的好成績。學校評為衡陽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
20172017年1月譚欣榮校長光榮退休,副校長、黨委副書記郭平貴主持學校全面工作。2017屆畢業生羅雅如奪得衡陽市文科狀元(裸分668分)。
2018年郭平貴由副校長轉正為校長(試用期一年);黃勁松由衡陽市五中校長職位調任為衡鋼中學黨委書記職位(試用期一年)。
1991年11月校舍奠基典禮 1991年11月校舍奠基典禮
2006年11月衡鋼中、國小移交協定簽字儀式 2006年11月衡鋼中、國小移交協定簽字儀式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湖南省衡陽市衡鋼中學現任領導
職位姓名備註
校長郭平貴2018年9月由副校長轉正,試用期一年。主持學校全面工作,分管教務處、教研室。
副校長鄧永紅負責學校後勤工作,分管總務處。
副校長劉振興負責學校政工工作,分管黨辦、校辦。
黨委書記黃勁松函大本科,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
工會主席張勁松負責學校工會工作,分管工會、退協。
紀委書記陳愛群 負責學校紀檢監察工作,分管紀委、督導室。

歷任領導

湖南省衡陽市衡鋼中學歷任領導
上任時間職位姓名
1958年-1969年資料不全
1970年支部書記黃立周
1971年校長周仲鵬
1972年支部書記王遠裕
1986年校長黃先通
1986年支部書記鍾端楷
1987年支部書記黃先通
1988年副校長張瑜
1988年副校長郭紅戰
1988年副校長陳英禮
1988年工會主席周雲
1988年工會主席黃子芳
1993年校長黃先通
1993年支部書記黃先通
1993年副校長陳英禮
1993年副校長譚欣榮
1993年工會主席黃子芳
1995年支部書記嚴志超
1998年校長黃子芳
1998年支部書記譚欣榮
1998年紀委書記譚欣榮
1998年副校長鄧永紅
1998年副校長汪偉
2002年黨委書記譚欣榮
2003年黨委書記陳志高
2005年副校長戈鐵漢
2006年副校長曹孝員
2006年副校長黃子芳
2006年紀委書記黃子芳
2006年工會主席黃子芳
2007年校長譚欣榮
2007年黨委書記黃子芳
2007年工會主席黃子芳
2007年副校長鄧永紅
2007年副校長戈鐵漢
2007年副校長曹孝員
2010年工會主席張勁松
2010年黨委書記黃子芳
2011年副校長郭平貴
2011年黨委書記郭平貴
2012年副校長宋志新
2016年副校長劉振興
2016年紀委書記陳愛群
2016年副校長陳小鋒
2017年副校長郭平貴
2017年黨委書記郭平貴
2018年校長郭平貴

參考資料來源

學校圖冊

衡鋼中學圖冊 衡鋼中學圖冊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60人,其中專任教師150人,有高級教師43人,中教一級教師80人,具有本科學歷教師145人,其中有86人畢業於“211”大學和全國其他重點大學。學校擁有省級優秀教師、省級骨幹教師18人,市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骨幹教師29人。現有教學班40個,在校學生2543人。

教育理念

該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秉承“為學生的生存發展和終生幸福奠基”的辦學理念,內抓管理,外樹形象,學校各項工作邁上了新台階。

風: 尊師愛生嚴教好學

風: 嚴謹求實創新愛生

風: 勤奮紮實靈活樂學

辦學思想: 為學生的生存發展和終生幸福奠基

辦學願景:綠色學校、數字學校、 誠信學校、 和諧學校

該校先後被評為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文明衛生單位、省實施《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衡陽市優秀學校、市三星級文明單位、市模範職工之家、市中學生行為規範示範學校、市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市工會工作先進單位,是長沙市一中遠程教育合作學校。

教學質量

該校以質量立校。建校以來,累計輸送合格國中畢業生7000餘人,高中畢業生 5000餘人。2000年以來,學校高中鞏固率、畢業率、高考本科上線率一直名列市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的前茅。2001年至2010年學校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南華大學、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北京舞蹈學院等重點大學輸送一大批優秀畢業生,為衡陽基礎教育做出了一定貢獻。

辦學特色

該校以特色強校。學校美術特長教育在美術家協會會員向雲良老師的精心輔導下,每年本科升學率達到100%,在衡陽市城區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吸引很多學生慕名而來。2000年以來,美術高考成績斐然,有120餘名學生被清華大學、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四川美院、北京理工大學、北方交大、湖南大學、湖南師大、廣州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等高校錄取;體育、音樂教學成績顯著,近幾年來,學校田徑隊都進入了市運會前6名,學校籃球隊、排球隊、足球隊在市級比賽中也取得前6名的好成績,有12名同學在省市“三獨”比賽中取得一、二等獎,體育、音樂為武漢體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學校、四川音樂學院、湖南師大等高校輸送了一批優秀人才。

教學管理

學校以管理興校。學校實行8小時坐班制,嚴格勞動紀律,強化員工服務意識;學校大力推行全員導師制,實行培優輔差,學生培養與教師結對,絕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學校班級管理嚴明,最佳化班主任隊伍建設,將一大批工作熱情高、責任心強、管理能力突出的骨幹教師選拔到班主任隊伍中來,加強班級管理,建設良好班風學風,在2011年度市先進班集體創建活動中學校有2個班級評為市先進班集體,是衡陽市唯一一所有2個班級榮獲市先進班集體的學校;學校加強考風建設,明確教師監考職責,與每個學生簽訂考試誠信承諾書,所有考試均在考室實行禁止措施,以考風促學風;學校強化課堂管理,落實“向四十五鍾要質量”的目標,行政值班每天對課堂、早晚自習紀律進行督促檢查,及時公布和考核,課堂秩序井然;學校關心貧困學生,建立扶貧助學制度,每學期發動師生開展扶貧助學捐款活動,對貧困學生減、免學雜費。

硬體配置

1992年以來,該校先後投資三千多萬建成了一所現代化、高標準、園林式的學校,擁有全省一流的教學樓、辦公樓、科技實驗樓、住宅樓和400米標準體育運動場。學校的語音室、電腦室、理化生實驗室和天文台的設施堪稱衡陽第一,一座可容納800名住校生的高檔次的現代化學生公寓2001年8月已竣工。投資100餘萬元的“校園網”已投入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