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氏菌病

李斯特氏菌病由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引起的一種散發性傳染病。至少有37種哺乳類動物和17種鳥類可被感染。該菌至少可分為16個血清型或亞型。

李斯特氏菌病

家畜以綿羊、家兔較多發生,山羊次之,發生較少。家禽以火雞發生較多,較少,鴿有抵抗力。齧齒動物和一些野生動物常為自然界中的貯存宿主,從寄生的蜱也可分離出這種細菌。發病和帶菌動物是本病的傳染源。病原菌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眼結膜以及受損傷的皮膚等途徑而傳播。用稻草作青貯餵豬,易發生此病,故有“青貯病”之稱。潛伏期2~3周,有的只有數天。症狀不一:一般幼齡動物以敗血症為主;年齡較大的則多呈現腦炎症狀,病畜轉圈,又稱“轉圈病”;成年動物症狀多不明顯;妊娠動物常發生流產。死於本病的動物一般沒有特殊的肉眼可見病變。有神經症狀的病畜,其腦膜和腦有炎症,血管周圍有以單核細胞為主的細胞浸潤。肝可能有小壞死灶,流產母畜子宮內膜和胎盤有充血以至廣泛壞死。病禽的心肌和肝臟有大小壞死灶。確診須用實驗室診斷方法,如微生物學試驗和血清學試驗等。病的初期可試用較大劑量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治療。
人可感染此病,症狀不一,以腦膜炎為多見;從事與病畜、禽有關的工作人員應注意防護。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