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匈牙利鋼琴之王]

李斯特[匈牙利鋼琴之王]
李斯特[匈牙利鋼琴之王]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弗朗茨·李斯特(1811-1886)(Franz Liszt),出生於雷汀,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於匈牙利雷汀,六歲起學鋼琴,先後是多位鋼琴名家的弟子。十六歲定居巴黎。李斯特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他還首創了背譜演奏法,他也因在鋼琴及以上的巨大貢獻而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

基本信息

李斯特

姓名:李斯特
籍貫:匈牙利
職業: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
生卒:1811-1886

李斯特的絕大部分創作都明顯地反映了對祖國人民,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體現了強烈的民族特點和民族精神。李斯特極大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充分發揮出鋼琴的演奏技法和獨奏音色,使鋼琴音樂不僅具有室內樂抒情小品的詩情畫意,還具有交響性的宏偉氣魄和輝煌效果。他同柏遼茲一起倡導新型標題音樂。他首創了單樂章標題交響詩體裁,從而擴大了管弦樂的表現領域。主要作品有:交響詩《塔索》《普羅米修斯》交響曲《浮士德》 ,19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大量練習曲,鋼琴小品名曲《愛之夢》等。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活動家,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簡介

弗朗茲·李斯特於1811年10月22日生於匈牙利雷定(Raiding, Hungary)。當時匈牙利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李斯特的父親是匈牙利人,母親是奧地利日耳曼族人,因此他有兩個名字,分別是匈牙利和德語兩種拼法。李斯特從小隨母親說德語,直到晚年才學會用匈牙利語寫作。

李斯特李斯特
李斯特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已臻化境的鋼琴演奏技巧,後來他更將這份才能發揮到各種樂事上。他除了是一位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之外,他還是批評家作家神父教師紈桍子弟。他既是音樂界的表率人物,也是角色複雜多變的人。

李斯特六歲起開始學習音樂,並於此後不久移居維也納,曾先後作為薩里埃里(Antonio Salieri,或譯薩列里)、車爾尼(Carl Czerny)、雷哈巴埃爾的弟子。

從少年時期開始,李斯特就韻事不斷。雖然他也不斷宣稱要脫離凡世皈依宗教,但直到晚年時他才正式付諸行動擔任教會基層僧職,人稱"李斯特神父",然而即使在當上神父之後依然韻事不斷,因而有人稱他是"披著僧袍的魔鬼"。

1823年,李斯特來到巴黎,受雨果拉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義文藝家思想的影響,嚮往資產階級革命。在音樂上他主張標題音樂,首創了交響詩體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響詩共十三部。

李斯特 17 歲時初至巴黎,結識了一位伯爵之女 "卡琳‧聖克里克 ",兩人一見鍾情相互愛慕,但這段姻緣卻不為伯爵所接受,最後則被硬生生地拆散,李斯特為此曾一蹶不振。

23 歲時李斯特結識達古德伯爵夫人,次年這位婦人遺棄親夫與李斯特雙雙私奔至瑞士,兩人並育有三名子女,其中的柯西瑪在長大成人後嫁給李斯特最得意的入室弟子漢斯 . 馮 . 畢羅,之後柯西瑪重蹈母親覆轍,遺棄親夫轉而投入華格納的懷抱。

李斯特李斯特
1847 年李斯特 36 歲時,開始淡出職業演奏活動轉而醉心於文學修養。在此其間,李斯特結識了另一位頗具文學素養的俄國貴族維特根斯坦侯爵夫人,後來兩人曾同居數年。

李斯特還受帕格尼尼的影響,創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鋼琴練習曲。他樹立了與學院風氣、市民習氣相對立的新的浪漫主義原則,並支持阿爾貝尼斯斯美塔那蕭邦柏遼茲華格納等作曲家的創作。相傳貝多芬聽了他的演奏後,非常讚賞他的天才,曾上台擁抱親吻李斯特,這成為李斯特音樂成長的佳話。

1848年起他常住魏瑪(Weimar),擔任了魏瑪宮廷樂長,並經常來往於羅馬(Rome)、布達佩斯(Budapest)之間。1876年他創建了布達佩斯國立音樂院並任院長。

李斯特於 1886 年去世,享年 75 歲。

三位樂壇宗師

白遼士

李斯特從白遼士處發掘了音樂色彩的意義,白遼士的作曲方式頗能迎合李斯特的口味,李斯特也希望在鋼琴創作上營造出白遼士管弦樂曲中的氣勢。

帕格尼尼:

李斯特李斯特
帕格尼尼給予李斯特的影響純粹屬於樂器技巧方面,李斯特在聽過帕格尼尼的現場演奏之後,決心要把帕格尼尼式的演奏效果發揮在鋼琴上,為此,李斯特訂下努力的兩大目標: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傾倒全場觀眾的本領。

蕭邦

李斯特從蕭邦處學得了鋼琴演奏的另一番意義:鋼琴除了可以賣弄技巧之外,更可以傳遞詩情,表達出更深的音樂意境。

李斯特創造了"交響詩"的樂曲形式並使交響詩的創作風潮席捲當時歐洲各地。李斯特對於樂壇另一貢獻就是他對主題變化的運用,在他的作品中,主題必須身兼多重使命,經過多次雕琢發展之後,原先的主題或以新的形式出現,卻無礙於聽眾對它的辨識。 

最重要的作品

李斯特創造了交響詩的形式,他一共創作了13首交響詩,又是現代鋼琴技術的創追者之一。

李斯特最重要的作品是《浮士德交響曲》《但丁交響曲》 、《匈牙利狂想曲》、交響詩《前奏曲》《馬捷帕》 、兩首鋼琴協奏曲、 《B小調鋼琴奏鳴曲》《12首超技練習曲》《旅行歲月》

最值得收藏的唱片版本

1. 卡拉揚(Karajan)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交響詩,包括《前奏曲》、《馬捷帕》、《塔索的悲傷與勝利》《第二號梅菲斯特圓舞曲》 、《匈牙利民歌幻想曲》、第二號和第五號《匈牙利狂想曲》, DG, CD編號415 967-2(兩張)或447 415-2,包括《前奏曲》、《馬捷帕》、 《第四號甸牙利狂怒曲》斯梅塔那《沃爾塔瓦》.

李斯特李斯特

2. 伯恩斯坦(Bernstein)指揮坦萊沃德(Tanglewood)節日合唱團、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奏演唱的《浮士德交響曲》, DG, CD編號447449-20

3.里赫特(Richter)演奏,康德拉辛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兩首鋼琴協奏曲,Philips, CD編號446 200-2,

4.貝爾曼(Berman)、演奏的《旅行歲月》全集, DG,CD編號437 206-2(3張)。

5. 博列特(Bolet)演奏的《12首超技練習曲》,Decca, CD編號414 601-2。

6. 齊夫拉(Cziffra)演奏的15首《匈牙利狂想曲》和《西班牙狂想》,EMI, CZSS 69003-2(兩張),企鵝評價三星。

7. 普列特涅夫演奏的《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由》《艾斯特莊園水的嬉戲》《沉思的人》 、 《第十五號匈牙利狂想曲》、《B小調奏鳴曲》。Melodiya,CD編號MCD172o

8. 齊伯爾斯坦(Zilberstein)演奏的《兩首敘事曲》《兩首傳奇》 、 《6首安慰曲》、改編自巴赫《幻想曲與賦格》 《即興曲》《國舞曲》 ,DG, CD編號447 755-2。

9. 格斯特指揮約翰學院合唱團(Atkinson, Tinkler,Royall, Kendall, Suart演唱,Cleobury管風琴)的《合唱彌撒》,Decca, CD編號430 364 - 2(與德沃夏克的《D大調彌撒》同為一張)。

10. 菲舍爾·迪斯考演唱,巴倫博伊姆伴奏的歌曲集,DG, CD編號447 508-2(3張)。

相關評價

李斯特李斯特
李斯特創作活動的進步的民主主義的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與匈牙利的民族解放運動相聯繫的。鋼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開的,正如圓舞曲施特勞斯、交響曲與貝多芬的名字分不開一樣。李斯特的作品多姿多彩、極富想像力,充分挖掘了鋼琴的音響功能,對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那個時代最傑出的鋼琴家,他對鍵盤音樂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他的後期作品中最早使用了20世紀才普遍採用的和聲語言。它的鋼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鋼琴曲的文獻寶庫。

李斯特所創作的十九首鋼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鋼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這些作品不但充分發揮了鋼琴的音樂表現力,而且,為狂想曲這個音樂體裁創作樹立了傑出的音樂典範。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賽人的民歌和民間舞曲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和發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這些樂曲結構精煉、樂思豐富活躍,音樂語言與音樂表現方法同匈牙利鄉村舞蹈音樂和城市說唱音樂有密切聯繫,樂曲的形式雖然不時的變化,可是音樂形象始終鮮明而質樸,體現了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完美統一。

他是最早把匈牙利民族音提高到世界水平的民族音樂家,他有愛國思想和民主思想,有積極要求變革生活的熱情,也有懷疑和失望的消極情緒,但占主要地位的常常是前者而不是後者。李斯特是蕭邦的同代人,但他離開祖國的時間比蕭邦更早,因此,他的思想和創作不能簡單地納入“民族樂派”。然而,作為一個匈牙利人,李斯特對祖國的事業真誠關注;民族的歷史和英雄人物,民間音樂的音調和節奏,在他的創作中都得到生動的反映和運用;加之他對東、北歐及俄羅斯青年作曲家的大力提攜和鼓勵,使他在歐洲民族樂派的發展上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他的祖國,人民始終尊崇他為偉大的“民族藝術家”。

李斯特痛恨貴族勢力,堅持與貴族平起平坐,一旦遭受無禮待遇,不論對象一概罷手不彈鋼琴。每當他彈奏時,若有人對他態度無禮,他必還以顏色,因此畢生得罪過不少皇宮貴族。李斯特有時宅心仁厚,但是瞬間又會變得十分傲慢。他愛慕虛榮,喜歡別人在耳邊阿腴奉承。他也是個勢利眼,一旦人們對他表示屈服,他的態度就會轉為慷慨大方。而凡是被他識出才華出眾的後進,他必定大力獎掖褒賞盡全力提拔。

李斯特李斯特
李斯特在十九世紀當時建立了炫技性、風格華麗的演奏典範。如孟德爾頌所說:「他的演奏確實無與倫比,我從未見過能夠在瞬間把音樂的感受傳達到指尖的演奏家,其音感之敏銳,當今世上難有匹敵。」

李斯特深知自己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特別是他能深刻地掌握住觀眾的心理,每件事都在他的算計之中,包括他懂得如何利用曲目,在演奏會現場撩起觀眾的情緒和注意力等等。因此他的音樂都是既大膽、又炫麗的樂曲,音樂效果都是經過他的細心安排而呈現出來的,他的作品栩栩如生、富有生氣,其立意則是在於驚世駭俗。

年代表

1811
10/22日生於匈牙利的來丁(Paiding)自幼學習鋼琴。

1820
第一次舉行公開獨奏會, 由於優秀的表現, 幾位觀眾被感動得慷慨的贈給他六年的學費, 因而父子同行前往維也納, 隨貝多芬的弟子側爾尼(Czerny)學習鋼琴, 隨沙利耶利(Salieri)學習作曲。

1822
經側爾尼嚴格的訓練, 已經熟練得可以看管弦樂總譜在鋼琴上彈奏, 最難的曲子也都能輕易的視奏。

1823
舉行了兩次成功的演奏會, 第二次貝多芬親自出席聆聽, 當眾吻他, 表示讚許。會見舒伯特。隨父親到巴黎, 原打算進巴黎音樂院, 但因為是外國學生而遭到負責人克魯皮尼(Che Rubini)拒絕, 但李斯特還是跟隨貝爾 (paer)和瑞加 (Reicha)學習作曲。

李斯特李斯特

1824
在巴黎的第一次音樂會上彈奏插曲(Condenza), 巧妙異常, 使管弦樂團團員們忘記了終止, 傳為佳話。訪問英國, 喬治四世御前演奏。
1827
父親去世, 母親來到巴黎居住, 李斯特以授課來維持母親的生活, 很快的就成為名師。第三次訪問英國。

他開始廣泛的閱讀和結交許多名流, 包括謝多柏良(Chatea Ubriand), 拉馬丁(Iam-artine), 維多胡戈(Vietor Hugo), 和桑得(Sand)。 對於聖西門安尼斯(St. Simonians)一般社會主義者的主張, 產生了興趣, 內心充滿了自由思想和革命傾向, 又和拉曼內斯(Lamaenais)等一般宗教及政治的作家互相認識, 和斐利奧茲與蕭邦成了密友。
1830
帕格尼尼(Pagnini)在巴黎表演, 給了李斯特一個很大的啟示, 李斯特要盡力把他在小提琴上的狂想發揮到鋼琴上, 為了展開表演的範疇, 把彈奏的技巧發展到那樣的難度, 那些匈牙利狂想曲就是這時孕育出來的。
1832
擔任威瑪宮廷的指揮, 每年前往三個月。
1834
和才色俱佳的女文學家瑪莉.達各爾柏爵夫人相識, 此期間舉行的音樂會, 大都是為了慈善募捐。
1835
達各爾柏爵夫人私奔瑞士, 兩人同居三年共生一男兩女, 長女布蘭丁於同年十二月在日內瓦出生。
1837
次女可琪瑪義大利科模湖畔的貝拉橋出生 (後來嫁給和斯堡落(Hans Beulos)再嫁華格納)。
1838
在維也納舉辦個人獨奏會, 博得驚人的聲譽。
1839
以旅行演奏家的身份, 走遍歐洲各地, 在羅馬兒子丹尼爾出生。
1844
與達爾各柏爵夫人因性格不合, 終於分手, 該年旅行到法國南部又遇到少年時代的初戀情人, 但她已婚, 而且很不幸福, 李斯特很同情她的遭遇, 於是作 Lchmoch-tehinen以表紀念。

李斯特李斯特
1847
春季在巴黎舉行獨奏會, 目的是和一位演奏家泰爾保在同一天晚上一決雌雄, 泰氏知道後, 自動將自己的演奏會取消, 李斯特大勝, 此次演奏會上, 竟然被來自基輔的卡洛琳公主愛上。 二月去基輔為慈善捐款局行演奏, 這時卡洛琳(尼古拉王子偉特金斯丹親王的妃子)於音樂會之後, 約李斯特在沃龍寧相間的別墅聚會, 兩人一見鍾情, 公主以文學和音樂的造詣修養, 使李斯特再度墜入愛河。
1848
與卡洛琳公主在威瑪同居, 這段期間, 李斯特完成了 [交響曲的形式], 寫了數百首各式各樣的作品, 使李斯特在浪漫派作曲家中, 佔了一席之地。
1856
開始往交響詩方面去嘗試, 起初根據拉瑪丁的一首小詩, 寫成[前奏曲], 同年又寫[奧菲歐], [匈奴戰爭]等, [交響詩]於是開始受人注意。
1859
遭受保守力量的非議和破壞, 於是辭去指揮職務, 但一直到1861年才離開威瑪。
1861
年50歲, 原想赴羅馬和卡洛琳公主舉行婚禮, 但遭教皇否決, 波折之後, 心灰意冷, 作品不多。
李斯特李斯特
1862
完成兩首浮士德插曲, [夜騎]和[鄉旅之舞]。
1863
發表第二號A大調鋼琴協奏曲, 及音樂會練習取兩首。
1865
入羅馬山上的修道院作修士, 把財產留給子女, 自己則去隱居, 公主則埋頭寫作, 直到終年。
1867
[匈牙利嘉勉彌撒]在姚瑟夫加冕典禮中演唱。Offertorium Benedictus
1869
接受薩克斯威瑪公爵和夫人的勸說, 每年分一部分時間到威瑪, 住在公爵特別為他設置家具的別墅裡, 一時之間子弟滿門, 並作各種宗教神劇。
1875
在本國創立[匈牙利音樂院], 晚年生活平靜。
李斯特李斯特
1876
該年瑪莉.達各爾伯爵夫人和喬治桑先後去世。
1879
李斯特成為阿爾巴諾牧師會會員。
1880~1885
桃李滿天下, 到處旅行但仍不忘作曲
1886
7/1日, 到處旅行, 聽取他自己作品的演奏會(包括一次在倫敦向他致敬的演奏會),以後又出席[雀斯坦與伊蘇笛](華格納作品)的演出, 更爲探視次女(華格納的妻子)而到拜魯特, 途中受寒而感風邪, 轉為肺炎, 於當月31日半夜去世, 葬禮尤其女可琪瑪在華格納的住宅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