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是目前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至今已有1700多年,於1984年6月出土。前有一個孔,用作栓繩子,後有兩孔作成木屐的形態。在朱然墓漆木屐沒有出土以前,一般認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發明的,通過朱然墓漆木屐的發現,證實木屐在中國通過唐文化東傳到日本,最後在日本逐漸使用。現藏於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館。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漆木屐前面是有一個孔栓繩子,後面有兩個孔作成木屐的形態。這個漆木屐和現在的木屐樣子差不多,當年在日本展出時候還引起了轟動。
出土地點時間:1984年6月,在朱然墓出土的一雙木屐
價值:是目前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
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中日之間就有了較為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在朱然墓漆木屐沒有出土以前,一般認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發明的,通過朱然墓漆木屐的發現,木屐在中國通過唐文化東傳到日本,最後被日本逐漸使用。

相關文獻

朱然墓位於馬鞍山市雨山區南郊安民村,1984年6月被發掘。該墓為土坑磚窒結構的古墓,坐北朝南,墓道位於墓坑正南,為階梯式。墓室位於墓坑中間,外側總長8.7米,寬3.54米,自南而北分別為甬道、前室、通道、後室。地面有兩層“人字紋”鋪地磚,墓壁採用“三順一頂”的砌法。甬道上有半圓形的拱頂和擋土牆,下砌封門磚。墓前室平面近正方形,有“四隅券進式”穹窿頂,頂上兩側有四個加固支撐的磚垛,後端有擋土牆。青灰色的墓磚上模印篆文吉語“富且貴,至萬世”、“富貴萬世”等等。墓內共出土了青瓷器漆木器銅器陶器等文物140多件和6000多枚銅錢,根據其中木刺和謁上的文字記載,可推斷出此墓為朱然墓。

朱然及其家族墓的一系考古發現,再現了東吳名將朱然的風采與當時的社會經濟和生活的魅力。朱然墓的發掘,被認為是有關三國時期考古的一項重要發現,在國內外產生了強烈反響。日本國家電視台先後兩次來朱然墓園拍攝大型文物系列片《三國萬里行》《中華五千年》,部分出土文物亦於1987年應邀赴日本巡展,引起了日本各界的濃厚興趣。尤其是朱然墓出土的一雙木屐,是目前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此雙木屐的出現,在日本反映很大,一些日本友人紛紛撰文探索日中文化歷史淵源。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中日之間就有了較為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1986年,朱然墓被 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初,朱然墓園成為第五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