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砂

望月砂

乾燥品呈圓球形而略扁,長9~12毫米,直徑6~9毫米。表面粗糙,有草質纖維,內外均呈淺棕色或灰黃色。質輕鬆易破碎,手搓之即碎成亂草狀。鮮者有惡臭,乾者無臭。味微苦而辛。以乾燥、色黃、不碎、無泥沙雜質者為佳。望月砂性味辛平,入肝、肺經,主要用於明目殺蟲,治目暗翳障、癆瘵、疳疾、痔漏等症;常用量3—9克。【功能主治】明目去翳,解毒殺蟲。【備註】野兔種類很多,其糞便均可入藥,但家兔糞便不供藥用。【產地】: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均產。

基本信息

簡介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

“望月”之名,乃出自嫦娥奔月的故事

,因嫦娥是與玉兔一同登月的。野兔常站立起來東張西望,觀察周圍動靜,古人以為它是敬拜隨嫦娥奔月的祖先;野兔的糞便

也由此而引申得名為望月砂。

野兔的糞便野兔的糞便

療效

望月砂望月砂

望月砂性味辛平,入肝、肺經,主要用於明目殺蟲,治目暗翳障、癆瘵、疳疾、痔漏等症;常用量3—9克。

望月砂·中藥材

【拼音名】Wànɡ Yuè Shā

【來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東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de;孫河兔(草兔)L. capensis L.;雪兔L. timidus L.,以糞便入藥。

望月砂望月砂

【功能主治】明目去翳,解毒殺蟲。主治目翳、痔瘡、疳積等。

【用法用量】2~3錢。

【附方】

治痔瘡:望月砂2錢,乳香5分,共研細末,空腹服,為一次量,日服2次。

治目翳:望月砂研面,每次5分,日服3次。

【備註】野兔種類很多,其糞便均可入藥,但家兔糞便不供藥用。家兔糞表面光滑、破碎後不顯草質,可資區別。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文名稱】:望月砂

【來源】:本品為山兔科動物華南兔Lepus sinensis Gray的乾燥糞便。

【出處】: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 第三冊

【來源】:本品為山兔科動物華南兔Lepus sinensis Gray的乾燥糞便。

【產地】: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均產。

【採收加工】:全年均可收集,但多在秋、冬季收集,收集後去淨雜草,泥沙,曬乾。

【藥材性狀】:本品呈圓球形,略扁,長0.6~1.5厘米,高0.5~1厘米,表面粗糙,有草質纖維,內外均呈淺棕色或灰黃色。體輕質松,易破碎,手搓即碎成草渣狀。氣無,味微苦而辛。以完整不破碎、色黃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辛,平。歸肺、肝經。明目,殺蟲解毒。用於目障生翳,疳瘡,痔瘺。常用量3~6克。

【附註】:1.蒙古兔Lepus tolia Pallas和東北兔L.mandschuricus Radde等野兔的乾燥糞便均可作望月砂入藥。2.家兔的糞便不能作望月砂入藥。

【功用】:歸肺、肝經。明目,殺蟲解毒。用於目障生翳,疳瘡,痔瘺。常用量3~6克。

【性味】:辛,平

【出處】出自《 本經逢原 》【拼音名】Wànɡ Yuè Shā 【英文名】Hare Dung, Hare Deporis【別名】 兔蕈 、 兔屎 、玩月砂、明月砂、兔糞 【來源】藥材基源:為 兔科 動物 東北兔 和 華南兔 等 野兔 的乾燥糞便。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Lepus mandschuricus Radde2.Lepus sinensis Gray3.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us(Gmelin)4.Lepus tolai Pallas5.Lepus oiostolus Hodgson採收和儲藏:9-10月間,野草被割除後,即可見到兔糞,掃取之,揀淨雜質、泥沙,曬乾。 【原形態】1.東北兔,體形較大,長44-48cm,重1.5-2.5kg。耳較短,向前折不達鼻端。後足略長於前足。尾短。其毛較粗。頭、背部冬毛為淺棕黑色,毛基為黑灰色。夏毛色更深。耳前部棕黑色,後部棕黃色,邊緣白色,耳尖黑色。後背部及臀部有較長的黑毛,隱郵斑點。腹部為純白色秘。四肢為淺棕黃色。屬背部黑色,下部污白色。2.華南兔,體形較小,體長34-44cm,重1-1.5kg。耳長6.5-8.2cm。尾短,不及後足長之半,長4-5.7cm。被毛短粗且硬。。頭部、背部沙黃棕色或棕黑色。毛基淡黑灰色,絨毛毛端棕黃色。長形針毛的亞洲部有一顯著的棕色環,毛尖黑色。耳前邊緣毛較長,耳尖和後緣的毛較短。頸部有一黃色區域。下體赭黃或淡黃白色。足、尾背部與背色相似。3.家兔,個體變異較大。一般頭部、耳較 野兔 為短,後肢亦然。毛色亦有多種變化,通常以純白色為多,耳尖無黑色。4.蒙古兔,體形中等,長約45cm,尾長約9cm,體重在2kg以上。耳甚長,有窄的黑尖,向前折超過鼻端。尾連端毛略等於後足長。全身背部為沙黃色,雜有黑色。頭部顏色較深,在鼻部兩側各有一圓形淺色毛圈。眼周圍有白色窄環;耳內側有稀疏的白毛。腹毛純白色。臂部為沙灰色。頸下及四肢外側均為淺棕黃色。尾背面中間為黑褐色,兩邊白色,尾腹面為純白色。科毛長而蓬鬆,有細長的白色針毛伸出毛被之外。夏毛色略深,為淡棕色。5. 高原兔 ,體形較大,毛長而蓬鬆。耳長,向前折顯著超過鼻端。全身背為暗灰色,毛細長面略帶波紋。臂部全為灰色細毛,中央較深而兩側較淺。頭部尤其是鼻部中央顏色較深,面頰及眼周色較淡。頸背呈淺灰棕色,頸腹為黃灰色。腹毛純白色。前肢為極淺的棕黃色,後肢外側棕色,足背白色。尾背方有一很窄的暗灰色區域,尾兩側為白色,並有灰色毛基。 【 生境 分布】生態環境:1.棲息于海拔300-900m的針闊葉混交林、林下灌木與草本植物茂盛之處。一般無固定巢穴,產仔時才有固定住所,白天多居於灌木叢、雜草或樹根旁,晚上出來活動覓食。吃樹皮、嫩枝及草本植物等。2.多棲息于山地丘陵的稀樹灌叢、雜草叢、墓地或農田附近多利用現存洞穴居住,洞口比較光滑,附近有成堆糞便。晝夜均有活動。以青草、樹苗和細嫩枝呀為食,尤喜青苗、豆苗和疏菜。3.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飼養。4.棲息於平原、荒草地、山坡灌叢、丘陵平原、農田和苗圃等地,並因季節不同,食物條件的改變而有所適移。常無固定的洞穴,白天常在較隱蔽的地方挖臨時的臥穴。以青草、嫩枝、樹皮、蔬菜及穀物、豆類等為食。5.一般棲息于海拔較高的 高山草甸 及草原地區。無固定洞穴,白天常在草叢活動,吃植物性食料。資源分布:1.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2.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3.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飼養。4.分布於東北、華北及寧夏、甘肅等地。5.分布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鑑別,圓球形而略扁,長9-12mm,直徑6-9mm。表面粗糙有草質纖維,內外均呈淺棕色或灰黃色。質累松,易破碎,手搓之即碎成亂草狀。鮮時有惡臭,乾燥後無臭。味微苦而辛。 【化學成份】華南兔糞便含尿素、 尿酸 、甾類、維生素A類物質。 【炮製】《一草亭目科》:洗淨,曬乾。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殘留草屑及砂石,篩去灰屑。 【性味】味辛;性寒【 歸經 】肝;肺經 【功能主治】去翳明目;解毒殺蟲。主目暗生翳;疳疾; 痔瘺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燒灰調敷。 【注意】孕婦慎服。 【附方】①治小兒痘疹,眼中生翳: 兔糞、 蟬蛻 、 木通 、甘草。煎湯頻服。(《攝生眾妙方》)②治翳膜: 兔糞十四粒,雌雄檳榔各一枚。同磨, 井花水 調服 。(《幼科準繩》)③治 痔疾 下血疼痛不止:玩月砂不限多少,慢火熬令黃色,為末,每二錢人 乳香 半錢,空心溫酒調下,日三、四服。(《姚僧坦集驗方》)④治卒得月蝕: 取兔屎,納蝦蟇腹中,合燒為灰,末,以敷瘡上。(《補缺肘後方》) 【各家論述】1.《 本草求真 》: 兔屎 能明目,以除目中浮翳,且 癆瘵 、五疳、 痔漏 、蠱食、痘瘡等症,服之皆治,亦由熱緒毒積而成,得此寒以解熱,辛以散結,故能服之有功,若陰氣上乘,目障不清,未可用焉。2.《本草蒙筌》:療痘生眼內成瘡,痔發腸頭下血。3.《綱目》:治目中浮翳,勞瘵五疳, 疳瘡 痔瘺 ,殺蟲解毒。 【摘錄】《中華本草》

有用的動物糞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