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合周期

地球所看到的行星視運動即是行星的公轉和地球公轉的複合運動稱為“會合運動”。太陽、地球和一顆行星或月球的相對位置循環一次的時間,稱為“會合周期”。

簡介

太陽、地球和一顆行星或月球的相對位置循環一次的時間,稱為“會合周期”。會合周期對於外行星來說就是行星相繼兩次合或沖經歷的時間;對於內行星來說就是行星相繼兩次上合或下合所經歷的時間。月球的會合周期即“朔望月”。

運算公式

行星運動的會合周期 S的近似運算公式是

對於地內行星,1/ S=1/ T-1/ E (1)

對於地外行星,1/ S=1/ E-1/ T(2)

以上兩個公式忽略了一個事實。即:行星的軌道是橢圓的。但由於八大行星的軌道都很接近圓,因此可近似認為行星的公轉速度是恆定的。

由(1)式可知,地內行星越接近地球,其公轉周期越大。因此,其會合周期就越大。即 T→ E, S→∞。

由(2)式可知,地外行星越接近地球,其公轉周期越小。因此,其會合周期越大。相反,地外行星越遠離地球,其公轉周期越大。因此,其會合周期越小。即 T→ E, S→∞, T→∞, S→ E。

式中 E是地球近點年的周期, E=365.2596天。 T是行星軌道周期。例如水星 T=87.97天,求出 S=115.93天;金星 T=224.701天,求出 S=583.924天。以下是太陽系各行星的會合周期。

行星名稱會合周期S/天
水星115.93
金星583.92
火星779.93
木星398.88
土星378.09
天王星369.66
海王星367.4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