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青銅尊盤

曾侯乙青銅尊盤

青銅尊盤,祭祀時就擺放到曾國國王的寶座前。與編鐘相比,雖然體積較小,但它的地位卻絲毫不亞於編鐘。尊盤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面的叫做尊,高30.1厘米,口徑25厘米;下面是一個大盤,高23.5厘米,口徑58厘米。尊盤合為一器,尊上鑄有28條龍,盤上鑄有56條龍,共84條。在尊上還飾有32條蟠螭,盤上飾有48條蟠螭。玲瓏剔透的蟠螭和鏤空花紋,形似朵朵雲彩,上下疊置,整件器物精美絕倫。尊盤上的龍和蟠螭象徵著大大小小的諸侯,這套青銅尊盤一直從先君傳到曾侯乙的手中,成為曾國的傳國之寶。

基本信息

概述

曾侯乙青銅尊盤曾侯乙青銅尊盤
曾侯乙“青銅尊盤”為戰國早期物品。尊高33.1厘米,口寬62厘米,盤高24厘米,寬57.6厘米,深12厘米。尊敞口,呈喇叭狀,寬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飾玲瓏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紋,形似朵朵雲彩上下疊置。尊頸部飾蕉葉形蟠虺紋,蕉葉向上舒展,與頸頂微微外張的弧線相搭配,和諧又統一。在尊頸與腹之間加飾四條圓雕豹形伏獸,軀體由透雕的蟠螭紋構成,獸沿尊頸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長舌垂卷如鉤。尊腹、高足皆飾細密的蟠虺紋,其上加飾高浮雕虬龍四條,層次豐富,主次分明。盤直壁平底,四龍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隻方耳,皆飾蟠虺紋,與尊口風格相同。四耳下各有兩條扁形鏤空夔龍,龍首下垂。四龍之間各有一圓雕式蟠龍,首伏於口沿,與盤腹蟠虺紋相互呼應,從而突破了滿飾蟠螭紋常有的滯塞、僵硬感。出土時尊置於盤內,兩件器物放在一起渾然一體。尊是盛酒器,盤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為一器,尊內盛摻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時酌以獻屍,賓禮時酌以飲客。整套器物紋飾繁縟,窮極富麗,其精巧達到先秦青銅器的極點。尤其是器上鏤空裝飾,透視有若干層次,系用失蠟法鑄造,即先用蠟做模,模外做范,加熱烘烤使蠟模融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一個空殼,再將青銅溶液澆灌至空殼內,就可鑄成所需的器物。這一發現,證實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尊和盤均鑄有“曾候乙作持用終”銘文。

簡介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要想成為一方霸主,武力是唯一條件。而當時在中國的長江一帶,楚國最為強大。楚王沒有急於吞併曾國,並不是因為曾國的實力,而是因為曾國藏有的寶貝讓其他諸侯國都望而生畏。
曾國的祭祀之日,祭祀禮儀卻非常隆重。各種規制的青銅禮器擺滿了祭台,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一套編鐘和一件酒器。
這套編鐘共65件,分三層排列,最上的一層叫鈕鍾,中間及下層的叫甬鍾,其中最輕的一件重2.4公斤,最重的一件重203.6公斤。編鐘象徵著禮樂制度,傳說只要擁有這套編鐘,便能夠重振禮樂。
而那件酒器是一套尊盤,擺放在當時曾國王侯乙的寶座前,與編鐘相比雖然體積較小,但它的地位卻絲毫不亞於編鐘。尊盤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面這個是尊,通高30.1厘米,口徑25厘米,下面是一個盤,高23.5厘米,口徑58厘米。尊盤合為一器,尊上鑄有28條龍,盤上鑄有56條龍,共84條龍,玲瓏剔透的蟠螭和鏤空花紋,形似朵朵雲彩上下疊置。此外,在這尊上飾有32條蟠螭,盤上飾有48條蟠螭,共80條蟠螭,整件器物上紋飾精美絕倫,尊盤上的龍和蟠螭象徵著大大小小的諸侯,這套青銅尊盤一直從先君傳到曾侯乙手中,成為曾國的傳國之寶。

文物來源溯源

曾侯乙青銅尊盤曾侯乙青銅尊盤
2000多年前,在中國的荊楚大地上有一個小國名叫曾,曾國在諸侯紛爭的夾縫中,卻如世外桃源般清幽,一派安寧。可是好景不長,不斷衰微的周王室已經無法挽回殘局,諸侯爭霸日漸頻繁,這時,占據著肥沃荊楚之地的曾國,也就成為各諸侯國想霸占的目標。
曾國與周王室同根,歷代國王也為“姬”姓,一直以來曾國都延續著周朝的祭祀禮儀。這天,又到了曾國的祭祀之日,別看曾國弱小,但祭祀禮儀卻非常隆重,各種規制的青銅禮器擺滿了祭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編鐘和一件酒器。
青銅尊盤被傳得神乎其神,據說曾侯乙因為擁有這個尊盤而具有了帝王之相,更有甚者說,只要得到這套尊盤就能夠成為真命天子,最終一統天下。這令當時所有諸侯國垂涎不已,鄰國楚國就一直想得到這件曾國的鎮國之寶,但因曾國與周王同姓,而且篤信傳說的楚王還對尊盤護佑曾國的傳說頗感畏懼,所以只能在曾國邊疆時常侵擾試探曾侯乙。
此時雖然正值曾國祭祀大典,可曾侯乙想起衰微的國勢,不由得臉上露出幾分傷感。一旁的一名官員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和他耳語了幾句,只見曾侯乙立即轉悲為喜。
祭祀結束沒幾天,曾侯乙就去面見楚王,並獻出一件禮物,這禮物不是別的,正是曾國的鎮國之寶———青銅尊盤。楚王大喜過望,很快就從曾國撤兵。
楚王得到青銅尊盤的訊息很快傳到了吳國。沒幾日,吳國就派使者面見楚王,假以慶賀之名對楚王說:“恭喜大王得到了尊盤,曾侯乙前日到吳國也向我王獻上一套尊盤,不知和大王得到的是否是一對,請大王賞賜一觀可否?”
聽了吳國使者的話,疑心甚重的楚王不由掂量起來,難道曾國的鎮國之寶還有第二件不成?為了弄清真假,楚王立即去找曾侯乙問個究竟。弄巧成拙遇大難令楚王意想不到的是,能言善辯的曾侯乙面對質問竟然說不出話來,楚王最終也沒有問出個究竟,悻悻而返。楚王越想越不對,盛怒之下一拍桌子,青銅尊盤一下摔在地上,竟然成了碎塊,這哪裡是青銅尊盤,斷口處竟然還有泥土碎屑。楚王大怒,立即謀劃出兵踏平曾國。
其實,吳王得知楚王得到青銅尊盤心生嫉妒,也知曉楚王疑心甚重,就略施小計,本想挑撥離間,可竟然弄假成真。而曾侯乙也不會想到,自己精心設計的圈套竟然被一個謊言揭穿了。
楚國的軍隊已經兵臨城下,曾國卻是一片死寂,就連把守城門的士兵也只有寥寥幾個人。正當楚王疑惑時,前方來報:曾侯乙駕崩。其實,楚王並不稀罕這弱小的曾國,他關心的只是青銅尊盤。他派人四處打聽,可是曾國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卻都說不知道。
原來,祭祀時官員對曾侯乙耳語的是造一個假的青銅尊盤送給楚國,騙過楚王以避免疆土紛爭。曾侯乙大喜,立即吩咐鑄造一套假的青銅尊盤。可是曾侯乙並不清楚,先王所傳鎮國之寶的鑄造工藝早已失傳,無法仿製出尊盤上精緻的鏤空雕龍和栩栩如生的蟠螭紋。然而,君王旨意不可違抗,工匠們只好另想辦法,在青銅爐中摻入泥漿,這樣易於製作而且便於模仿,造出的器物也非常逼真。就這樣,一套假尊盤送給了楚王。
可就是這假的青銅尊盤給曾國惹來了滅國之災。曾侯乙因此變得鬱鬱寡歡,身體也每況愈下,於是他吩咐在尊口上鑄造“曾侯乙作持用終”幾個字,並且秘密安排好自己的後事。不久,曾侯乙鬱悶而死,青銅尊盤也一同消失了。
為了找到青銅尊盤,楚王派人四處打探。很快,傳來訊息說,曾侯乙死後秘密下葬到離河邊不遠的一個地方。楚王立即派人到河邊尋找,終於挖到一塊鑄有“曾侯”字樣的器物碎片,楚王大喜,確信這裡就是曾侯乙的墓地,立即派人挖掘。
可是哪有什麼寶物,幾個膽大的士兵下去探尋,再也沒有爬上來,從此沒有入再敢探尋曾侯乙的墓地,也不再有人提起曾國的國寶青銅尊盤了。
一直過了2000多年,沉睡的曾國才從人們的記憶中被喚醒。1978年2月的一天,湖北省隨州市某部隊擴建營房時,一名戰士挖出一塊同地面顏色不同的褐色土塊,而且越挖越多。其中一名戰士愛好考古,憑著直覺他意識到,出現大面積的異常土層,很可能有地下古墓,隨後他馬上向上級進行了匯報。考古人員立刻趕到現場,經過幾天的發掘,果然發現地下有幾座棺槨,可當人們打開墓室一看,裡面只有幾具石棺。直到考古人員動用抽水機把墓室中的積水抽出,墓室的全貌才漸漸展現在人們眼前。墓室中居然有一大批珍貴的青銅器,青銅尊盤就在其中。
這套青銅尊盤分上下兩器,上面尊的頸部、腹部、足部都飾有細密的蟠螭紋,在頸腹之間有4條圓雕豹形伏獸,透雕蟠螭紋布滿整件器物,幾十條龍沿著尊的頸部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長舌垂卷如鉤。下面的盤有4個龍形蹄足,口沿上附有4隻方耳,也都裝飾有蟠螭紋。整套尊盤就是一件布滿龍的器物,具有非凡的王者之氣。
在尊的口沿上“曾侯乙作持用終”的銘文清晰可見。專家認定,這件精美的青銅尊盤是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曾國的一件青銅酒器,它正是當年和曾侯乙一同消失的青銅尊盤。這座古墓經研究證實,正是曾侯乙的陵寢,可是這些器物為什麼會藏在水中?難道是曾侯乙的計謀,將自己和寶物一同葬於水下以不被人打擾嗎?而這些金屬為什麼在水中幾千年都沒有生鏽,反而如新鑄的一般呢?原來,這一切都只是機緣巧合罷了。曾侯乙為了不讓曾國的寶物被掠走,就立下遺囑將自己秘密下葬,巧的是下葬沒多久,地下水就浸入到墓室中,把所有青銅器都淹在水下。這不僅躲過了盜墓這一劫,而且避免了與空氣接觸氧化,使之保持得更為持久,所以在出土時仿佛新鑄的一般。也正是如此,才在2000年後能重睹當年傳國之寶的風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