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石

曳石

曳石又稱“太平石”,因此,在後來形成的每年八月十五中秋夜,在霞浦縣一帶村莊都有開展大人小孩都可參加的“曳石”活動。召集在霞浦牙城、沙江、大京、三沙等村鎮,每逢中秋十一至十五又興起曳石活動,且演變成“竹溜”、“竹車”等比賽活動。這種在石鋪路面上用繩子拖石頭的“曳石”和“竹溜”、“竹車”等遊戲比賽活動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用這種活動來紀念戚繼光及義烏將士抗倭勝利,並祈求平安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

歷史背景

嘉靖年間,日本武裝海盜集團,屢次騷擾侵犯我國東南沿海,燒殺淫掠,禍害甚烈。閩、浙、軍民奮起抗禦。
初期沿海守軍望風逃潰,使倭寇長驅直人。朝廷急忙調兵遣將,大肆用兵。獨以戚繼光麾下義烏兵屢建奇功,最後肅清倭氛,威震四海。嘉靖四十一年,戚繼光率軍乘船從溫州出發,二十五抵達平陽(今浙江平陽)從平陽沿小路人閩。據腰浦縣誌·大事湖 (民國版)載:八月初一日,浙江參將戚繼光帥婺士八千至州(註:福寧州,即今霞浦),初六日,渡金垂。初七日入寧德。初八日早,抵章灣,師行淖鹵中,把總王如龍、朱璣、秦經國奮勇先登,殲倭眾千餘於橫嶼。

曳石活動的起源,據《霞浦縣誌·禮俗志》(民國版)記載道:舊傳,明嘉靖三(註:應為“四”)十二年八月,倭寇擾寧,戚南塘參將援兵出安(註:福安)、寧(註:寧德)兩邑,殆盡,郡城幾空。倭寇擬於中秋夜趁虛攻城,參將不得已以曳石計疑之。滿城燈光,人聲、石聲隆隆騰於郊野外,倭寇至塔旺街,聞聲急退。明日戚營大兵回郡,而城以保全,故曰“太平石”。
為了紀念這一史實,每值仲秋,霞浦縣城鄉民眾都進行這種活動,紀念“參將” (戚繼光),祝願“太平”,歷四百餘年延續至今。明代中葉,倭寇焚掠東南沿海。

史料記載

《霞浦縣誌·禮俗志》(民國版)還對曳石活動進行了細緻的記述:所謂曳石,系選一平面石,方二、三尺許,石旁夾以硬木,復以麻繩糾之使緊固,前方系以大麻繩,長數十丈,“後方系麻繩只丈余”屆時,挑選強健精敏的青壯年男子數十以至近百人,在前面“牽之快跑”,而選一兩人在後面“扶繩扶之”,“石上坐一健兒”,作為指揮“號令進止。”若是少年兒童“則牽小石”,形式相同,規模較小,行止如前式。大小約十餘隊,沿街吶喊,相互競爭,觀者塞途,間或兩石對沖,則互相爭道,摩拳擦掌,甚至各受重傷而不恤,如此蠻動,俗反稱“太平石”。每年自八月十一至十五夜晚,大小數隊,乃至十餘隊,沿街吶喊相互爭競,觀者雲集,盛況空前。

曳石活動

曳石活動所拖曳的石頭,早期是條塊石頭和圓形石磨盤。可能由於條塊石頭不易掌控和拖曳的緣故,現在已經不再使用。在沙江村所拖曳的石頭,有圓形的、方型的、還有“心”字形的。村里一塊歷史最久遠的八卦型石磨盤,這塊磨盤呈圓形,直徑64公分,由於被長期拖曳的緣故,現在厚度僅存18公分,通過八卦石磨盤側面中心的榫頭位置,可以推斷此塊石頭的原厚度不低於30公分。被磨蝕的底盤,真切地記錄下了歷史遺留的痕跡。
後來,曳石的形式也不斷得到改進和豐富,式樣更多,製作也更為精巧。除了“曳石”,還有“竹溜”、“木車”,以及集中諸優點的綜合大型曳石,下端大多裝上套軸響輪,而乘坐的人數也有所增加,還有“花樣曳石”。用竹製的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50公分至60公分長的圓桶整齊排列捆綁成四方型,在圓桶中灌人一定量的碎瓷片,採取這種方式,在拖拽中達到增強音響效果的目的。另一種是用50公分至60公分長的竹片整齊排列捆綁成四方型,用鐵釘由上訂下去,釘尖透出底部,採取這種方式,在拖拽中不僅能夠增強鐵釘與石頭摩擦產生出刺耳的音響效果,還能夠產生鐵釘與石塊在磨擦過程中發出的火花。後來由於水泥路的出現,為了避免破壞路面,人們又曾經嘗試著改用汽車輪胎,但是由於熱烈氣氛的效果不佳,終究都被淘汰了。
霞浦的曳石活動,早期在全縣沿海各鄉鎮十分盛行,甚至在寧德、福鼎一些沿海漁村也有開展。但是,現在其他地方已經基本絕跡了。據沙江村天后宮負責人俞孟申、朱立業介紹,沙江村的曳石活動,歷史以來都是由村天后宮牽頭組織開展的,並且從未間斷,它既是村天后宮的一項傳統娛樂活動,又是沙江村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每次的曳石活動,依舊例是由村天后宮組織發起的,一共有十支隊伍,每支隊伍由不同的自然村、街為單位自行組隊,隊伍人數少則40人,多則60人,年齡最小的15歲,最大的近50歲。由於曳石是一項強體力運動,所以隊伍中以20至30歲的男青年居多,個別村也有女青年積極踴躍參與。
對曳石活動的熱烈氣氛的感嘆,莫過於邑人清道光舉人李大琛的《中秋夜拽石歌》:秋夜月,白如玉,天街游,路屈曲。忽聞迎路聲鏗轟,何處飛來石碌碌?大石蹣跚橫巨鰲,六丈麻繩巧約束,蜂屯蟻聚為爪牙,中有健兒黑又禿,立於石之間,睅其目,坦其腹,昂其首,側其足,前推後挽,如輪蹄之輳輻。一聲么喝千雷鳴,驀地移山走王屋,又疑廣陵生夜濤,萬陣狂飆卷怒袱。摩肩鼓掌爭權奇,有時欹斜斷復續,縱橫十里挑煙雲,小石見之帖而伏。是時觀者如堵牆,滿城雜沓相馳逐。小橋深巷中,月明綺羅簇,入耳何磅破,驚猜屢回矚。鬧斷五更人未稀,譙鼓催人一何速。等閒將石棄路旁,吁喘轅駒氣侷促。噫嘻乎!銜石者冤,鞭石者酷,叱石者名山,枕石者空谷。今之戲石始何人?乃別成秋夜之遺俗。
古人對於中秋夜拽石的生動描述,已經成為空谷絕唱。現在的中秋曳石活動,是民俗活動最簡單的表現形式,也是最淳樸情感的表露宣洩方式。人們不甘落後,奮勇爭先,爆發力量,展示健壯體魄。它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現,是對平安幸福生活的禮讚,今人對曳石活動的持續開展,延續的是一場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尋求的是一份對生活安康的祈盼與追求,實現的是一段不應該被忘卻歷史的記憶與回顧,它是地方民俗和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中秋節傳統習俗相關知識

按照中國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民間中秋節有吃月餅、賞月、賞桂花、猜燈謎等多種習俗。

中秋節習俗

按照中國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民間中秋節有吃月餅、賞月、賞桂花、猜燈謎等多種習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