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界

曲界

曲界鎮位於徐聞縣境中東部,北面接和安鎮,東北面連錦和鎮,東接下洋鎮,東南連前山鎮,南與龍塘鎮毗鄰,西面與南華、勇士農場及下橋鎮接壤,西南與城南鄉交界。鎮政府駐地曲界圩,地處東經110°19′,北緯20°29′,距縣城27公里。全鎮總面積1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9695畝。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曲界曲界

曲界鎮境,明清時期,隸屬徐聞縣積善鄉民國初年沿清制;民國20年(1931年)設立曲界鎮,屬徐聞縣第二區(也稱上東區),區公所在曲界圩;民國30年裁區並鄉後,仍設曲界鎮。建國後,1949年末改稱仙曲鄉;1950年5月起屬第二區;1957年撤區後稱曲界鄉;1958年10月成立曲界人民公社(也稱衛星公社);1983年改為曲界區;1987年復稱曲界鎮。

曲界圩,形成於清初。集圩住戶中,外地人居多,故稱為“客界”(一說“客街”)。相傳清代錦囊圩一書生要到雷州府應考,爬山涉水走了一天才趕到客界圩,一打聽才知道考期已過,他十分失望,在店鋪牆上寫道:“曲水曲山,曲曲前途到曲界。”這是出句,尚缺下聯。第二天一高州人到此賣藝,終於信口對上:“高才高德,高高武藝在高州。”此事廣傳,由此“曲界”代替了“客界”。當時主街為南北走向,市民常發生糾紛。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寧海巡檢司從海安移駐曲界圩,加強治安管理,並將主街調整為東西走向。以武衛久安之意,更名為武安市(圩)。後又稱曲界圩。

基本概況

曲界曲界

該鎮境內的地形為緩坡台地,土類為磚紅壤土。屬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2.5°C,最低氣溫2.6°C,年日照時數1780.8小時。雨季集中,年平均降雨量為1996.7毫米,雨、旱季明顯,冬春季多,秋季多颱風。該鎮的田洋地區是火山湖盆地,長3.3公里,寬2.2公里,面積7.26平方公里。火山湖盆地下面蘊藏著豐富的硅藻土礦,總儲量達3.63億立方米,約1億噸。整個礦區硅藻含量達70—80%,有的地方高達90%等待開採。

曲界鎮轄曲界三河、高西、高坡、城家、仙安、鳳山、南勝、張疇、田洋、龍門、愚公樓、石靈溪等1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及大堝農場、板橋農場。全鎮有100條自然村。鎮政府駐地的曲界圩,現有主要街道8條,總長5公里;郵電大樓1幢4層,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安裝程控電話6102門;有年供水量60萬噸的自來水廠1座,供水管網總長5公里,自來水塔2座,可供應機關單位和居民的生活用水。有3.5萬伏和11萬伏變電站各1座,鎮境內已實現用電照明。圩區人均住房面積22平方米。

曲界鎮曲界圩,是縣境東中部公路交通樞紐。東北面有公路通錦和、外羅、新寮三鎮,東面有曲界至下洋線,東南有曲界至前山線,西面有通往縣城的省級標準柏油公路連線207國道。全鎮有運輸單位35個,運輸聯合體3家,客、貨運汽車67輛。每日有開往縣城、前山、錦和、外羅鎮的客運班車共22班次。

曲界鎮以發展民營經濟為契機,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招商引資項目有:徐聞縣通達果汁有限公司、廣州眾緣生物有限公司、喜得樂罐頭食品有限公司、美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及11萬伏變電站。曲界鎮工業方面有鳳梨罐頭、小五金、農機修理、縫紉、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在農業方面,有甘蔗、鳳梨、水稻、木薯、水果、茶葉、蔬菜種植等。曲界圩日為農曆二、五、八,交易農副產品有稻米、山貨、果蔗、禽畜、竹藤製品、日用木器、鳳梨罐頭、炮竹製作、小五金、農機修理、縫紉等等。曲界圩的商業貿易相當活躍,有專業市場2個,總面積56320平方米,全鎮商業戶共601戶,其中國營24戶,集體36戶,個體541戶。集市貿易成交額1556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7810萬元。

教育建設,有完全中學1所,國中1所,國小15所,幼稚園5所,在校學生9281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全鎮有文化娛樂場所10處,其中電影院1座,文化室6間,老人活動室1間。醫療保健設施有衛生院1所,個體衛生醫療點14個。民眾文化生活有唱雷歌、舞獅、舞龍、文學創作等。

曲界的特產

曲界鳳梨、茶葉、金銀花等特產聞名遐邇,鳳梨尤為出名。被譽為“中國鳳梨之鄉”。廣東省徐聞縣是中國鳳梨生產第一大縣,全縣鳳梨種植面積20萬畝,年產量達25萬噸。徐聞縣的曲界鎮鳳梨種植面積占了全縣的50%,此起彼伏的山丘上是無邊無際的鳳梨園,被稱之為鳳梨的海,該鎮生產的鳳梨果大,汁多、肉脆,味甜,尤其是愚公樓鳳梨品質更為優秀,在東南亞一帶享有盛譽,被稱為“中國 公樓鳳梨”。在徐聞流傳有這么一句話:徐聞鳳梨冠全國,曲界鳳梨半徐聞。因而,曲界鎮稱農業部命名為“全國名優鳳梨生產示範基地。”

產業發展

曲界曲界

為更好地發展鳳梨生產,徐聞縣委、縣政府立足實際,做大做強鳳梨文章,抓鳳梨良種良法,打造鳳梨品牌;抓招商引資,引進通達等鳳梨加工項目,不斷拉長鳳梨產業鏈;抓市場流通,建設鳳梨交易中心,培育流通隊伍,開拓國內市場,徐聞鳳梨走出“深閨”,遠銷全國各地。由於找準了發展路子,曲界鳳梨迎來旺市。曲界鎮鳳梨種植面積已發展到8萬多畝,全鎮1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近200個,有的種植大戶鳳梨種植面積達到1000多畝。種植鳳梨富了曲界人。

據統計,2007年年1到5月份,曲界鎮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到4.9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3.42億元增加了1.51億元。另據了解,曲界鎮今年1到5月份,存款超100萬元的鳳梨種植戶大有人在。據一位在該鎮做農資生意的當地人透露,他今年1到5月存款75萬元。曲界農民收入大增的原因何在?該鎮分管農業的領導說,主要是路子對,市場暢通價格穩定。今年該鎮鳳梨畝產量平均8000斤,最高達到1.2萬斤,並且今年鳳梨價格也較去年好,平均價格1.2元/公斤,高時賣到2.4元/公斤。他還反映,在鳳梨收穫時節,在曲界鎮鳳梨交易中心,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熙熙攘攘,運載鳳梨的各種車輛每天進出上萬次,一天交易量達2萬噸左右,一天有3000輛左右大貨車的鳳梨運往全國各地。

曲界鳳梨“遠嫁”中東。馬旭東等三名中東客商慕名來到“全國鳳梨之鄉”徐聞縣曲界鎮大量採購鳳梨,對曲界鳳梨讚不絕口。曲界鳳梨鮮果走出國門,香飄中東。徐聞縣被授予“中國鳳梨產業龍頭縣”,面積、產量居全國之冠。鳳梨種植面積25萬畝,年產量達40多萬噸,上市高峰期在每年2月至6月,約占總量的80%。曲界鎮鳳梨種植面積6.5萬畝,是該縣鳳梨第一鎮,號稱“鳳梨的海”。

馬旭東等人於與另外兩位中東商人一起趕到曲界鳳梨交易市場,以市場價格大量收購鳳梨鮮果。據悉,在中東地區一個0.9千克的曲界鳳梨,最低可以賣到7元人民幣。

生態建設

曲界生態園區

徐聞縣曲界鎮和廉江市河唇鎮被省環保局命名為2007年度“廣東省生態示範鎮”,一舉填補了該市“生態示範鎮”創建空白。至此,全市自開展創建活動以來共創建了省級生態示範區(場、園)35個,市級生態示範村99條,省級生態示範鎮2個。

據悉,省環保局1999年部署在全省開展創建“生態文明村(鎮)”活動,湛江市從2002年開始組織開展以“四通五改六進村”為主要內容的創建生態文明村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05年,市環保局按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的原理及堅持以人為本,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的原則,向市政府建議在全市開展創建“生態示範村(場、園)”活動。市政府高度重視,決定從當年開始在全市開展創建“生態示範村(場、園)”活動,並同意連續3年每年由財政撥款100萬元作為獎勵和評審工作經費。在創建過程中,市環保局先後指導創建了徐聞縣後寮村、雷州市唐宅寮村和廉江市屋仔村等一批生態示範村。生態示範村的典範作用,不僅有效推動了農村治污保潔工程的開展,保護了農村的生態環境,還促進了資源的合理利用,發展了綠色農業,使農民增加了收入,也使生態文明村的創建工作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