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街鄉

曉街鄉

曉街鄉位於縣城東部,東毗涌寶鄉,西鄰愛華鎮,南與茶房鄉連壤,北與茂蘭鄉隔河相望。東西最大寬度15千米,南北最大長度22.5千米,總面積250.4平方千米。鄉政府所在地海拔1360米,距縣城25.5千米,直線距離13千米。屬於亞熱帶高氣壓帶,地形複雜、海拔差異(最高點2485米,最低點1030米),立體型氣候突出。適宜多種作物種植。

基本信息

(圖)曉街鄉曉街鄉

歷史

(圖)曉街鄉曉街鄉

曉街鄉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曉街是雲縣地下黨革命活動的發起地,1949年7月,曉街人云南大學學生李珪(中共黨員)、昆明人雲南大學學生羅志中、張展英和昆明人雲南師範學院學生楊執等人根據上級黨組織的指示到曉街開展地下革命活動,建立黨組織,發展黨員,發展生產,建設美好家園。長期以來,在253.11平方公里的沃土上,鄉黨委、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把加強班子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目標,堅持“團結、務實、高效、廉潔”的工作準則,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高人均富裕度,改善人的居住質量,最佳化人的創業環境”三大核心目標,緊扣縣委“一二一”發展戰略,按照建設“雲嶺先鋒”工程要求和全鄉“一基四業”發展思路,帶領勤勞勇敢的人民解放思想,創新工作內容和形式,著力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突出產業拉動經濟發展的作用,打好產業興鄉攻堅戰,統籌社會事業,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

地理位置

(圖)曉街鄉 曉街鄉在中國的位置
(圖)曉街鄉 曉街鄉在雲南省的位置

資源環境

曉街鄉海撥落差很大,氣候差異也很大,具有典型的立體氣候特徵。全鄉經濟以農業經濟為主,是典型的農業鄉鎮,在鄉內宜於多種作物的種植,也宜於多種畜禽的養殖。
在生態環境方面,曉街鄉生態環境恢復很快,自從國家施實退耕還林政策以來,全鄉幹部民眾積極性很高,生態恢復很快,原先水土流失最為突出的“四十八道河”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保護生態已成為全鄉幹部,民眾一種自覺的行動。

農業

(圖)曉街鄉曉街鄉
位於雲縣縣城東部的曉街鄉立體氣候顯著,適宜多種作物生長,全鄉20個村除低熱河谷的4個村部分村組不適宜泡核桃生長外,其餘村組都適宜發展泡核桃。2006年以來,曉街鄉黨委政府按照縣委種好一棵小康樹的戰略部署,立足鄉情,結合實際,在適宜泡核桃生長的海拔地區大力發展泡核桃種植,為高寒山區農民增收致富打牢物質基礎。
2007年,曉街鄉把泡核桃種植作為鄉黨委政府的重要中心工作,加強領導,統一部署,在全鄉掀起了大幹泡核桃產業新高潮。為有效推進工作,加快種植進度,曉街鄉成立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的責效機制,並在政府機關抽調了素質好,作風紮實的幹部深入村組進行工作指導和督促。同時,要求廣大黨員幹部以一帶十(即一名黨員幹部、村組幹部帶10戶農戶)搞好泡核桃種植工作任務,並把相關泡核桃種植技術帶進課堂,通過廣大師生帶動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曉街鄉已完成泡核桃坑塘開挖6.02萬畝,其中低產林改造2.7 萬畝;完成鐵核桃點播2.62 萬畝,超額完成了縣委政府下達的泡核桃坑塘開挖任務。據曉街鄉負責人介紹,目前曉街鄉以調苗到位10萬株,調苗期間,曉街鄉將以鄉鎮林業站技術人員為骨幹,對廣大農民進行泡核桃種植、嫁接、修剪、施肥等方面的種植管理培訓,讓泡核桃種得下、活得了、長得好,及早發揮經濟效益。

經濟

2007年實現國民經濟總收入9358.46萬元,其中農業收入4744.62萬元,林業收入354.36萬元,牧業收入2580.17萬元,漁業收入3.4萬元,工業收入269.03萬元,建築業收入257.6萬元,運輸業315.71萬元,商飲業收入135.49萬元,服務業收入75.2萬元,其他收入622.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22元,實現糧食總產1327.2萬公斤,農民人均占有糧食354公斤。

特色產業

全鄉立體氣候突出,按海撥布局了上、中、下三線產業帶,建成5個萬畝產業“基地”,即:核桃木瓜茶葉甘蔗紫膠
在全鄉的種植髮展中,將突出核桃種植這一優勢,全鄉將建成10萬畝的泡核桃基地,計畫2008年全面完成,其中2007年將新種植完成6萬畝,使核桃成為全鄉經濟發展中的“小康樹”。
以生豬為主的養殖業發展良好,2006年底完成生豬出欄76284頭,大牲畜出欄1452頭,家禽出欄23萬隻,全年畜牧業總收入2580.17萬元。

人文地理

(圖)集市集市
曉街
曉街集市一百多年前就已形成,街期空五趕六,習慣上趕鼠馬街。民國時期街道寬不到兩丈,長不足百米,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小街”。街道兩邊都是民房,開始街面是泥土地面,每逢雨天,街面就成一片泥地,叫人難以下腳。民國時,由鄉公所出面發動民眾,捐工獻料鋪成石塊街面。街尾建有衙門,街頭建有“聖諭壇”,壇內塑有劉備、關羽、張飛及土地神像。街口建有一道工藝很美的“柵子門”,形如兩座小塔,用磚、石建成,後來於五十年代先後被毀。曉街的街道雖小,但街人不少。歷有茶房、涌寶、雲城、茂蘭、巍山、南澗、祥雲等地的人到此趕街,每街八、九百人,把狹小的街道擠得嚴嚴實實。清朝末年,街道設有木柴市場、牲畜市場、紅塘市場、百貨市場、飲食攤點、大牲畜市場等,布匹百貨菸酒、糖茶、蔬菜、瓜果遍布街市。1952年後,街面上陸續建起銀行服務組、試點供銷社、郵政代辦所、信用合作社等全民、集體服務行業,使街子逐漸恢復生機,1957年後,愛華至曉街,曉街至茶房,涌寶等公路相繼修通,給曉街帶來了繁榮的局面。現如今,街面上肉鋪、湯鍋、油粉、米線、理髮、補鞋、電器修補、小百貨鋪等約100多個,商品品種約200至300種,每街上市的生豬約300頭到400頭,大牲畜在60頭至100頭之間,上市商品總值約40萬元,街市繁榮擁擠,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圖)烈士墓烈士墓
烈士墓
又名老高碑,位於萬佑街西北約五百米處,是征糧工作隊隊長許兆根迫令潘緒等人修建的。自1987年曉街鄉在此山開墾萬佑茶園後,烈士墓周圍都種上了茶。烈士墓高5.6尺墓基長6尺,寬3.6尺,為土石混砌,上都是一花崗岩方柱,刻有:山西省沁園縣二野四兵團十四軍四十師一二○團高治國烈士之墓,一九五一年二月四日立”。當地民眾把烈士墓取名為“老高碑”,以次表示對高治國烈士的崇敬和深切懷念。三岔河大籠樹
三叉河村後丫口上有一棵根圍14.3米,直徑4.4米樹冠蓋地552.25平方米的大緬樹.此樹是一百多年前阮、馬二氏(三叉河人)趕騾、馬到阿瓦山做生易馱回來的兩棵樹苗(一姓馱回一棵),為了表示兩姓人的友誼常青,他們把兩棵樹苗栽在一起。現在已是根深葉茂合為一體。此樹每年只有一方落葉(東、南、西、此方),四年輪通一次。所以,此樹就顯得四季常青。50年代初曾整樹落葉過兩次。當地有不落葉的一方人民少災少難、清潔平安之傳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此樹附近樹林較深,常有豺狼毒蛇出沒,而且樹根有一洞,有人曾見大蛇出入,後人們怕蛇出來傷害人畜,用一磨壓在洞口,(至今還在)。為求蛇不出來傷害人畜,樹旁村民每年二月初八都要到大樹根祭獻一次(解放後不再祭獻)並把大蛇叫做“籠”,(神的意思)樹叫做“籠樹”。
歷史事跡
曉街鄉是雲縣地下黨活動的發起地。1949年7月,曉街人雲南大學學生李桂(中共黨員),昆明師範學院學生楊執中,昆明人云南大學學生羅志中和張展英等根據上級黨組織的指示到曉街鄉開展地下革命活動,建立組織,發展黨員。

基礎設施

(圖)沼氣燈沼氣燈
全鄉共有水庫、水塘105個,畜水能力共214萬方,其中最大水庫為小竹箐水庫,畜水能力為110萬方。全鄉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電、通電視、通電話。國道214線及大朝山電站對外公路穿越全鄉共28公里,鄉政府所在地離雲縣縣城為25.5公里,交通較為便利。
全鄉共建成人畜飲水工程119件,已解決了2.67萬人及2.23萬頭大生畜的飲水問題。
全鄉以月牙村、團山村、曉街村老許村為重點,全面推廣沼氣的使用,現已共建成沼氣池973座。
全鄉有鄉中心衛生院1個,20個村都有村衛生室。
全鄉轄區內共有4個街場,即:曉街、萬佑、新街、月牙地。

下轄村

曉街村 老棚村 大墳村 老許村
慢籠村 麥場村 松坡村 四家村
燈盞村 八角村 邦烘村 昆頂村
萬佑村 快樂村 蘆稿村 新聯村
老普村 團山村 月牙村 下村村

人口衛生

(圖)衛生院衛生院
全鄉現有人口37485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34524人,參合率達 92.1℅ 。鄉鎮內有衛生院1所,有村級衛生室14所,曉街鄉衛生院成立於1965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預防、保健臨床醫療為一體的綜合醫院。全院現有職工18人,其中技術人員17人,本科學歷3人,專科11人,中專4人,獲得中級職稱2人,初級14人,全院占地面積4.36畝,房屋建築面積2274平方米,業務用房1078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210萬元,醫院內設內兒科、外科、五官科、放射、B超、婦產、藥劑、財務、合作醫療辦。主要服務項目有各種內兒科的診斷、治療,外科闌尾切除、膽囊切除、胃大部切除、膀胱取石、四肢骨折、婦產科。主要檢查項目有B超檢查、X線檢查、心電圖檢查、各種常規化驗檢查。全院2006年服務門診10420人,出院人數730人,業務收入112萬元,衛生責任目標考核名列前茅。全鄉有計畫生育服務站一所,工作人員5人,技術人員 3人,為二十個村共7652個育齡婦女提供計生醫療服務。

文化教育

全鄉現有完全中學1所,中心校2所,二十個村共有32個校點,107個班,在校學生數達2734人,共有教職工201人,全鄉國小入學率達99.92%,中學入學率達96%。
曉街中學成立於1985年,學校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教學樓2幢,新建有學生宿舍樓1幢,教師辦公樓1幢,教師宿舍1幢。學校設有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各1間,圖書閱覽室1間,存書13600冊,現有微機室1間,共裝有30台微機。能容納79人的多媒體教室1間,遠程教育室1間。全校共設18個班,在校學生總數1162人,學生入學率達96%,2006年高中升學率達58.2%,在校教師69人,專業結構齊全,其中獲高級職稱4人,中級18人,本科學歷15人,專科54人。學校1999年被評為市級文明學校,2000年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

教育機構

曉街鄉萬佑完小
曉街鄉萬板國小
曉街鄉下村國小
曉街鄉四家國小
曉街鄉團山完小
曉街鄉大墳國小
曉街鄉大村國小
曉街鄉大邦谷國小
曉街鄉小村國小
曉街鄉新聯國小
曉街鄉新街國小
曉街鄉昆頂國小
曉街鄉月牙國小
曉街鄉燈盞國小
曉街鄉田壩國小
曉街鄉老甫國小
曉街鄉老許完小
曉街鄉蘆稿國小
曉街鄉茅糧希望國小
雲縣曉街鄉曉街完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