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濕交阻證

暑及暑證暑為夏天的主氣,與火、熱有共性,均屬陽邪,但暑邪引起的暑病有季節性或多在烈日、高溫環境下發病,且無內暑。

病證

惡寒發熱,惡寒輕,發熱重,頭脹,胸悶嘔惡,汗出,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

暑的性質和特點

(1)暑為陽邪,其性為熱:感暑而病表現高熱、口渴、脈洪等一源火熱徵象。
(2)暑氣升散,耗氣傷津:升散則腠理開,汗出而易傷津、耗氣,津傷則口渴,心煩、尿短,氣傷則倦怠無力,甚至卒然暈倒。
(3)暑多挾濕:暑天多雨、潮濕,且因炎熱而食生冷,易傷脾胃,脾失健運,濕從內生,故暑病易挾濕,有四肢睏倦,食欲不振,胸悶,噁心嘔吐,腹瀉等表現。
常見的暑證
(1)傷暑:身熱,多汗,頭痛無力,氣少倦怠,噁心、胸悶、口渴喜飲,脈虛數,治宜解表清暑。
(2)中暑:突然發病、頭暈痛,噁心嘔吐,身熱,,煩躁,無汗,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厥冷,脈大而虛,或虛而數。治則:急用芳香開竅,醒後用甘寒清熱。
病機分析
暑性炎熱,迫津外泄,出現惡熱、口渴、汗出、尿黃;氣隨汗泄,則身體疲乏,脈虛數;暑熱熾盛,可見舌紅、苔黃。中暑多為夏季人在烈日或高溫下勞作過久所致。暑熱炎蒸,上擾清竅,內灼神明,因而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暑熱傷及筋脈,筋脈拘急,故見牙關緊閉,四肢抽搐;暑熱灼傷營陰,則舌絳乾燥,脈濡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