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阻

濕阻

濕阻是指濕邪阻滯中焦,運化功能減弱,以脘腹滿悶,肢體困重,納食呆滯等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外感病。古代又稱為“濕證”、“濕病”、“傷濕”。濕阻之病,在江南、沿海等潮濕地區,尤其是在夏令梅雨季節較為常見,因其身困食少,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中醫藥對濕阻病的治療有較強優勢,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基本信息

簡介

"濕阻是指濕邪阻滯中焦,運化功能減弱,以脘腹滿悶,肢體困重,納食呆滯等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外感病。古代又稱為“濕證”、“濕病”、“傷濕”。
濕阻之病,在江南、沿海等潮濕地區,尤其是在夏令梅雨季節較為常見,因其身困食少,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中醫藥對濕阻病的治療有較強優勢,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素問·生氣通天論》《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等許多篇章對濕病的病因、臨床特徵都有所討論,指出外濕“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困阻中焦等。漢《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並治》專門討論了內、外濕病,尤其是外濕致病的種種表現以及治療法。並提出了治濕病的三項禁忌。宋《重訂嚴氏濟生方,諸濕門》指出治濕病“唯當利其小便”。明《景岳全書·雜證謨,濕證》對濕證的病因有出於天氣者、有出於地氣者、有由於飲食者進行了論述,提出“辨治之法其要惟二,則一曰濕熱,一曰寒濕”。清代溫病學派對濕邪致病的病因、病理、治法、方藥都有較大的發展和補充。如《臨證指南醫案·濕》中,從外濕、內濕兩方面闡述濕邪致病的機理,以及由於感邪和體質不同,其病理屬性的轉歸亦有區別。又如《溫病條辨,中焦》重點敘述濕邪與中焦脾胃的發病關係及濕病的病理轉化。
濕阻為病,可見於許多疾病的過程之中,由於濕邪阻滯的部位不同,臨床的病理反應亦不一致,如有濕阻經絡、濕阻三焦、濕阻募原、濕阻氣分、濕阻脾胃等,本節濕阻討論僅涉及濕阻中焦脾胃,其他各種病證,均不屬本節的討論範圍。西醫學中的胃腸功能紊亂等,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

發病機制

不論外濕、內濕,在疾病的過程中,有濕邪從寒而化,亦有從熱而化的病理變化趨向。形成濕邪寒化和熱化的不同病理變化的主要條件:(1)感邪性質或環境。如在高溫高濕的環境,或天暑地蒸,或嗜食酒酪所致,濕邪多從熱化;或居於陰冷卑濕之地,或嗜食生冷所致,濕邪多從寒化。(2)體質差異。凡面白陽虛之人,一旦感受濕邪,濕易從寒化,成為寒濕之證;面赤陰虛之人,一旦感受濕邪,易從熱化,成為濕熱證。(3)脾胃狀態。素體脾胃虛弱者,感濕易從寒而化;平素胃中積熱火盛者,感受濕邪易於熱化。(4)治療用藥。若過用寒涼之品,濕邪易於寒化;妄用燥熱之劑,濕邪易於熱化。濕從寒化,多易損傷脾陽;濕從熱化,多易損傷胃陰,這又是濕邪寒化或熱化後的病理髮展趨勢。但濕為陰邪,性粘滯重濁,濕勝則陽微,濕從寒化,乃是濕邪致病的主要發展趨勢,故濕阻在臨床表現上,寒化者多於熱化。
分類分型
濕阻的辨證要點在於分清寒熱,即寒濕證與濕熱證。兩者的共同表現有脘悶,身重,納呆,苔膩,脈濡等,兩者的鑑別則可從體溫、口味、舌苔、脈象等方面進行比較。寒濕證身重而惡寒,脘腹痞悶,喜揉按,口中淡而無味,或有甜味,便溏,舌苔白膩,脈濡緩;濕熱證身重而有熱,脘痞似痛,不喜揉按,口中苦而粘膩,尿赤,舌苔黃膩,脈濡數。

臨床表現

"診斷依據
1.發病於江南、沿海等潮濕地區,發病於夏令梅雨季節
2.起病緩慢,病勢纏綿,病程較長。病位固定不移。
3.以肢體困重,脘腹滿悶,飲食呆滯,舌苔膩濁,脈濡等為主症。
4.實驗室理化檢查,各項指標數據大致在正常範圍內,多無器質性改變依據。
鑑別診斷
濕阻病主要應與濕溫病相鑑別。他們在感受病邪濕邪、發病季節、臨床症狀、病勢纏綿等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但二者是不同的病變,須加以鑑別。濕溫病雖亦發於夏季,具有身重疼痛,胸脘痞悶等症,但濕溫屬溫病範疇,病邪以暑濕、濕熱為主,其病狀發熱甚且稽留不退,病變始留戀於氣分;進而會向營血傳變,變證較多而病情較重。濕阻病病因以濕邪為主,症狀以脾胃功能障礙為主,發熱不甚、甚至無發熱,病情遠較濕溫病為輕,一般不會發生傳變和變證。

治療方案

"治療原則
治療本病,一是祛濕,一是運脾。祛濕即是祛邪,祛除困阻脾胃之因,運脾即是恢復被困之脾胃功能。祛濕有助於運脾,運脾也有助於祛濕。
1.祛濕《本草綱目·十劑》有“風藥可以勝濕,燥藥可以除濕,淡藥可以滲濕,……濕而有熱,苦寒之劑燥之;濕而有寒,辛熱之劑燥之。”的記載。可見其主張用風藥、燥藥、利藥以祛濕。臨床根據濕是否寒化、熱化,最常採用芳香化濕、苦溫燥濕、苦寒燥濕治法,不論寒化、熱化,均須佐以淡滲之品,有時亦佐以風藥以勝濕。
2.運脾運脾泛指運脾、健脾、醒脾等法以健運脾胃,恢復脾之運化水濕之功能,故《證治匯補·濕症》說:“治濕不知理脾,非其治也。”脾虛生濕為主者,治以健脾,佐以化濕;濕困而脾運呆頓者,治以醒脾、運脾為治,兼以化濕。濕從寒化,傷及脾陽者,除苦溫燥濕外,還應配合溫運脾陽之法。濕從熱化,傷及脾陰者,又當化濕養陰並治,清熱化濕而不傷陰,生津養陰而不助濕。
總之;治療濕阻,方藥應以輕疏靈動為貴,輕指劑量宜輕,輕可去實;疏指應疏利氣機,順其脾胃升降;·靈指方藥有效,結構靈活;動指方藥不宜呆滯,忌用膩滯之晶。輕疏靈動,一則可使濕邪得以透達,再則可使脾運得以健旺。正如《臨證指南醫案·濕》說:“總以苦辛寒治濕熱,苦辛溫治寒濕,概以淡滲佐之,或再加風藥,甘酸膩濁,在所不用。
用藥原則
·濕困脾胃
症狀:肢體睏倦而重,或頭重如裹,胸悶腹脹,納食不香,口中粘膩無味,便溏,或有形寒,舌苔白膩,脈搏濡滑。
治法:芳香化濕。
方藥:藿香正氣散
本證主要指濕從寒化的寒濕證,代表方為藿香正氣散,具有很好的化濕功效。方中以藿香、紫蘇、陳皮、白芷芳香化濕;厚朴、法夏、白朮苦溫燥濕;大腹皮、茯苓淡滲利濕。集芳香、苦溫、淡滲於一方,並配合桔梗宣通肺氣,甘草甘緩和中,共奏溫化寒濕之效。若口有甜味者,加佩蘭以加強芳香化濁之力。若兼見食滯噯腐吞酸者,加用山楂、神曲、雞內金消食化滯。若腹脹便溏者,合用平胃散,以增強健脾燥濕的作用。若兼有表證寒熱者,加荊芥、防風辛散表邪。

預防保健

"預防
預防方面注意改善工作、生活的潮濕環境,涉水冒雨後及時更換乾衣;梅雨季節取鮮藿香、鮮佩蘭及焦麥芽之類,水煎代茶飲,以芳香醒脾,和中化濕;夏季注意勿過於勞累,以免降低抗濕能力。無論是預防或調攝,飲食上慎食滋膩食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