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詞

晉詞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晉祠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塊勝地,常年接待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遊客。

晉詞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這裡,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如畫的美景中,歷代勞動人民建築了近百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在蒼鬱的樹木掩映之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蜓穿流於祠廟殿宇之同,歷史文物與自然風景薈萃一起,使遊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晉祠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塊勝地,常年接待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遊客。
晉祠是一個優美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風景名勝區,是一處國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園林,依山磅山,風景秀麗,文物薈萃。晉祠的聖母殿、魚沼飛梁、獻殿享有“國寶”之稱,祠內周柏、難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具有很高歷只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晉祠為國家重點文物單位,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晉水,現名“難老泉”晉水是晉祠的命脈。這股水流轉千年,曾牽動了古代文人的情懷“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寫翠娥”,便是唐代詩人李白詠晉祠的名句。
“難老泉”也稱“天下第一泉”這泉水清瑩明潔,純白碧透,潺潺奔流,微波疊起,水底綠鱗莎草搖曳,水中游魚競戲,水上石舫、回欄、曲橋如畫,遊人到此,疲勞被泉水沖刷洗滌,面平添了純真與無暇之感。
聖母殿是宋代建築的代表作,對於研究我國宋代建築和我國建築發展史都很有價值。殿內無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龕中聖母的威嚴,而且為設定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殿內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繪人像,除龕內二小像系後補外,其餘多北宋代原塑。
魚沼飛梁,全沼為一方形水池,是晉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橋面,就是飛梁。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梁。飛梁始建年代和舊址都不詳,建築結構有宋代特點,小八角石柱,復盆式蓮瓣尚有北魏遺風。這種形制奇特,造型優美的十字形橋式,雖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古面中偶有所見,但現存實物僅此一例。它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橋樑建築很有價值。
晉祠的參天古樹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著名的有周柏隋槐。 周柏相傳為西周時所植,位於聖母殿左側,樹身向南傾斜約與地面成四十度角,枝葉披覆殿宇之上。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贊曰:“地靈草木得余潤,鬱郁古柏含蒼煙”,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讚嘆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蒼勁挺拔,與長流不息的維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