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滅吳

晉滅吳是晉滅吳之戰,是統一全國的戰爭,也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晉具有各方面的優勢,但仍經過長期準備,精心策劃,嚴密部署,終於迅速取勝。弱小的吳國面對強敵,反而輕敵大意,毫無有效全面的防備措施,結果一敗塗地。

事件介紹

晉滅吳之戰,是統一全國的戰爭,也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晉具有各方面的優勢,但仍經過長期準備,精心策劃,嚴密部署,終於迅速取勝。弱小的吳國面對強敵,反而輕敵大意,毫無有效全面的防備措施,結果一敗塗地。

自孫權死後,吳國內部宗室、大臣爭權利,朝政混亂,末帝孫皓更是驕奢淫逸,令國政日非。晉泰始五年(269年),晉武帝司馬炎以尚書左僕射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操練士卒,作好伐吳準備。鹹寧四年(278年),祜卒,以杜預代。次年,武帝同意杜預意見,下詔伐吳。鹹寧四年(280年),晉軍兵至石頭城(今南京北郊),吳主孫皓投降。吳自孫權稱帝至滅亡,共歷四帝五十二年。

歷史背景

公元263年魏滅蜀後,打破三國鼎立數十年的局面。曹魏政權落入司馬昭父子之手。二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帝曹奐,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形成晉、吳對峙局面。
晉當時已控制著全國大部分州郡府縣,吳沿江為國,僅有荊、揚、交三州的全部或部分地區。雙方接壤數千里,時有攻戰。司馬氏建立晉王朝後,據有原魏、蜀之地,吳國仍然據有今長江中、下游及嶺南等地區。雙方接壤數千里,時常有戰火發生。從公元269年(晉朝泰始五年)起,晉武帝就籌劃剿滅吳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於是一面改善內政,開發農業、積存糧食;一面優選將帥,造樓船,練水軍。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編練水軍。西晉擁有一五十萬人的陸軍,但缺少水軍,面對波濤洶湧的長江,雖“武騎千群,無所用之”。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司馬炎命王濬在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造戰船,治水軍數萬人,使晉軍的弱點得以克服,實力大為增強。吳國地跨大江南北,戰亂較少,有相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軍隊總人數為二十三萬,尤以水軍為強,有舟船五千餘艘。而而吳國國君孫皓卻不修繕內政,暴虐荒淫,導致民窮財竭,上下離心;又自恃水軍強大,憑藉長江天險,戒備鬆散。加之主將陸抗死後,部眾分散,又中晉離間計,撤換了名將西陵都督張政,使西線守備更加削弱。這種局勢對晉滅吳無疑是十分有利的。

結果

此時,王渾、王濬和司馬伷等各路大軍已逼近吳國京師建業長江的北岸,吳國司徒何值、建威將軍孫宴等交出印信符節,前往王渾軍前投降。吳主孫皓見自己內部已分崩離析,便採用光祿勛薛瑩、中書令胡沖等人的計策,分別派遣使者送信給王渾、王濬、司馬伷,請求降服,企圖挑唆三人互相爭功,引起晉軍內部分裂。使者先把印璽送給司馬伷。王濬此時正揮軍直進,三月十五日行至三山(今江蘇南京西南)時,王渾派使者命其暫停進軍,王濬不理,藉口風太大,無法停船為由,扯起風帆直衝建業。當日,王濬統率水陸八萬之眾,方舟百里,進入建業。吳主孫皓反綁雙手、拉著棺木,前往王濬軍門投降。至此,晉軍連克東吳四州、四十三郡,降服吳軍二十三萬,東吳政權宣告滅亡,三國長期分裂的局面也隨之結束。
勝利訊息傳來,司馬炎執杯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惜其不親見之耳!”未參與戰事的驃騎將軍孫秀退朝時,向南而哭說:“昔討逆壯年,以一校尉創立基業;今孫皓舉江南而棄之!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