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榮鄉

春榮鄉

春榮鄉位於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東部,距縣城14公里,境內交通方便,寧盤公路穿越春榮鄉。地形原面狹長,呈殘原溝壑狀;山川原並有,地勢自東向西傾斜。土地面積133.10平方公里,耕地5.98萬畝。春榮鄉轄當莊村、陡溝村、古城村、金草村、雷畔村、李台村、路戶村、寧春村、三曹村、王台村、昔溝村、新庄子村、徐家村、峴子村14個行政村,30820人。春榮鄉是寧縣西瓜、肉牛、白瓜籽的重要產地,年均種植西瓜4000畝,發展養牛專業戶1328戶,牛存欄8595萬頭。2004年春榮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711元。

基本信息

春榮鄉春榮鄉
春榮鄉位於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東部,距縣城14公里,境內交通方便,寧盤公路穿越春榮鄉。地形原面狹長,呈殘原溝壑狀;山川原並有,地勢自東向西傾斜。土地面積133.10平方公里,耕地5.98萬畝。春榮鄉轄當莊村、陡溝村、古城村、金草村、雷畔村、李台村、路戶村、寧春村三曹村、王台村、昔溝村、新庄子村、徐家村、峴子村14個行政村,30820人。春榮鄉是寧縣西瓜肉牛白瓜籽的重要產地,年均種植西瓜4000畝,發展養牛專業戶1328戶,牛存欄8595萬頭。2004年春榮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711元。

命名由來

春榮,因舊時此地有迕逭廟故名迕逭,清代始有今名。另有一說,傳說在清朝前期,人們想在此地的羅溝建立集市,但被5條大漢強趕過來,立集於此地,人們便稱“五漢”。1936年,在成立聯保時,當政者命名“春榮”

地理位置

春榮鄉 春榮鄉在中國位置
春榮鄉 春榮鄉在甘肅省內位置

基本概況

自然環境:春榮鄉位於寧縣東部,春榮源西端,總土地面積133.10平方公里,耕地5.98萬畝。

春榮鄉春榮鄉
行政區劃:轄14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7309戶,鄉鎮總人口30820人,鄉鎮從業人員10170人。

四通情況:14個村全部通電、通郵、通電話,3個村通公路。

文教衛生:有各類學校24所,在校學生5986人,專職教師264人,有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64人,病床7張。

經濟指標:2001年,春榮鄉糧食總產量10521噸,農業總產值21351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4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3元,財政收人179.50萬元。

名優特產:西瓜、大棗黃甘桃

鄉鎮發展

春榮鄉春榮鄉
2006年底,春榮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620元。2007年新農村建設啟動以來,春榮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以改善基礎條件為重點,以勞務輸轉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已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2233萬元,其中新農村建設試點專項資金180萬元,整村推進資金180萬元,整合部門資金363萬元,貼息貸款750萬元,民眾自籌760萬元,根據實施方案,有序地推進各項建設。2006年被甘肅省確定為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的高寺村目前完成投資934.9萬元,其中財政資金160萬元,整修鋪砂山川道路10公里,新打小電井150眼,新建飲水工程1處,自來水入戶105戶,建成庭院型小康住宅25戶,改造舊庄基82戶,對入住新區的25戶住宅完成“一池三改”和道路硬化綠化工程;建暖棚牛舍162座,新增養牛328頭,種紫花苜蓿1000畝,新建黃牛凍配點1處,栽植九龍金棗300畝,新建鋼架大棚200座;完成農資農家店及有線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工程,新建學校一處,完成了新農村建設階段性工作任務。村莊整體規劃和小康農宅示範點規劃已全面完成,復墾舊庄基1000畝,建成庭院型小康農宅80戶,在建40戶,並改造舊庄基140戶,完成“一池三改”沼氣建設800座,成為寧縣新農村建設的樣板。

農業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春榮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堅持科技興農引導農作民走致富路,1998年春榮鄉糧食總產量達13024噸,農民人均產糧450公斤,人均純收入1455元。春榮鄉抓了草畜、果品、瓜菜三大產業,共種植紫花苜蓿5000畝,建成千畝示範點4個,新建暖棚牛舍900座,新增養牛2000頭,建成凍配點6個;新栽九龍金棗

春榮鄉玉米制種基地
1200畝。堅持“布局區域化、產業基地化、產品綠色化、經營集約化”,在塬面栽植優質蘋果8200畝,種植西瓜10000畝。在川區栽植九龍金棗1000畝,種大路菜4100畝,建成鋼架大棚510座。春榮鄉養牛總戶數達4439戶,占總農戶的64.2%。2005年,春榮鄉玉米制種基地已擴大到昔溝、李台、古城、新莊等6個行政村,面積達3500多畝,年產值達300多萬元。春榮鄉先後與隴南徽縣種了公司慶陽市種子公司寧縣種子公司簽訂了玉米制種契約,大規模發展玉米制種。2008年春榮鄉又與酒泉登豐種業公司簽訂了500畝的玉米制種公司,在塬面7個村及李台村共發展制種玉米5200多畝,預計可實現產值450多萬元。牛存欄6400頭,種3330畝,2007年出欄牛1678頭,僅此一項,收入就達350.7萬元,人均達到112元。有傳統養牛基礎的徐家養牛示範村,以發展養殖大戶為重點,走小群體、大規模的發展路子,促使春榮鄉牛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春榮鄉養牛農戶達到282戶,占總農戶的74%,春榮鄉牛存欄達563頭,戶均1.6頭以上,戶均年收入達5000多元。新發展的李台養牛重點村,2008年養牛農戶已達347戶,占總農戶418戶的83%,牛存欄839頭,戶均2頭。其中5頭以上的規模戶65戶,年戶均收入達8000多元。通過資金扶持、技術傾斜,春榮鄉已建成暖棚牛舍465座,建成以徐家村為重點的南川養牛小區1處,百頭養牛廠1處,50頭牛場2處,10頭以上規模牛場9處,實現了村村建牛場的奮鬥目標。制種和養殖業已成為春榮人發家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開展勞務培訓8期,培訓農民工450人(次),有效地調整了產業結構,為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社會事業

春榮鄉春榮鄉國小
教育事業:寧縣春榮鄉宋堡國小位於春榮鄉三曹宋西隊,是一所農村五年制國小,創建於1986年2月。學校占地面積2583.2平方米,建築面積557.8平方米。在校學生167人,分設五個年級,現有教學班5個。並附設學前班1個,在班幼兒39人。下轄下義村學,現有專任教師8人,其中公辦教師中中專以上學歷1人。學校自創辦以來,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使學校設備有了明顯的改善,1998年配備雙人課桌凳100套,現有圖書室儀器室約20平方米各一間,並配備高質量的2個書櫃和2個儀器櫃,實驗教學開展經常。學校重視教師的政治學習和業務進修,變經驗管理為制度管理,量化考核,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辦學方向明確,堅持“依法治教、科研治教”。成績顯著,宋堡國小正在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目標,向先進學校邁進。

綜治工作:寧縣春榮鄉在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堅持落實保障機制、強化工作職能,促使綜治工作上台階。上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副書記任副組長,派出所司法所工商所財政所教委中學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綜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並由分管副書記任辦公室主任。設專職工作人員4名,下設了綜治、民調、禁毒、幫教、刑解信訪司法等6個辦公室,各村各單位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開闢了工作陣地,春榮鄉建立綜治領導小組44個。並在街區醒目地方重建了治安聯防室,組建了5人參加的街道治安聯防隊,晝夜值班,負責維護街區治安秩序。

當地特產

春榮鄉九龍金棗
九龍金棗:又名寧縣晉棗,已有兩千多年的生產歷史,《詩經》和隋唐史志中均有記載,曾以地方特產向朝廷進貢,因之得名。其棗梭狀圓隆,個大、皮薄、色玫、肉厚、核小、味甜。鮮食脆酥醇甘,適口性強。加工而成的金絲蜜棗金棗罐頭金棗酒等產品色亮形好,品質優良,堪稱佳品,是天然綠色保健精品,1986年被評為甘肅省優質農產品,1996年獲甘肅省第二屆名優產品鑑評會金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