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集鎮

明集鎮

鄒平縣明集鎮位於縣城西部,轄36個行政村,3.5萬人,耕地6.9萬畝,版圖面積71.2平方公里。南臨濟青高速公路,西鄰濟南市,距濟南國際機場50公里,東距青島港兩小時路程。改革開放20多年來,鎮黨委、政府團結全鎮人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幹,使明集迅速崛起,逐步發展成為山東省的一個精品城鎮,象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齊魯大地上。鎮委鎮府適時提出“工業興鎮”戰略,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形成了棉花加工、帆布和汽車烤漆設備三大支柱產業,被譽為“中國帆布第一鎮”,“中國汽車烤漆設備生產基地”和“山東最大棉花市場”。

基本信息

工業發展

明集鎮明集鎮
民營經濟迅猛發展,工業企業星羅棋布,全鎮民營企業2508家,從業人員20000餘人。棉花加工蓬勃發展,年加工皮棉200萬擔;帆布產品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市場占全國1/4份額;汽車烤漆設備遠銷全國各地及坦尚尼亞、加拿大、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以占地2000畝的工業園區為龍頭,發展了段橋、張辛、紅星、顏集四個園區。被授予省、市級示範工業園。鎮委、鎮府成立了鎮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和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辦公室,出台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促進了工業大發展。明集鎮把民營經濟作為全鎮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來抓,不斷加大引導、服務、扶持力度,大力最佳化發展環境,構築發展平台,民營經濟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目前,民營經濟業戶已發展到2550多家,完成總產值14.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6%,民營經濟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大幅提高。

農業發展

明集鎮明集鎮

明集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光照、溫度適宜,無霜期長,適宜多種經濟作物生長,自然資源豐富。近年該鎮黨委、政府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堅持“龍頭帶動,投入領先,調整是主線,轉移是關鍵”的發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切實解決民眾遇到的問題,努力實現農業的協調、快速、高效發展,全力作好特色農業這篇文章。本鎮農業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在穩定糧棉生產的基礎上,著力建設了菜椒、韭菜、芸豆、食用菌生產基地和肉雞蛋雞、生豬生產基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統籌城鄉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項長期任務。

明集鎮明集鎮
把圍繞為城鎮服務,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產業化經濟,作為貫穿農村工作的重點任務來抓,明確提出“三調、一高、兩帶動”的目標。“三調”就是把品種調良,結構調優,規模調大;“一高”就是強占科技制高點;“兩帶動”就是市場帶動和龍頭企業帶動,力爭形成獨具特色的農業經濟格局。目前,我鎮已逐步形成了區域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種養格局。四大種植基地,六大養殖基地相繼形成,規模不斷擴大。無公害農業、有機農業、設施農業等新技術逐步走進明集,牛家無公害韭菜基地韭菜已占領北京市場。二辛的脫毒馬鈴薯、里六田的食用仙人掌等效益明顯。龍頭企業和龍頭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六和標準化養雞場,肉食品加工廠,東閘菌種廠,明集蔬菜批發市場等帶動作用明顯。農業綜合改造初現成效,農業萬畝開發方已成為特色鮮明的農業結構調整示範方。

基礎設施建設

明集鎮明集鎮
該鎮把城鎮建設作為拉動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龍頭來抓,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城鎮發展規律,全面推進城鎮化進程,確立了“以城鎮化帶工業化,以工業化促城鎮化”的工作思路,深入分析明集的區位和產業優勢,適時提出了“圍繞城鎮化,依託大交通,立足大招商,發展大工業,促進大發展,建設大明集”的總體思路,力爭三年實現三個翻番,即:地方財政收入翻番,城鎮駐地規模翻番,鎮規劃區內人口翻番。為實現這個目標,該鎮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原則,努力構築精品城鎮。一是高起點規劃。在1994年省城鄉規劃建設設計院對明集第一輪規劃的基礎上,去年,該鎮又高薪聘請了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明集編制新一輪規劃,在規劃原則上充分體現合理性、前瞻性與現實性、可操作性的結合,規劃目標就是逐步把明集鎮建設成為具有良好的生態景觀環境,舒適的居住環境,便捷的交通環境和有效地工作環境的富有魅力的現代化、生態型小城鎮,首期規劃面積14.66平方公里。二是高標準建設。累計投入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8000多萬元,新建商貿樓200多棟,安裝地下排水管道18882米,自來水管道7000米,鋪設花磚73221平方米,安裝高標準路燈512盞,小城鎮夜景亮化率100%,栽植綠化樹木5萬株,種植花草、綠籬103畝,小城鎮綠化覆蓋率達40.3%,初步實現了小城鎮園林化,新建改建道路12條,完成了35萬平方米的道路綜合改造,形成了“五縱七橫”的道路格局,另外,完成了62.4公里鄉村路改造任務,在全鎮第一個率先高標準實現等級路村村通。
明集鎮明集鎮
興建了占地60畝的兩個大型文化廣場,各項廣場設施配套完善。馬四乾大橋、明達橋、明集商場、中心幼稚園、6棟居民樓等工程先後竣工。截止目前,城鎮基礎設施已配套到8平方公里。三是高效能管理。本著“建管並重,重在管理”的原則,建立健全科學規範、高效能的管理機制。使城鎮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軌道。成立了6人組成的建委,配備環衛車兩輛,安裝垃圾箱62個,對所有道路管護權全部進行拍賣,與各單位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書,城區保潔率達到了100%。順利通過了全市第一個“省級衛生鎮”的檢查驗收。目前,鎮駐地初步呈現出路寬樓多、街淨燈亮,天藍地綠,人多財旺的繁榮局面。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對農村勞動力的吸引力和承載力大大增強。實踐證明:家園美麗客人多,環境也是生產力。據初步統計,鎮駐地僅三產從業人員就達3000多人。

科學教育

明集鎮明集鎮
明集鎮地處鄒平縣中西部,轄4個辦事處,36個行政村,現有人口3.5萬。全鎮共設一處國中、一處成教中心、四處國小、四所幼稚園,是濱州市“首批甲等教育強鄉鎮”。明集教育強在實力雄厚上。鎮教委以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為契機,將農村國小的辦學主體由村轉移到鎮。學校基設施建設五年突破1500萬元,內部設施的信息化和現代化程度全市領先,教師住房面積戶均90M2以上,所轄中國小全部成為市級規範化學校和市給校舍設施維護管理優秀學校,所有幼稚園全部成為市級規範化學校和市給校舍設施維護管理優秀學校,所有幼稚園全部成為市級規範化中心園或市級示範幼稚園,成教中心成為全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先進單位。明集教育強在充滿活力上。全鎮各級各類學校全部推行民主管理,幹部教師個別智慧得以充分發揮,通過培養“名師”拉動“創建名校”戰略,教育教學成績常盛不衰,國中中考連續12年高居全縣榜首,教育綜合督導評估連續5年全縣第一,多次被評為全市“教師隊伍建設先進單位”。同時,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實現了與國中教育的接軌,使全鎮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了6.8年。明集教育強在富有魅力上。全鎮中國小幼稚園始終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作為永恆的工作重點。明集人勇於創新的精神成為全市教育的亮點。相繼承辦省、市級現場會10餘次,接待省內外同行參觀2000餘人次,有20餘名教師參加過國家及省市級學術交流。富有魅力的明集教育業已成為全縣教育對外開放的視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